2017年02月18日10:18 來源:央視網
全國社會保險局長會議昨天起,到今天(2月16日至17日)在廣西南寧召開,會上,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副部長游鈞指出,養老金連續調整后,月人均超過105元,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補助提高到人均420 元。此外,近期全國多地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標準上調。小編梳理了近期基礎養老金上調的地區,都有哪些?一起來看看!
大消息!北京、上海等7省區市3600億養老金開始投資運營
全國社會保險局長會議昨天起,到今天(2月16日至17日)在廣西南寧召開,會上,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副部長游鈞指出,養老金連續調整后,月人均超過105元,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補助提高到人均420 元。對于社會各界關注的社保基金投資運營管理的情況,人社部副部長游鈞表示,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投資管理已正式啟動。
據人社部統計,全國共有北京、上海等7個省份,共計3600億元基本養老保險基金開始委托社保基金理事會開展投資運營。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副部長 游鈞:突破了原來社保基金只存國有銀行和買國債的限制,為養老保險基金的保值增值實實在在打開了通道。
人社部數據顯示,2016年,全國五項社會保險基金總收入為5.28 萬億元,總支出為4.65 萬億元,分別比2015年底增加0.68萬億元、0.75萬億元。
基金累計結余6.57萬億元。社保各項基金繼續增長,收支保持了總體平衡。
近期基礎養老金上調的地區,都有哪些?
北京
北京市自2017年起將提高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參保年繳費標準上限,由現行的7420元調整為9000元,調整后,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年繳費標準為1000元到9000元,參保人可以在此區間內自行選擇年繳費標準。
此次政策調整增設兩個繳費補貼檔次,將以往的兩個繳費補貼檔次及補貼額度增加至四個。從2017年起,北京市城鄉居民參加養老保險的繳費補貼分為四個檔次,每人每年補貼60元至150元不等。
目前,北京市享受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障待遇的有85萬人,其中享受老年保障福利養老金人員43萬人,每人每月領取福利養老金425元;享受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待遇人員42萬人,每人每月領取基礎養老金510元。
江蘇
2017年,江蘇將提高農村社會保障水平,完善基本養老保險關系轉移接續政策,實現參保農民工基本養老保險關系在城鄉、地區之間順暢轉接。
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省定最低標準提高到每月125元。在現行普惠式調整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的基礎上,探索加發繳費年限養老金。
河北
河北省自2017年1月起,繼續提高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標準,由每人每月80元提高到90元。同時鼓勵有條件的地區自行提高當地基礎養老金水平。
據介紹,截至2016年10月底,全省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共有3447萬人參保,參保率達98.22%,其中有985萬人正在按月領取養老金。
福建
福建省人社廳、省財政廳2016年12月聯合發文,將全省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省定最低標準提高15元。調整后,城鄉居民保基礎養老金省定最低標準提高到每人每月100元。
此次提高的基礎養老金從2016年7月1日起補發,12月底前發放到位。
杭州
杭州市人社局2月16日發布消息稱,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標準調整提高,調整從2016年10月1日起執行。
其中,主城區基礎養老金標準由原每人每月170元提高到190元。全市惠及人數達48.56萬人,其中不繳費直接享受基礎養老金待遇的人數近22.6萬人,占享受待遇人數的46.54%。蕭山區、余杭區、富陽區與主城區同步調整,其他統籌地按不低于每人每月150元的標準調整。
濟南
從2017年1月1日起,濟南市再次提高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標準,每人每月增加10元,從現在的100元提高至110元。
從1月起,濟南市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待遇將開始按新標準發放,25日前將全部發放到位。全市79.1萬余名60周歲以上的城鄉老年居民將因此受惠。
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如何繳費
什么時間繳費?
如何繳費?
城鄉居民養老保險費實行按年度(自然年度)繳納,參保城鄉居民應根據自己選定的繳費檔次,按照當地規定的繳費期和繳費方式按時足額繳費。
目前,各地主要的繳費方式有通過金融機構預存代扣保費、參保人員到金融機構直接選檔繳費、經辦機構會同金融機構間接收取保費、村協辦員代收保費等,具體方式由各地確定,供參保人員選擇。
但對于經辦機構會同金融機構間接收費、村協辦員代收的,應由社保機構為參保人員開具財政部門統一印制的社會保險費專用收據。
達到領取待遇年齡,
當年可否繳納本年度養老保險費?
達到領取待遇年齡的參保人員,到齡當年可以繳納本年度的養老保險費。
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如何補繳
養老保險費補繳手續如何辦理?
到哪里辦理?
需要補繳養老保險費的參保人員應及時到戶籍所在地村(居)委會辦理補繳手續,填寫《補繳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費申請表》,并將需補繳的養老保險費存入社會保障卡的銀行賬戶或銀行存折(卡)。
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待遇如何領取
參保人員應從何時起,
享受養老保險待遇?
參保人員從符合待遇領取條件的次月起開始享受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待遇。
如何辦理
待遇領取手續?
符合待遇領取條件的參保人員應到戶口所在地村(居)委會辦理待遇領取手續,在《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待遇領取通知表》上簽字、簽章或留指紋確認。
辦理待遇領取手續時需攜帶戶口簿、居民身份證原件和復印件等材料。
近期,浙江、河北、安徽等多地發布城鄉居民增收實施方案,瞄準技能人才、新型職業農民、科研人員等七大重點群體推出激勵計劃,出臺了不少促進居民增收的實招、硬招。
從2017年7月1日起,鄭州市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在每人每月140元的基礎上增加20元,最低基礎養老金調整到每人每月160元,待遇水平居全省首位。
今后,河南省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將更加完善,2020年前,力爭實現應保盡保、不漏一人,法定人群全覆蓋。為鼓勵繳費,政府還對參保人給予繳費補貼:對選擇500元以下標準繳費的,給予每年不少于30元的補貼;對于選擇500元以上標準繳費的,給予每年不少于60元的補貼。
2017年,隨著多項政策的出臺,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標準、最低工資標準、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財政補助等均有所上漲。河北省自2017年1月起,繼續提高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標準,由每人每月80元提高到90元。
該目錄將于明年1月1日起執行。這也意味著,明年元旦起,全省農村居民與城鎮居民一樣平等享受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障待遇,逐步實現城里鄉下看病、報銷“一個標準”。
截止目前,全縣城鄉居民社會保障卡發放工作已圓滿完成,累計發卡54.7萬余張。至11月,券橋、獨樹、楊樓、拐河等鄉鎮的4萬余名參保人員已通過社保卡領取養老保險待遇。2017年將實現全縣城鄉居民通過社保卡領取養老保險待遇全覆蓋。
再如,山東、廣東、寧夏城鄉醫保并軌后,城鄉居民統一使用基本醫保藥品目錄,農民的可報銷藥品種類分別從1100種、1083種、918種擴大到2400種、2450種、2100種,醫保用藥的范圍增加1倍多。
與之相對應的是,我國城鎮職工養老金已連續11年上漲,而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去年才首次上調,從每月55元增至70元。一個值得注意的現象是,去年城鄉居民養老基金當期結余已首次出現縮水。
日前,項城市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檔案管理工作通過省一級驗收,標志著該市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檔案管理工作已經達到了合格水平。
今年1月1日起,北京市參加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城鄉居民可享“二次報銷”:在基本醫療保險基礎上,城鄉居民因重大疾病發生的“起付金額”以上、5萬元(含)以內的費用可報銷50%,超過5萬元的費用可報銷60%。同時,大病保險“上不設封頂”,去年發生大病費用的患者也在報銷范圍內。
養老一直是老百姓非常關注的大事,政府也一直在努力的改革養老保險制度,讓老百姓能老有所養、老有所依。楊燕綏表示,城鄉居民養老保險與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接軌的重大意義在于,跨地轉移、繳費年限可累積這一重大突破。
國家衛生計生委10日在新聞發布會上介紹,中國正在推進城鄉居民大病保險,截至今年三季度,共有13家保險公司在全國27個省(區、市)373個統籌地區開展了大病保險,覆蓋城鄉居民6.5億人。
國家衛生計生委10日在新聞發布會上介紹,中國正在推進城鄉居民大病保險,截至今年三季度,共有13家保險公司在全國27個省(區、市)373個統籌地區開展了大病保險,覆蓋城鄉居民6.5億人。
年滿80周歲不滿90周歲,由每人每月50元調整到100元。
據了解,鄭州市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含中央基礎養老金和地方財政基礎養老金補貼),從10月1日起,在每人每月75元的基礎上增加45元,調整后的基礎養老金標準為每人每月12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