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2月15日14:42 來源:中國新聞網
當地時間2016年6月22日,印度空間研究組織(ISRO)于上午9時26分成功利用PSLV-C34運載火箭將20顆衛星送入太空。
中新網2月15日電 據印度媒體報道,當地時間15日,搭載104顆衛星的印度極軌衛星運載火箭(PLSV)從斯里赫里戈達島的印度航天發射中心發射升空,截至發稿時狀態正常。
根據印度媒體報道,本次發射是載印度當地時間15日上午,地點是位于印度東南部安得拉邦斯里赫里戈達島的印度航天發射中心。
這枚火箭計劃攜帶一顆714公斤重的地球觀測衛星和103顆重量總計664公斤的納米衛星。印度空間研究組織透露,這些納米衛星幾乎全都屬于外國客戶,96顆來自美國,其余來自以色列、哈薩克斯坦、荷蘭、瑞士、阿拉伯聯合酋長國等。
此前,俄羅斯曾于2014年創造“一箭37星”的紀錄,如果此次印度發射的火箭成功入軌,將創下新紀錄。
“中國航天三江集團正在籌備組建國內首家按商業模式開展研發和應用的火箭公司,實現運載火箭商業發射。
23日,俄羅斯在普列謝茨克發射場成功試射了最新的“安加拉號”重型運載火箭。
“未來中國運載火箭將全部使用清潔能源。采用新型的無毒無污染液氧煤油和液氫液氧推進劑,構建了新一代大、中、小型運載火箭的發展序列。明后年開始有新的無污染火箭首飛,兩種類型燃料的火箭會并行使用一段時間,用15年左右的時間實現清潔能源的完全替換。
據俄羅斯新聞網報道,俄羅斯航天署署長奧列格·奧斯塔片科24日表示,建造新的超重型運載火箭列入目前正在批準的新聯邦航天計劃。奧斯塔片科稱:“超重型運載火箭列入新的聯邦航天計劃,這項工作正在進行,第一階段建造承載能力為70-80噸的火箭,這能讓我們向前看20-30年。
該發言人指出:“2月(俄)計劃從拜科努爾航天發射場進行兩次發射:2月5日將發射載有‘進步M-22M’號貨運飛船的‘聯盟-U’運載火箭;2月15日計劃發射載有‘Turksat-4A’通信衛星的‘質子-M’運載火箭。
據俄新社7月10日報道,俄羅斯齊奧爾科夫斯基宇航科學院院士亞歷山大·熱列茲尼亞科夫日前指出,2015年前中國和印度制造的運載火箭可與俄羅斯火箭競爭。據報道,熱列茲尼亞科夫在俄新社舉辦的在線會議期間發言說,“質子號”運載火箭不是唯一的運載火箭,從前,潛在客戶在歐洲“阿里安”(Ariane)和“質子”之間在挑選。
據韓國《朝鮮日報》6月17日報道,韓國總統職務接管委員會2月表示,把原計劃于2021年發射的韓國型運載火箭發射時間提前兩年至2019年,并在2020年發射登月飛船。韓國未來創造科學部副部長李相睦表示,若想要在2019年發射韓國型運載火箭,今后每年要追加投入3000億韓元(16.32億元)。
據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道,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黨委書記梁小虹透露,我國千噸推力的運載火箭正在加緊研制,預計兩年后首飛,而運載能力上百噸、是現役運載火箭五六倍的重型火箭也進入論證。
火箭小組展示之前試驗失敗的固體火箭發動機(左)和現在新研制的固體火箭發動機。”不過,小胡也告訴記者,他們這個控制臺只能控制10公里范圍內的數據,而真火箭的控制范圍是幾萬公里。
日本防務大臣田中直紀19日表示,針對朝鮮運載火箭可能經過日本上空或在日本境內墜落的情況,考慮向自衛隊下達用彈道導彈防御系統進行攔截的命令。
箭垂直轉運】我國目前運載能力最大的火箭——#長征五號運載火箭#10月28日通過垂直轉運從總裝廠房轉運至發射塔架,即將展開首次飛行試驗。【長征五號運載火箭正在向發射區垂直轉運】長征五號計劃于11月上旬擇機發射。
9月1日,負責長征五號運載火箭運輸任務的遠望22號、21號船抵達海南文昌清瀾港。
2016年6月25日20時20分,我國自主研制的長征七號運載火箭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發射,并順利進入預定軌道。693廠研制生產的垂直度調整設備再次經受住了發射考驗,圓滿完成了長征七號運載火箭發射前最后的監測和瞄準工作,助力“長七”實現成功首飛。
長征六號運載火箭是三級液體運載火箭,動力系統采用液氧煤油發動機,具有無毒無污染、發射準備時間短等特點,主要用于滿足微小衛星發射需求。
成功將20顆微小衛星送入太空,創造了一箭多星發射的新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