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2月07日17:38 來源:中國新聞網
資料圖。中新社記者 泱波 攝
中新社北京2月7日電 近期,中國公開市場操作中標利率上行,一時成為熱點,圍繞“加息”議論不斷。對此,中國央行研究局局長徐忠7日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時強調,逆回購利率上行是市場化招投標的結果,不是央行加息。
2月3日,由央行招標、公開市場業務一級交易商參與投標的7天期、14天期和28天期逆回購中標利率均上行10個基點至2.35%、2.50%和2.65%。
徐忠說,公開市場操作中標利率是通過央行招標、公開市場業務一級交易商投標產生的。“也就是說,此次中標利率上行是市場化招投標的結果,反映了去年9月份以來貨幣市場利率中樞上行的走勢,與存貸款基準利率上調存在較大差別。”
他表示,傳統上講,“央行加息”指的是存貸款基準利率的上調,帶有較強的主動調控意圖,而公開市場操作中標利率上行則是在資金供求影響下隨行就市的表現,主要是由市場決定的,一些市場人士看到了二者的差別,認為不是“央行加息”。
徐忠也指出,為實現貨幣政策目標,公開市場操作也有自己的量、價目標,目標的調整和側重點的切換服務于宏觀金融調控的需要。當側重于量的目標時,中標利率就會發生變化;當側重點在價的目標時,招標規模就要相應進行調整。也就是說,公開市場操作的招標規模和中標利率都是可變的。
“從此次操作看,市場不僅已經適應了公開市場操作招標規模的變化,也在逐步適應中標利率的變化,這為未來更好地發揮市場供求的決定性作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徐忠說。
央行媒體:政策利率全面上調 貨幣政策明確去杠桿
雞年首個交易日,央行的貨幣政策操作進一步驗證了春節前的市場預期。繼春節前中期借貸便利(MLF)利率上調后,春節后,央行又把各期限逆回購利率較節前上調了10個基點。同時,自2月3日起上調常備借貸便利(SLF)利率。
2月3日,央行在公開市場進行了200億元7天期、100億元14天期和200億元28天期逆回購操作。值得注意的是,央行恢復了此前一度暫停的7天期逆回購,7天期逆回購操作中標利率2.35%,此前為2.25%;14天期逆回購操作中標利率2.5%,此前為2.4%;28天期逆回購操作中標利率2.65%,此前為2.55%。由于當天央行公開市場有1200億元逆回購到期,故單日凈回籠700億元,連續第5個交易日實現資金凈回籠。
央行2日公告稱,上月末財政集中支出推動銀行體系流動性總量處于較高水平,可吸收央行逆回購到期等因素的影響,周四不開展公開市場操作。
10月30日,央行開展1500億元逆回購操作,其中7天、14天和63天品種分別投放700億元、300億元和500億元,中標利率分別持平于2.45%、2.60%和2.90%。
據央行最新發布的2017年三季度金融機構貸款投向統計報告顯示,9月末,人民幣房地產貸款余額31.1萬億元,增速繼續回落,個人住房貸款余額21.1萬億元,同比增長26.2%。
中國人民銀行19日發布《2017年8月份金融市場運行情況》。數據顯示,8月,貨幣市場成交共計64.9萬億元,同比下降12.3%,環比增長9.0%。
繼周一開展3000億元逆回購之后,市場繼續保持大額“放水”態勢。央行19日進行1300億元7天、200億元28天期逆回購操作,當日無逆回購到期,單日凈投放1500億元。
央行18日進行2800億7天、200億28天期逆回購操作,逆回購規模創近兩個月新高。
央行行長助理劉國強今天在2017年第六屆金融街論壇上表示,金融服務的對象必須符合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要求,對僵尸企業必須減下來,對隱性地方政府債務必須減下來,對房地產炒作必須減下來。
繼周三重啟28天逆回購后,周四(9月7日)央行超量續做2980億元MLF,提前對沖全月到期量,并額外凈投放150億元,再度彰顯了其維穩資金面的政策意圖。
6日,央行公開市場進行200億元7天、200億元28天逆回購操作,當日有1600億元逆回購到期,凈回籠1200億元。
進入9月,央行繼續暫停公開市場操作。9月1日,央行公告稱,8月末財政集中支出,對沖地方政府債券發行繳款、央行逆回購到期等因素后銀行體系流動性總量繼續處于較高水平,央行今日不開展公開市場操作。
9月5日,由中國金融學會綠色金融專業委員會與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等五家機構共同主辦的綠色金融國際研討會在北京舉行。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殷勇出席會議并致辭。
中國人民銀行5日發布了2017年第二季度支付體系運行總體情況。數據顯示,全國支付體系運行平穩,社會資金交易規模不斷擴大,支付業務量保持穩步增長。
央行29日開展了500億元7天期逆回購操作,利率與前期持平。鑒于周二有400億元逆回購到期,全天實現凈投放100億元。由此結束了連續六日的凈回籠,重回凈投放格局。
近日,《中國農村金融服務報告(2016)》由中國金融出版社出版。
央行近日發布貨幣政策執行報告透露,明年一季度將資產規模超5000億元銀行發行的一年內同業存單,納入宏觀審慎評估體系(MPA)考核。這將有效抑制金融市場同業套利亂象,降低金融市場整體運行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