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2月07日14:42 來源:當代生活報
據說,到目前為止,南寧還沒有入冬成功,或者說南寧可能入了個假冬!這段時間,南寧的氣溫一直保持在二十度左右,溫暖的天氣,也把正處于冬眠的冷血動物們給喚醒了。然而,這就很尷尬了!這不,2月5日上午,有南寧市民就在秀廂大道路旁發現了一條差不多三米的大蟒蛇!難道大蛇以為夏天來了,提前結束冬眠?
這是當天上午10點左右,市民在秀廂大道明月湖附近的人行道上,用手機記錄下來的畫面。
據了解,最早發現這條蟒蛇的是幾名工人,他們在草地里除草的過程中發現了這條蟒蛇后,其中一位膽大的工人找來了一個蛇皮袋,試圖把蛇裝進袋子里,一番較量后,蛇很快被捉了起來。由于發現的早,這條蛇并沒有傷及他人。
汶川三江生態旅游風景區是大熊貓的棲息地,位于青城山和臥龍自然保護區腹地,距成都車程一個半小時,處于成都特大城市旅游圈。三江鄉的重建不僅僅是恢復,更是提升,三江鄉目前已經是國家4A風景區,老百姓們吃上了更有盼頭的“旅游飯”。
據英國《每日郵報》3月6日報道,近日,澳大利亞內陸地區的一名網友在自家花園里拍到190只毛毛蟲排成一隊集體出動覓食的場景。毛毛蟲的隊伍長達10英尺(約3米),這一畫面十分罕見。
近日,渤海大連北部海域相繼結冰封海,大量浮游生物、及灘涂被海冰覆蓋。 近日,渤海大連北部海域相繼結冰封海,大量浮游生物、及灘涂被海冰覆蓋。海鷗、野鴨等禽鳥的食物鏈出現短缺,海冰冰封大海,大批海鷗飛到大連市郊的垃圾場覓食。
據英國《每日郵報》3月6日報道,近日,澳大利亞內陸地區的一名網友在自家花園里拍到190只毛毛蟲排成一隊集體出動覓食的場景。該網友表示,他意外地在自家花園里發現了這些毛毛蟲,他還特意數了一下,共有190只,比停放在左邊的多用途汽車還要長。
【環球網綜合報道】據英國《每日郵報》3月6日報道,近日,澳大利亞內陸地區的一名網友在自家花園里拍到190只毛毛蟲排成一隊集體出動覓食的場景。該網友表示,他意外地在自家花園里發現了這些毛毛蟲,他還特意數了一下,共有190只,比停放在左邊的多用途汽車還要長。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道,一項最新研究顯示,在俄羅斯西伯利亞北部,受全球變暖影響,10年內已有8.1萬只馴鹿因突發寒潮、無處覓食而餓死,未來大量牧群可能也會因此死亡。西伯利亞西北部的亞馬爾半島是世界上最大的半馴化馴鹿棲息地,在2006年和2013年均突發過一次寒潮。
目前全球白頭葉猴數量為1000只左右,為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之一,是全球25種最瀕危的靈長類動物之一,被公認為世界最稀有的猴類。
不知道在你家的附近是否有這樣一個菜市場,它久經風雨,走過洪流般不斷變遷的歲月卻模樣依舊。你對它的記憶停留在小時候,放學后的你坐在媽媽的自行車后座,街道熙熙攘攘,轉眼就來到它的門口。
4月21日,黃曉明工作室曬出一組圖片,黃曉明帶著口罩現身便利店,端著食物就地開吃,還不忘一路啃玉米,十足不顧形象。
黑熊覓食 飛檐走壁爬樓
多年喜歡攝影的武先生還總結出“黃鼠狼覓食行蹤圖”。
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報道,春節期間,鄱陽湖水位持續下降,一度創下歷史新低,加上近幾天的雨雪低溫天氣導致鄱陽湖60萬只候鳥面臨飲食難題。記者從水文部門了解到,受長江水位低和久旱少雨的影響,春節期間,鄱陽湖水位持續下降。
山東煙臺海豹灣結冰 斑海豹破冰覓食
25日中午,在雙塔山風景區三仙觀附近的懸崖處,十幾只野生獼猴將一位景區管理員團團圍住,爭搶著他遞過來的饅頭和玉米。” 景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景區的猴群并非土生土長,而是工作人員每天背著數十公斤重的玉米、蘋果等,往返十多公里,歷時兩年多的努力引導而來。
主持人面不改色,仍然繼續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