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1月11日09:57 來源:澎湃新聞網
1月6日,家住深圳的李女士通過個人微博賬號@初見之停滯的陽光 發帖投訴,其在“餓了么”網上訂餐,送餐員向其報復稱外賣“加了屎”。1月10日,澎湃新聞從餓了么訂餐平臺了解到,該平臺正與李女士就此事進行溝通并已介入調查。
采訪對象提供的短信截屏。
李女士向澎湃新聞表示,她于2016年9月通過“餓了么”網絡訂餐,后外賣配送員找不到送餐地址,雙方在電話中溝通,不料外賣員態度不好,反倒對其一頓大吼。李女士稱,事發后她將這一事件投訴至“餓了么”相關商家后,商家便處理了外賣員。
李女士稱,本以為事件就此結束,誰知隔了4個多月,她收到一條159開頭的手機號發來的短信:“還記得你點的外賣嗎?我在里面加了一點我的屎,味道怎么樣?”李女士稱,收到后其立即向“餓了么”平臺投訴,并將短信截圖后通過微博發布。
不過截止到目前,餓了么只在微博評論中表明態度,李女士說,餓了么與其私下兩次打電話溝通也僅限于了解情況,并沒有溝通事件的解決方案。
河南省順豐速運有限公司公共事務部張浩說,“順豐和同行業其他快遞公司一樣遇到了在人員招聘方面的困難。張浩說,“順豐實行的是計件制的工資體系,能夠為新入職的員工提供完整的薪資待遇方案。
騎著“電驢”、統一著裝,大街小巷、往來穿梭……國慶中秋“雙節相遇”,閑下來的“吃貨大軍”,潛力再一次釋放。
穿著制服穿梭在大街小巷的外賣員,開始成為不少城市新的風景。不過隨著外賣越點越多,用過甚至還沒用過就扔掉的一次性餐具也越來越多了。
一些商家寧可在用餐者的口味偏好上花心思、下功夫,怕出錯,比如少糖、少油、不要香菜等,但是對于放不放筷子的問題,則抱著“寧可信其要、也不信其不要”的心態。
外賣行業的“白色污染”固然要及早治理,但原罪“宅生活”及外賣產業的詭譎思維,也該好好思量思量了。
近年來,網絡訂餐行業快速發展,已成為餐廳就餐、在家就餐以外的第三種常規就餐方式。與此同時,網絡餐飲服務作為一個新興的行業,在快速發展過程中也面臨著很多問題。
專家表示,解決外賣配送行業存在的諸多問題,需要對外賣配送各環節進行有效管理和規范,使其真正進入“標準化”時代。
按照規定的時間送餐、不能延誤,“快”是外賣小哥工作的最大鐵律。為此,部分外賣小哥不惜冒著交通事故的風險,紅綠燈路口搶時間,找空隙橫穿馬路。
馬路上外賣“騎手”們來來往往,送餐小哥穿梭在校園、企業門口。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方便面市場的急劇萎縮。
9月14日下午1時許,大寨路一小區內,一名外賣小哥被人捅死。多名知情人證實,外賣小哥因猥褻一小女孩,女孩父親得知后,上前與其理論并發生沖突,外賣小哥被捅死。
該網友以為外賣送錯了,便打電話詢問,沒想到老板告訴她店里名為“抹茶慕斯”的不是蛋糕,而是一種奶昔的名稱。
這幾天,打算在網上訂外賣的用戶發現,美團外賣客戶端上新增了一個“不需要一次性餐具”的選項。如果給這個選項打了勾,就表示不需要使用筷子、餐巾紙、牙簽等一次性餐具。對擁有龐大用戶的美團外賣來說,這樣的舉措將大大減少一次性餐具的消耗。
8月24日,餓了么成功收購百度外賣,兼并完成后,百度外賣成為餓了么的全資子公司,仍以獨立品牌和運營體系發展,包括管理層在內的人員架構保持不變。
記者在多個路口蹲點卻發現,外賣小哥違反交規的情況依舊不容樂觀,在閔行區七莘路與寶南路交叉口,短短1小時內竟有50多名外賣小哥闖紅燈。在短短1小時內,大概有80多名外賣小哥違反交通法規,其中逆行的有50多人,闖紅燈的有30多人。
目前已經是火藥味十足的兩大外賣平臺之間將是繼續燒錢的“加時賽”還是由資本主導的“點球大戰”,也將成為影響行業下一階段發展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