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1月05日07:29 來源:新京報
昨日,北京東四環百子灣,市民在大霧中出行。新京報記者 王貴彬 攝
連日的重霾,“逃離”成了熱詞。
一些在霧霾下“同呼吸共命運”的人選擇外出甚至移民的方式“躲霾”,逃離并非易事,總會遭遇堅守和放棄的強烈對撞。
2013年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發布后的三年,污染下降趨勢明顯,重污染發生的頻率、程度也在降低,但頻頻發生的霧霾還是會讓部分人選擇逃離。
治理霧霾是一場全民運動,在這場“持久戰”中,沒有誰可以置身事外。
“撤退”麗江只是個人選擇
天就像個蓋子一樣,灰蒙蒙的,能見度很低。蘭燕飛把窗戶關得死死的,3歲的兒子不能出去玩兒,只能趴在窗戶邊上看看外面。
逃離生活7年的北京
蘭燕飛就這樣看著兒子,這是2013年還在北京時的場景,至今讓這位母親印象深刻。次年初,因為無法忍受霧霾,她逃離了生活工作7年的北京,“撤退”麗江。
離開北京3年,只要是霧霾天,蘭燕飛總會收到朋友的信息,“覺得我當初的決定非常對,他們看到我發的藍天白云照片就咬牙切齒 。”
兒子2010年出生在北京,女兒2015年出生在麗江。去年年初,因為兒子要上小學,蘭燕飛又舉家從麗江搬到深圳。
蘭燕飛是湖北人,2007年從江蘇到北京。對天氣的關注要從2010年開始算起,那一年,蘭燕飛懷孕了,她開始覺得空氣問題比較嚴重。
這也跟丈夫的工作有關,“他一直在公益領域工作,對環境污染有些研究,比較早關注這個,有時候我們會討論空氣方面的問題,他給我普及了很多專業知識。”
個人關注的背后有國家層面的推動。2012年,國務院發布空氣質量新標準,增加了對PM2.5值監測。2013年是北京開始在35個空氣質量監測站監測PM2.5等5項污染物質的“元年”。
也是在這一年,蘭燕飛發現3歲的兒子特別容易生病,每次去醫院,排隊看病的孩子總是特別多,并且很多都是呼吸道方面的疾病。
蘭燕飛說,小孩太小,她只想努力讓他去一個環境更好的地方生活。
面對霧霾想到逃,有沒有想過要去改變?“我解決不了霧霾的問題,那我就解決家庭的問題,解決孩子面臨的問題?!北Wo孩子,是蘭燕飛的選擇。
“可以多一種選擇”
策劃一場逃離。首先是來自父母的反對,“他們的理由很直接,我在北京打拼多年,好不容易工作、生活穩定了,終于步入正軌,卻要把一切都拋棄,太可惜?!?/p>
2014年,蘭燕飛32歲,有著不錯的工作,已拿到工作居住證,兒子也上了公立幼兒園。說到逃離,父母對她未來的發展充滿不安全感,但對蘭燕飛來說,不安全感來自生活的環境和孩子的健康。
還有工作,離開北京不意味著隱居,得掙錢、要考慮生存問題,正好有一位麗江的朋友聯系蘭燕飛過去幫忙做新媒體,這對本就從事媒體工作的她來說并非難事。“這個是最主要的,把工作敲定了,其他的都好說?!?/p>
蘭燕飛回想了一下,在這場逃離中好像沒什么“決定性時刻”。當年3月,計劃好了,收拾東西、打包行李、工作交接、訂機票,就這樣平順地離開。
最具有儀式感的是和朋友不停地約飯,“在北京那么多年,朋友很多,今天一桌明天一桌,大概吃了半個月。告訴他們,我要走了。”
有朋友對這樣突然的決定不解,在北京這么久了,人還年輕,有大好的拼搏奮斗空間,不就是霧霾嘛,幾天就扛過去了,怎么說走就走了呢?
“如果我沒有小孩,我也不會覺得是很大的問題,就像很多人一樣,雖然霧霾那幾天很難受,但是我可以扛過去,心里都會這么想?!?/p>
霧霾再次來襲,不斷有朋友向蘭燕飛咨詢是否應該離開,“我不能代替任何人做這種決定,這種選擇是非常個人化的,我只是建議,為了孩子的健康,可以多一種選擇?!?/p>
為躲霾移民 其實“想回來”
37歲的樊蓓目前在教育行業某企業負責心理咨詢工作,2001年來到北京的她已在這座城市工作生活近16年。對于這座城市,她有著很復雜的情感,這種復雜的感情在她的孩子到來后日益顯著。
連續三年離京躲霾
“第一次感覺霧霾比較嚴重是三年前,那時剛剛爆出北京霧霾超標的情況?!狈碚f,那是她當母親的第三年。
為了應對霧霾,兩年前,樊蓓為家里添了2臺空氣凈化器?!昂⒆由嫌變簣@之后,又和其他家長集資給孩子幼兒園買了1臺,我們辦公室里也放了一臺,最近還準備再買1臺?!?/p>
然而,即使這樣也并沒有讓樊蓓心里踏實。“雖然孩子的幼兒園條件各種環境都比較好,但是一到冬天咳嗽感冒的人就比較多,患呼吸道類疾病的也比較多。”
為了躲霾,這三年來,樊蓓每年冬天都會帶著孩子離開北京,“第一年去了三亞,在那里呆了兩個多月;第二年我們去南方自駕游,從北京出發,到廣西、貴州之后再回到北京,中間也大概兩個月時間。每次都是12月或1月開始出發,3月份再回到北京?!?/p>
每次“躲霾”,都是全家出動?!耙话愣际侨乙黄鹱?,如果我老公走不開,我會先帶著孩子和父母先出發?!?/p>
“今年我們去了美國,九月份出發,在那邊住了四個多月,最近因為有些事處理就提前回來了,要不肯定會霧霾季節過了再回來?!狈碚f。
“和小時候的天不一樣了”
去美國躲霧霾?記者有些好奇,為何躲這么遠?
“其實我們想移民到美國。”樊蓓告訴記者,這個想法三年前就有了,“有幾個方面的原因,霧霾是比較大的推動因素,也希望給小孩一個更寬松的環境”。
每天看到朋友圈轉發的各種霧霾的圖片,覺得比較可怕,雖然生活中并沒有遇到因為霧霾確診為各種病癥的案例,家里也購置了空氣凈化器,但內心的恐懼總是讓她覺得不踏實,這種不踏實在孩子身上就更加明顯,“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呼吸到干凈的空氣。”
對于普通人來說,移民美國是件大事,并不容易。家里人怎么看?對于這個問題,樊蓓表示,家里老人比較支持,現在孩子比較小,對于當地的環境也比較喜歡,很喜歡當地的陽光空氣。“而且對于霧霾,我老公的觸動更大,他是土生土長的北京人,看到最近幾年北京的霧霾這么嚴重,他很難過,和小時候的天不一樣了。”
為了辦理移民,樊蓓一家從2013年年底就開始準備,“需要準備資金還有各種材料等”。
辦理各種手續用了兩年多時間,“現在手續材料已經審批得差不多了,但因為遞交的人比較多,還在等排期?!?/p>
另外,也從生活方面進行了準備?!叭ブ翱隙〞幸恍?。這次之所以在美國待這么久,主要是帶孩子去那邊適應環境,找當地的幼兒園適應語言等問題,我們也會在那里開啟新的生活和事業,方向更加明確,但也不會太擔心找不到工作,還是有一些機會?!狈碚f,以后也會把老人接過去,如果比較適應當地環境,再給他們辦理親屬投靠等手續。
在談到移民過程時,樊蓓表示,并沒有遇到太大的困難。但當記者問到移民之后是否還會回來時,她說,“其實還是會想回來,畢竟親人朋友都在這邊,我們的積累也在這里,以后可能還會回來。”
李京校表示,科學家要想弄明白雷擊是否與霧霾水平有關就必須“當場抓獲”霧霾。據李京校透露,廣州和山西省首府太原等城市也注意到了雷擊事件不同尋常的增加并展開類似研究。
9月2日,包括省環境保護廳、省工業和信息化委員會、省環境保護科學研究院、河南經濟戰略研究會、河南財經政法大學研究院等單位,共計60多名專家學者齊聚河南財經政法大學,圍繞“能源-環境-經濟”三方面協調發展,共商治霾大計。
近日,《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017-2018年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以下簡稱《攻堅方案》)及六個配套方案發布。針對今年以來全國臭氧污染受到關注的情況,劉炳江表示,中國現在不會、將來也極少可能會發生光化學煙霧事件。
昨天,環境保護部舉行例行新聞發布會,介紹《國家環境保護標準“十三五”發展規劃》有關情況,科技標準司司長鄒首民、環境保護部標準所所長武雪芳出席并回答媒體關切。
韓聯社是這樣說的,一項研究結果證明,從中國漂洋過海的霧霾導致了韓日兩國有3萬余人過早死亡, 并配上了一幅悲情的“霧霾圖”。
在韓國輿論場,“中國霧霾危害韓國”是媒體很喜歡報道的話題之一。
河北涿州雙塔中學初二學生趙航(化名)從學校教學樓五樓墜落摔成重傷,其本人和家長都稱系班主任邵丹責罰所致。這份落款時間為3月24日的報告顯示,做筆錄時,趙航稱“自己想看外邊的霧霾,踩著不銹鋼扶手,攀上圍墻,后不慎墜樓”。
和本周相比,下周全省氣溫有所下降,但最低極端氣溫呈上升趨勢。根據省氣象臺預報,下周(2月6日-12日),我省有一次降水天氣過程,預計全省周降水量接近常年同期。
霧霾天氣下的勞動保護卻仍是空白,那么,應該為霧霾天中的戶外勞動者提供怎樣的勞動保護,記者連日來進行了調查采訪。”中國醫院協會疾病與健康管理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周生來此前表示,交警、環衛工等因尾氣、霧霾引發的疾病應當被納入職業病考慮。
剛進入2017年,開封市就遭遇了嚴重的霧霾影響,市區內能見度極低,給市民的出行帶來了諸多不便,也對市民的健康造成了極大威脅。
作者:中國社會科學院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生態文明研究智庫秘書長莊貴陽;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博士研究生周偉鐸 京津冀三地2016年年末的“跨年霧霾”引發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和熱議,導致公眾的焦慮情緒蔓延。
鹿振輝說,咳嗽只是一個很多疾病都會出現的癥狀表現,如同很多疾病都會出現發熱一樣。很多患者之所以出現“慢性感冒”,更多的是在數周內出現反復上呼吸道感染或者慢性鼻咽炎的急性加重,且近年來30歲左右年輕患者群體的比例越來越高。這個患者群體多數患者屬于上氣道感染后亞急性咳嗽的范疇。
在霧霾肆虐的季節,戴口罩成為一種習慣,空氣凈化器成為新時代家電,尋找避霾良方成為生活的一部分。小編提醒大家擦亮自己的雙眼,不要看見PM2.5的字樣就買買買,不要輕信代購的宣傳,也不要總是迷信“外國的月亮”了。
1月17日晚間,一張“關于暫停霾預報預警業務的通知”圖片在微博上流傳。霾橙色預警發布標準(北京市氣象臺):預計未來24小時內可能出現下列條件之一并將持續或實況已達到下列條件之一并可能持續。
煙花爆竹是霧霾幫兇 鞭炮燃放后會產生大量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硫化氫、一氧化碳,不僅污染空氣,還會直接對人體造成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