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26日06:56 來源:中國新聞網
原標題:殘缺的“和解”:安倍首訪珍珠港 但不道歉
安倍晉三
中新網12月26日電 (吳倩)揭開二戰太平洋戰爭序幕的珍珠港事件,發生距今已有75年。逝者已逝,生者傷痛仍在。為此,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本月26日、27日將首次對珍珠港進行訪問,對戰爭死難者進行悼念,并與即將卸任的美國總統奧巴馬舉行最后一次首腦會談。
從戰爭敵手到宣稱和解,撥開歷史的沉重迷霧,“克服過往”,不作出“道歉”等關鍵表態,只提“反省和會晤”,是安倍為展示日美同盟“友好未來”而對此行定下的基調。由此,一場關鍵詞明顯殘缺的“歷史性和解”大劇,即將尷尬上演。
“克服歷史”
奧巴馬此前訪問廣島
“我和奧巴馬總統將一同前往珍珠港。希望‘勿忘珍珠港’成為象征和解力量的口號。”對于此行,安倍20日在東京演講時曾如是表示。但對于美國而言,珍珠港是因遭偷襲而蒙受巨大損失的屈辱之地,“勿忘珍珠港”原本是發誓向日本復仇的口號。
1941年12月7日,日本對珍珠港發動了襲擊,有2400多名美軍士兵和平民在日本偷襲珍珠港時喪生,18艘美軍戰艦被炸沉或毀壞。此外,美國還損失了164架飛機,日本則有62人死亡,主要為飛行員。
由此,美國于次日正式對日本宣戰,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太平洋戰爭就此拉開帷幕。今年剛好是該事件發生75周年。
為促成此行,早在奧巴馬5月訪問廣島后,美國媒體就開始造勢“期待安倍訪問珍珠港”,隨后安倍夫人便在8月以“個人身份”先行訪問。11月秘魯APEC領導人非正式會議期間,兩國首腦對此正式達成共識。日美8日還首次在珍珠港聯合舉行了追悼儀式,可謂鋪墊已久。
其實,作為在任日本首相訪問珍珠港,此前已有1951年吉田茂的先例。據日本外務省稱,因當時日軍偷襲而沉沒的美國戰列艦上的“亞利桑那紀念館”尚未建設,因此訪問該館安倍將是首次。日方還強調,此舉也是為在下屆特朗普政府上臺前督促其繼承日美“堅固紐帶”。
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NSC)亞洲事務高級主任克里滕布林克21日指出,兩國政府有意借此發出“克服歷史”的訊息,并透露奧巴馬將在講話中強調“日美已跨越悲痛的過去,成為緊密的盟國”這一和解的重要性,并稱安倍也把重點放在發布同樣訊息上。
尷尬的“和解”
美國休斯敦航空展飛行表演再現“日本偷襲珍珠港”
然而,這樣“具有歷史意義”的訪問,安倍卻有意錯過12月7日珍珠港事件爆發的正日子,選擇在圣誕節期間進行。有分析稱,安倍這種“刻意的低調”無疑是想避免引來更多的批評與抗議。
行程顯示,安倍將于26日出發,抵達后先與奧巴馬舉行首腦會談,之后于27日一起前往珍珠港祭奠,并在日軍偷襲中幸存的退役軍人等面前發表感言。此外,安倍還將向安葬二戰戰死美軍士兵的太平洋國家紀念公墓獻花。日本外相岸田文雄、防衛相稻田朋美將隨同出訪。
日本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指出,“(此訪)是為了悼念,而非道歉。” 盡管曾引起美國一些議員、韓裔和華裔民間團體以及反戰組織的抗議,安倍在發言中可能仍會與此前在美國國會的演講一樣,提到對過去戰爭的“痛徹反省”和“深刻悔悟”,不說道歉,力求與奧巴馬訪廣島時不道歉的基調“保持平衡”。
而安倍早在宣布訪問珍珠港消息后就對日媒說:“這下子,‘戰后’(日本的“戰后體制”)就可以完全結束了。以后的首相,把珍珠港作為歷史一幕就可以了。日本右翼團體傳播歷史事實協會執行主席茂木弘道更對此放言:“為什么要道歉?(道歉)將是愚蠢之舉。”
“芒刺”仍存
美國老兵紀念珍珠港事件
對于安倍此番表態,曾親身經歷過珍珠港事件的美國二戰老兵杰伊·格羅夫近日指出,安倍應該向美國民眾“正式道歉”。格羅夫認為,除非安倍做出道歉,否則他很懷疑美國與日本能否達成真正的和解,“在(日本)首相做出道歉以前,‘給往事畫上句號’絕對不會發生”。
美國國外戰爭退伍軍人協會公共事務主管喬·戴維斯指出,“必須紀念死者,才能讓生者更好地前行”。戴維斯強調,不能忘記歷史,以免悲劇重演。
日本共同社分析稱,日本官方稱此訪目的僅在于“悼念戰歿者”。支持安倍的保守勢力強烈反對道歉,而如果安倍不道歉,則有可能被指與“痛徹反省”的表態不符。由日本歷史學家等人組成的“村山首相談話繼承發展之會”更主張安倍“應先去日本侵略過的亞洲各國”。
《華盛頓郵報》也指出,安倍此訪可能激怒其右翼政府中的保守勢力,安倍雖贊成保守人士的一些觀點,但他也采取了實用主義的策略,在討好美國和極右勢力之間尋求平衡。同時要求美國給更大的自主權,以承擔更多牽制鄰國的任務為借口,實現所謂“正常國家”的夙愿。
而對于兩國“和解”的前景,日本《每日新聞》指出,雖然日美在二戰后構建了穩固的聯盟,但這種聯盟背后是兩國民眾對戰爭的復雜情緒。對日本來說,美國向廣島和長崎投放了原子彈,而對美國而言,日本偷襲了珍珠港。這是雙邊關系中依舊存在的芒刺。
6月11日上午7時,海南,3名男青年在海口市萬綠園臨海邊的觀景臺上喝啤酒,吃花生。他們說,喜歡萬綠園臨海邊的觀景臺的風景,還有這里涼爽的夜風,便來到這里邊暢飲邊吃零食,也曾想過把垃圾帶走,遂找到一家小賣部,索要垃圾袋,但是小賣部稱沒有那么大的垃圾袋。
克服過往但不道歉。
10日一早,林森浩叔叔林尊榮千里迢迢趕往自貢榮縣,希望能做最后的努力面見黃洋父母,求得兩位老人的原諒。
時長:18分30秒
作為日本前外交官的岡本行夫向外國媒體表示:“如果有這樣一個機會,我們會做相同的道歉。“我們正在盡全力與當事的受害者達成和解”,岡本行夫補充道,“我個人非常同情被強制勞動的中國工人,我認為必須道歉。
據日媒報道,日本74位知名學者本月17日發表聲明,要求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即將發表的戰后70周年談話中繼承之前歷代內閣的見解、明確表明“侵略”、“道歉”等關鍵字眼。聲明稱,新談話應承認日本在二戰中“殖民地統治及侵略”歷史,必須標明“心中的痛徹反省與道歉”,繼承該歷代內閣的正確歷史觀。
“日本三菱重工本周末將對二戰期間強征的美國勞工道歉”,15日傳出的這一消息被美聯社和法新社等西方媒體形容為“是歷史性的”“具有標志性意義”。
面對輿論和在野黨的壓力,日本首相、自民黨黨首安倍晉三3日終于就自民黨議員對媒體發出威脅性言論道歉。決議認定,“學習會”在自民黨總部舉行,當事議員所作言論不屬于個人言論,身為黨首的安倍必須承擔責任。
劉承俊在節目一開始就90度彎腰道歉,隨即下跪懺悔。加上現身為人父,孩子常問他“為何是韓國人卻不能回韓國”,促使他決定上鏡一搏。
劉承俊在節目一開始就90度彎腰道歉,隨即下跪懺悔。加上現身為人父,孩子常問他“為何是韓國人卻不能回韓國”,促使他決定上鏡一搏。
劉承俊在節目一開始就90度彎腰道歉,隨即下跪懺悔。
4月29日,在美國首都華盛頓,抗議群體在國會前高喊口號,要求安倍道歉。新華社記者鮑丹丹攝 4月29日,在美國首都華盛頓,日裔眾議員邁克·本田(左四)在抗議集會上呼吁安倍正式道歉。
4月29日,在美國首都華盛頓,抗議群體在國會前高喊口號,要求安倍道歉。新華社記者鮑丹丹攝 4月29日,在美國首都華盛頓,日裔眾議員邁克·本田(左四)在抗議集會上呼吁安倍正式道歉。
(記者 刁海洋)美國多個民間團體28日在美國會大廈外舉行抗議示威活動,要求正在訪美的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就慰安婦問題道歉,就二戰暴行承擔責任。” 美國反戰團體“答案聯盟”成員布萊恩·貝克呼吁安倍不要再玩“文字游戲”,日本政府應該對二戰中犯下的罪行負責。
路透社的報道說,安倍在哈佛大學禮堂發表演講時,有示威者們在禮堂外舉著牌子批評日本在慰安婦問題上的態度。安倍從日本出發訪美前,白宮表示鼓勵安倍“建設性”地表述歷史問題,以促進更好的地區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