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25日08:44 來源:俠客島
(原標題:【解局】平安夜談這話題,有點不合時宜)
今天是平安夜,按道理最好討個彩頭,講這個話題可能有點不合時宜。不過,真的很重要。
就在平安夜到來前夕,22日,特朗普在推特上突然發布了一條消息,稱美國“應當大力加強和擴充核能力”。雖然特朗普的大嘴久已聞名,這次發言也感覺是“興之所至”,但不到一個月就要接棒地球上第一軍事強國的“統帥”,這番言論還是讓人吃驚不小。
無獨有偶,就在特朗普發文前數小時,普京也信誓旦旦表示,俄方要大力加強核力量建設。
一天之內,世界兩大軍事強國的頭兒均表示要大搞特搞核武器,這給2016年年底再次增添了幾分動蕩感,也給明年增添了些許不安。
恐怖威脅、經濟下行、地區沖突、環境危機,這世界已經讓人那么糟心,難道又會開始核競賽?還能不能讓人安靜啃個蘋果了?
即將“到期”
眾所周知,特朗普的推特既用來宣示政策,也用來宣泄感情,這一次發言究竟屬于哪一種,咱們還不好推斷。特朗普團隊可能也自知有點莽撞,事后解釋也無非重復了特總統“加強核力量”的說法,對增加核彈頭數量等細節內容避而不談。
難不得又是一次信口開河?
但是,特朗普的這種提議并非空穴來風,要知在美國國內,要求加強核力量的聲音已經越來越多,俄羅斯方面亦是如此。這背后的成因,錯綜復雜。
上個世紀70年代以來,美俄(蘇)雙方在核武器領域已經簽訂了多輪裁軍條約,最近一輪條約簽署于2010年4月,由美國總統奧巴馬和時任俄羅斯總統的梅德韋杰夫共同簽署。這份新的《削減和限制進攻性戰略武器條約》中規定,美俄兩國各自部署的戰略核彈頭數量為1550枚,各自擁有的投擲載具——洲際導彈、潛射戰略導彈、可搭載核武器的戰略轟炸機——總數不超過800枚(架)。
與過去歷次美俄(美蘇)戰略武器談判相比,2011年的條約大幅降低了雙方戰略核武器的上限,被認為是奧巴馬推行“無核世界”理念的重要政績。條約還規定,美俄雙方需在簽約后7年內完成條約規定的裁減額度。如今,雙方基本兌現了相關承諾。
但是,在核武器領域,美俄也都留了后手,在字面表達上玩起了“花招”。
例如,條約僅規定雙方各自“部署”(deployed)核彈頭的數量,“部署”被定義為安裝于戰略導彈之上的狀態。但實際上,美俄均各自擁有大量尚未“部署”的核彈頭,總額約達1.5萬枚。這些平時存放于庫房中的核彈頭,可以隨時轉化為“部署”狀態,只是所需時間長短不同。又如,條約并未限制美俄雙方的戰術核武器,而在美俄兩國軍界和技術界,都有要求在戰場上使用低當量戰術核武器的觀點,這無疑會降低核戰爭的“門檻”。
另外,2010年條約的有效期為10年。再過一兩年,美俄就要共同面臨一個問題:是否續約?還是協商新條約?如果考慮到舊條約規定的模糊地帶,以及技術變化來的新威脅,若要談判新條約,美俄之間勢必會有一番激烈的“討價還價”。
各有所思
當然,美俄還有各自的小九九。
對俄羅斯而言,錢是個大問題。財政困難使其在短期內難以全面更新常規力量,所以,充分發揮核武器的“兜底”作用就順理成章了。只要核大棒在手,俄羅斯的基本安全和國際地位就有保障。但近年來,美國在東歐和西太地區均大力加強了反導系統建設,這在相當程度上影響了俄羅斯戰略核力量的威懾效果。因此,俄羅斯必須進一步加強核力量建設,比如提升導彈突防能力和精度、加強核武器生存能力和隱蔽性等,以確保對美的戰略平衡,以及對歐洲的威懾。
美國當然首要維持在全球的戰略利益。一方面加強反導系統建設,希望打造無所不防的“堅盾”,另一方面又想加強進攻性戰略武器發展,希望擁有無堅不摧的“利矛”。但是,同時追求這倆目標,必然要耗費巨大的人、財、物資源,在具體實施中只能是“有主有次”。從當前情況看,美國在反導系統的投入雖會逐漸增加,但其受到政治和技術因素的限制較多。比如有些“小弟”在政治上不太配合,或國內意見就不統一;有些反導技術尚不過關,難以確保攔截概率。因此,如果要實現對俄羅斯的戰略優勢,還是要將希望寄托在“矛”上,這就要求美國對本已十分先進的戰略核武庫實施進一步升級和改進。
其實,即使削減到今天的地步,美俄手中的核武器也足夠毀滅世界N多次,更不用說毀滅對方了。美俄之所以都要進一步發展核力量,當然是要鞏固和加強自己在軍事力量“第一陣營”的優勢。
近年來,各主要軍事強國的常規軍力發展迅猛,范圍遍及海、陸、空、天、網、電等各個領域,還出現了一批新概念、新形態裝備。例如,由于航空和航天技術的結合發展,以及人類整體工業能力的提升,距地面20公里~100公里的臨近空間正在成為新的戰場,飛行速度動輒數倍甚至十幾倍音速的飛行器已接近實用化。如果此類裝備投入使用,未來戰爭形態可能發生重大改變。
所以,美俄都有一種危機感,希望繼續保持對其他國家的領先地位。為了這一目的,最簡便的方式就是打核力量牌。畢竟,兩國在這一領域的積累最多,底子最厚,對其他國家還有相當的存量優勢。
跟不跟?
無論特朗普發言是信口開河,還是已經制定了一套詳細計劃,有一點可以確定:在他執政期間,美國對發展核力量將是較為積極的。
冷戰之后,人類本以為已經遠離了核競賽的陰影,但現在看,這一陰影并未遠去,一直在我們身邊游蕩徘徊,隨時準備返回。如果在美俄的推動下,在國際范圍內出現新一輪的戰略武器競賽,那么其他中等核國家也將面臨重要抉擇:不僅要應對日常的常規威脅——地緣對抗、恐怖襲擊、經濟及金融風險、能源安全等,還要溫習冷戰時的經驗,在核領域投入更多資源。
必須提及的是,美俄的戰略武器發展,也許相互之間是平衡的,但很可能會拉開與中等核國家之間的差距。特別是美國一手磨“矛”、一手造“盾”,不僅是意在對俄平衡,還在于確立對其他有核國家的絕對優勢,這顯然是其他有核國家不能接受的。
如果新一輪核力量競賽真的到來,那在可預見的將來,各中等核國家也會被迫大力加強戰略核力量投入,維護自身權益。
到時候——呀,嚇得島叔蘋果都掉了……
F-35戰斗機是一款單座單發的多功能第五代戰斗機,是為替換F-16戰斗機而開發的先進隱形戰斗機種。
據介紹,本次專項整治的重點是農村集體聚餐、學校食堂等行業領域,以及米面油等與群眾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食品。
會議要求,要認清形勢,正視問題,以強烈的憂患意識開展冬春防火工作。全市各部門、各單位要認真落實全省電視電話會議精神,緊盯重點,嚴密防控,強力督導,狠抓落實。要強化責任意識,完善工作機制,提高預防火災能力,確保火災防控工作部署到位、督導檢查到位、責任追究到位,為全市營造良好的消防安全環境。
商丘市召開燃煤散燒管控工作會議,部署燃煤散燒管控工作,深入強化商丘市冬季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把燃煤散燒管控好,營造持久的天藍、草綠、水清的商丘形象。
杜新軍指出,華商節是商丘市對外開放的平臺,辦好兩年一度的盛會,對于提振士氣、加速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因此,要將華商節作為貫徹落實市五次黨代會精神的第一個重大攻堅性戰役,確保打好打贏。
9月29日上午,商丘市召開緊急會議,部署秋季秸稈禁燒和農業結構調整工作。王戰營主持會議并講話,張建慧講話,張家明傳達了省有關會議精神。
近日,商丘市八中召開新學期安全工作會,對《商丘市校園安全建設標準》進行了重新解讀,并對新學期校園安全工作進行了布置安排。
就下一步如何抓好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李思杰要求,抓主要矛盾,突出揚塵污染治理、工業廢氣治理、機動車污染防治。
據日本時事通信社14日消息,越南外交部發言人在當日的記者會上表示,已經確認中國近期在南海西沙群島的永興島上部署了戰斗機,指出“(這)嚴重地侵害了主權”,并提出抗議“強烈要求將戰斗機撤離”。對于美國數次執著熱炒中國在南海加強部署的做法,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在過去幾年多次發表聲明指出,中國對包括西沙、南沙在內的南海諸島擁有無可爭辯的主權。
在西沙群島,從新中國成立后,就部署了各種防御性武器裝備,美國將此與南沙群島聯系在一起別有用心。
俄羅斯在其遠東地區部署的S-400防空系統數量增加了一倍,這是它在該地區加強軍備行動的一部分。
根據美國《星條旗報》近日報道,美軍在歐洲部署首個陸基“宙斯盾”導彈防御基地將正式服役。邵永靈認為,美軍未來在歐洲可能具備防御中近程、遠程、洲際彈道導彈的能力,將進一步加劇這一地區局勢的緊張。
據韓聯社9月5日報道,韓國國防部5日就美國在韓國部署末端高空區域防御系統(THAAD)的可能性表示,美國政府已證實,未決定在韓國部署反導系統。金珉奭強調,“在半島部署THAAD”是駐韓美軍向美國防部提出的建議,而美國防部對此尚未做出任何決定。
2月13日下午,市委常委召開會議,聽取2014年中心城區惠民實事篩選籌備情況匯報,研究進一步的實施意見。
2月7日,春節過后上班第一天,市委書記劉國慶主持召開市委常委(擴大)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