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07日06:57 來源:參考消息網
參考消息網12月6日報道 港媒稱,中國官員在廣東的一個環保論壇上承認,中國在幾乎所有空氣污染類別中都排在世界首位,包括二氧化硫和一氧化氮,碳排放也是如此。
據香港《南華早報》網站12月6日報道,專家還指出,京津冀地區是全世界污染最嚴重的地區之一。
媒體援引環境保護部環境規劃院總工程師王金南的話說,要在明年之前實現中國減少污染的目標,需要投資1.75萬億元,但投資缺口給這一行動帶來了巨大障礙。
在近日舉行的“2016中國環保上市公司峰會”上,王金南說:“幾乎所有的污染物排放指標和二氧化碳排放指標在全世界排放量都是第一,整個大氣的壓力前所未有。”
他說,在京津冀區域有大量的污染物排放,直接的結果是導致PM2.5上升,全國來看,最近幾十年能見度平均下降50公里左右,京津冀地區已經成為全世界污染最嚴重的地區之一。
工業和信息化部官員雷文說,近10年來,國家在節能減排、環境保護方面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也取得明顯成效,但總體來看,高投入、高排放、高污染的生產模式并沒有得到最根本的改變。
中國的工業總產值在2011年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但是工廠不嚴格執行環保標準成為污染的主要原因。
雷文說,雖然中國大部分火電站都安裝了先進的過濾裝置,但工廠的燃煤未受到很好監管,它們繼續向大氣中排放污染物。
工信部下屬的賽迪研究院說,2015年非電工業領域耗煤量約占全國煤炭消費總量的46%,這些工業爐窯的環保標準沒有火電行業嚴格。
王金南還說,環保投入不足仍是一個突出問題。中央政府承諾環保投入占GDP的比例為1.5%左右,但近幾年真正投入環境保護的沒有那么高,大致只有1%左右。
劉友賓表示,確實一些地方天然氣有一些價格波動,環保部有關司局負責人今天正與有關部門積極協調,確保市場平穩,使“煤改氣”平穩有序開展。
據環境保護部宣傳教育司官方微博消息,河北省環保廳廳長高建民今日表示,對環保部強化督察和河北省的交辦問題落實不到位后十名的縣市區,已經啟動了問責。
10月23日,十九大新聞中心舉辦記者招待會,邀請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楊偉民,環境保護部黨組書記、部長李干杰介紹踐行綠色發展理念,建設美麗中國有關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
9月17日,28個督查組對工業企業無組織排放治理、“散亂污”企業清理整頓、工業企業深度治理、燃煤鍋爐治理、12369環保投訴舉報平臺涉及大氣污染舉報等任務的1002個具體點位進行了現場核實,發現其中161個點位存在環境問題。
9月15日,28個督查組對涉氣“散亂污”企業綜合整治、燃煤小鍋爐淘汰改造、揮發性有機物(VOCs)治理等任務的1711個具體點位進行了現場核實,發現其中126個點位存在環境問題。
環境保護人人有責,來不得花拳繡腿。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已然成為時代賦予地方發展的新課題。再看環保督查,不求有多少污染企業被“揪出”,但求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能形成政府、企業、民眾間的共識,讓污染治理別成為“時令性”工作。
重點排污單位如果不按規定公開排污信息,或者弄虛作假,環保部門將對這些違規單位施以3萬元以下的罰款。環保部新修訂的《企業事業單位環境信息公開辦法》(以下簡稱征求意見稿)就提出了這樣的規定。
環保部政策法規司司長別濤22日在環保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對環境違法企業實行零容忍的嚴格執法,是法治的基本要求,但反對簡單、粗暴的“一刀切”做法。
環保部派出23個督查組對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大氣污染防治強化督查,督查發現問題較突出。
據環保部網站消息,環境保護部通報了最新的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大氣污染防治強化督查情況。部分小企業聚集于城鄉結合部、偏遠山區、農村地區等環境復雜區域,形成區域污染嚴重、環境風險隱患突出的“散亂污”企業集群,成為大氣污染防治工作中最突出的問題。
據環保部網站消息,環境保護部通報了最新的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大氣污染防治強化督查情況。
2天內公布兩起阻撓督查組正常執法事件,8天內揪出1600余家問題單位……環保部連日通報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大氣污染防治強化督查的最新情況,從中不難看出此番行動所披露的問題之多、情節之重。
為進一步加大對大氣污染違法行為打擊力度,環保部近期啟動了為期一年的京津冀及周邊傳輸通道城市大氣污染防治強化督查。根據《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017年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方案》,京津冀大氣污染傳輸通道城市擴容后,河南省鄭州、開封、安陽、鶴壁、新鄉、焦作、濮陽被確定為京津冀大氣污染傳輸通道城市。
環保部19日消息,3月15日至18日,由環境保護部會同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山東、河南環境保護部門組成的18個督查組繼續對18個重點城市大氣污染治理工作開展專項督查。
3月9日,環保部第一季度空氣質量專項督查鄭州市情況反饋會舉行。部分排污量大的企業未納入應急管控清單,督查發現滎陽市至少有23家碳素企業,但是列入應急減排停限產企業清單的只有11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