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06日08:38 來源:北青網-北京青年報
菲律賓副總統萊妮·羅布雷多
新西蘭總理約翰·基
意大利總理倫齊
12月4日,意大利總理倫齊因公投失敗失意地站到演講臺上宣布去職;菲律賓副總統萊妮·羅布雷多則經歷了一番“被辭職”,不得不辭去“住房與城市發展協調委員會主席”這一內閣職位;與此同時,新西蘭總理約翰·基稱因與家人聚少離多,決定不再當一名政客。外界始料不及,世界上三個頂級職位同時出現空缺。
遭黑
菲副總統“被”辭內閣職務
菲律賓副總統萊妮·羅布雷多4日宣布辭去“住房與城市發展協調委員會主席”這一內閣職位,但她同時表示不會辭去副總統一職。
羅布雷多說,杜特爾特總統通過他人傳話給她,讓她自本月5日起不再出席所有內閣會議。她說,在這種情況下,她已經無法正常開展工作,故而請辭。
羅布雷多在聲明中說,她與杜特爾特的“主要分歧存在于原則和價值觀上”,壓垮她的最后一根稻草是3日內閣部長萊昂西奧·艾瓦斯科發送給她的短信。
艾瓦斯科在短信中傳達了杜特爾特的指示,即從本周一(5日)起,羅布雷多“不再出席一切內閣會議”。
她說曾收到提醒,“有人算計著偷走副總統的職位”,她對此置之不理,忙于手頭工作,直到被告知不許出席內閣會議,這表明“這個陰謀已經在運作中了”。
菲律賓多家媒體報道,杜特爾特起初并不想提名羅布雷多擔任任何部長職位,但在與她見面后改變主意,任命她為住房與城市發展協調委員會主席。
然而,羅布雷多稱自己遭到杜特爾特打壓,不僅政府房屋機關的預算被大幅削減,她對自己麾下職位的提名也大多被否定。
菲內閣部長萊昂西奧·艾瓦斯科當天在接受一家電臺采訪時說,杜特爾特的確發過這個指令,原因是總統和副總統在不少問題上的意見分歧已經到了“不可調和”的地步。
現年52歲的羅布雷多是反對黨自由黨成員。她說,自上任以來,她和杜特爾特在掃毒、恢復死刑、降低犯罪責任年齡及安葬前總統馬科斯等問題上的確存在意見分歧。
根據菲律賓憲法規定,菲律賓的總統和副總統分別由選舉產生,總統和副總統可以屬于不同的政黨。
她還強調,將保留副總統一職,“我不會允許副總統之位被偷走。”
顧家
新西蘭總理稱要回歸家庭
新西蘭總理約翰·基當地時間5日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突然宣布,由于家庭原因,他將辭去總理和執政黨新西蘭國家黨黨首職務。
約翰·基在新聞發布會上說,在擔任總理8年、擔任國家黨黨首10年時間中,自己為這一職務和國家獻出了一切,也讓家人為此做出了很大犧牲。他表示,盡管對政治生涯印象深刻,但并不認為自己是一名職業政客。
他說:“這是我做出的最艱難的決定,眼下還沒決定下一步去向,但現在是應該離開的時候了。”
據當地媒體推測,從政后與家人的聚少離多,促使他作出回歸家庭的決定。
約翰·基說,他個人將在12月12日向總督遞交辭呈,國家黨也將在當天舉行會議,選舉新的黨首,產生新總理。
對于繼任人選,約翰·基表示,自己將支持任何一位由執政黨核心人士選出的新黨首,但個人對現任副總理兼財政部長比爾·英格利希更為支持。
現年55歲的約翰·基出生于新西蘭最大城市奧克蘭。妻子布羅娜出生于1963年,二人1984年結婚,育有1子1女。
從澳大利亞、新西蘭,再到新加坡、英國,約翰·基不斷轉換“戰場”,事業也蒸蒸日上。1993年,約翰·基和布羅娜迎來了女兒斯蒂芬妮的出生;兩年后,他們又有了兒子馬克斯。
澳大利亞的《婦女周刊》曾報道:“年幼的斯蒂芬妮需要做多次手術,而家庭的重擔都落在了布羅娜身上,約翰·基一家那段期間并不輕松。”
最近,約翰·基接受新西蘭一家網絡媒體采訪時表達出對妻子的愧疚,坦言如果人生重來一次,自己永遠都不會“再讓懷孕7個月的布羅娜搬到一個新的國家(新西蘭)”。
約翰·基多次告訴媒體,自己和妻子之間擁有牢不可摧的信任紐帶,他沒有布羅娜就無法工作。“布羅娜負責照顧孩子,沒有她這個家庭會分崩離析”。
失利
公投失敗意大利總理遞辭呈
“我的執政經歷就此結束……祝我們所有人好運。”意大利修憲公投初步結果5日凌晨出爐,贊成票低于反對票近20個百分點,總理倫齊隨后宣布辭職。他說,本屆政府將終結于此,他將前往總統府遞交辭呈。
意大利修憲公投自當地時間4日7時開始在全國進行投票,當天23時投票結束。據意內政部統計數據顯示,包括居住在境外的有權投票的公民在內,投票率超過65%。
據安莎社報道,截至當地時間5日凌晨1時40分,反對票占59.63%,贊成票占40.37%。此外,在意大利20個大區中,僅有艾米利亞-羅馬涅、特倫蒂諾-上阿迪杰和倫齊曾任佛羅倫薩市長的托斯卡納3個大區贊成票高于反對票。
倫齊政府此次修憲公投主要涉及政體改革,包括削弱參議院權力,以及把地方政府一些決策權收歸中央,其目的在于精簡機構、節約開支、確保政府執政能力,這有利于推行必要的改革措施。但反對者稱,修憲損害權力制衡機制,賦予政府過多權力。
倫齊曾為意最年輕總理
至此,倫齊結束兩年多的執政生涯,從意大利史上最年輕總理,再到該國史上最年輕“前總理”,自詡政壇“局外人”的倫齊一次又一次以命運的戲劇性轉折刷新著媒體曝光度。
倫齊現年41歲。2009年,倫齊當選佛羅倫薩市市長,2013年12月以絕對優勢當選民主黨全國書記,此后與同屬民主黨的時任總理恩里科·萊塔摩擦不斷,多次指責對方改革拖沓,決策緩慢,缺乏勇氣應對意大利面臨的關鍵問題。
戲劇性的是,倫齊一度聲明不會覬覦總理寶座,卻在數月后推動黨內領導層會議,迫使上任不滿一年的萊塔因缺乏足夠黨內支持而辭去總理職務。
外界眼中,倫齊屬改革激進派,執政理念比較開放。他還自詡政壇“局外人”,其改革主張還被不少人與美國總統貝拉克·奧巴馬上臺時的“變革”承諾相對比。一些分析人士認為,倫齊雖主打“改革”等口號,但真正執政后卻很難有效或及時推動這些改革,因而越來越多人把他看作一個打著“局外人”幌子的傳統政客。
或致反全球化趨勢加劇
分析人士認為,經濟持續低迷、失業率不斷高企、銀行業問題叢生,都是導致這次公投失敗的原因。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以來,大多數意大利人對本國經濟持悲觀態度。2014年倫齊上臺后推出大刀闊斧的系列改革措施,明確表示迎接高債務經濟的挑戰,也試圖保持政府的政治穩定,一度給意大利政壇帶來清新風氣。但大多數意大利人并沒有見到這些改革帶來的好處,民眾情緒依舊低落。
公投失敗的直接后果是總理倫齊及其內閣成員全體辭職,總統將與各黨派領導人商議組建看守政府,專責擬議修改選舉法,在適當時候提前舉行大選。
從目前情況看,這可能導致意大利政壇進入新的不穩定期,還可能導致反全球化趨勢加劇,貿易保護主義進一步抬頭,疑歐情緒高漲。
作為歐元區第三大經濟體,專家認為,如果意大利政府危機持續時間長,將不可避免地對金融市場的動蕩產生影響。長期而言,歐洲的未來在于聯合與改革,而意大利公投的結果關乎歐洲的聯合與改革的前景。
羅馬路易斯大學政黨歷史教授薇拉·卡佩魯奇認為,修憲公投與歐元成員國問題之間沒有直接的關系。
但后來,每次馮嫣娜買了鞋包、化妝品后,何先生都要質問一遍,這讓馮嫣娜忍不住與其理論,漸漸演變成了每次馮嫣娜購物,就會引發爭吵。” 林小姐說,現在她孑然一身,專心傾注于工作,但再忙也要抽空健身、每天堅持化淡妝。
因不滿意女友的工作,多次溝通未果,心生一計撥打110報警電話60余次來逼迫其辭職。最終,被愛情沖昏了頭的男子被警方處以10日行政拘留,并罰款200元。近期,浦東公安破獲一起嚴重干擾110正常工作秩序的案件。
雷力前幾天出去玩的照片,這種無所事事的狀態讓陳女士感到焦慮。表姐小敏說,雷力曾跟她說,“待在家里的日子太快活,就像大學生活一樣,他真想這樣過一輩子。
秦嶺北麓子午街辦子午村一間民舍里,租客王曉杰和友人圍坐在茶盤邊閑談,山上接來的清泉烹著茶,路上撿到的花枝隨意擺在瓶中,和竹簾、擺件襯出恬淡意境。
操辦紅白喜事作為中國人的傳統一直延續至今,禮尚往來自然也成為一種不成文的規定。
時長:18分18秒
利比亞臨時政府總理薩尼11日在電視節目中突然宣布辭職,事后臨時政府發言人又否認薩尼辭職。這一舉動或為重啟的利比亞和談增添變數。
利比亞臨時政府總理薩尼11日在電視節目中突然宣布辭職,事后臨時政府發言人又否認薩尼辭職。這一舉動或為重啟的利比亞和談增添變數。
為愛情,鄭州女教師寫情懷辭職信,現已結婚,稱丈夫就是她的世界。
顧少強在成都街頭的自拍照片,低調的她不愿說出此地具體為何處 圖由顧少強提供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史上最有情懷辭職信”的主角———顧少強老師如愿辭職后,開始了她“看看世界”的旅程,而她的第一站就來到了成都。
一大波“奇葩辭職信”來襲
12月17日上午10時05分,溫州市行政中心3號門門口突然有1人自焚,保安人員和民警立即予以制止并送醫院搶救。經警方初步調查,該自焚人員姓石,男性,漢族,34歲,系甌海宏印包裝有限公司工人。
據英國媒體報道,秘魯部長會議主席(總理)胡安·希門尼斯10月29日宣布辭職,成為自烏馬拉總統2011年就任以來第三位辭職的總理。希門尼斯29日在接受當地一家電視臺采訪時宣布了上述決定,他說:“每一屆內閣都有結束的時候。
涉事單位國家檔案局新聞發言人回應記者稱:傳聞中提到的副司長范某目前已“辭職”,單位已就相關情況進行了處理(6月18日《西安晚報》)。” 不是說范副司長一定涉嫌腐敗,但茲事體大,調查是非常嚴肅的行為,必有其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