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01日07:12 來源:環球時報
在埃塞俄比亞首都亞的斯亞貝巴舉行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第11屆常會11月30日通過審議,批準中國申報的“二十四節氣”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二十四節氣”是中國人通過觀察太陽周年運動,認知一年中時令、氣候等方面變化規律形成的知識體系和社會實踐。中國古人將太陽周年運動軌跡劃分24等份,每一等份為一個“節氣”,統稱“二十四節氣”。具體包括: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二十四節氣”指導傳統農業生產和日常生活,是中國傳統歷法體系及其相關實踐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國際氣象界,這一時間認知體系被譽為“中國的第五大發明”。
二十四節氣等非物質文化遺產申遺成功,有助于激起國人繼承傳統文化的熱情,增強我們的文化自信。
正在埃塞俄比亞首都亞的斯亞貝巴舉行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第11屆常會11月30日通過審議,批準中國申報的“二十四節氣”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11月28日-12月2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第十一屆常會在埃塞俄比亞首都亞的斯亞貝巴的非洲聯盟會議中心召開。我國申報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名錄的項目“二十四節氣”將在本屆常會上接受評審。
11月30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第11屆常會通過審議,批準中國申報的“二十四節氣”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夏至是二十四節氣之一,人們迎來了夏九九的第一天,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夏至。夏至是最早被確定的一個節氣。在每年公歷6月21日或22日。
元宵節一過,羊年春節宣告結束,同樣進入離別時分的還有寒冷的冬季。今天二十四節氣中的第3個節氣“驚蟄”降臨,除了雨水增多,氣溫也將開始迅速回暖,暖意融融的春天已近在咫尺。正月十五過后,絕大部分人都重新投入到緊張的工作、學習中,民間素有驚蟄吃梨(離)的習俗,預示著新的一年學業、事業興旺。
《二十四節氣(一)》郵票圍繞春季六個節氣的自然現象、農事氣象、習俗大觀等內容,充分表現了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谷雨等節氣的特征。同為劉金貴、王虎鳴兩位設計師合作的結晶,此套郵票與2003年中國郵政發行的《二十四節氣》特種郵資明信片的設計有異曲同工之妙。
網友“木殼人”畫的“二十四節氣漫畫”風格清新,色彩樸拙,讓許多網友想起了上學時語文課本的畫風,懷舊感油然而生,在微博受到不少追捧。
2月3日,南陽市梅城公園,怒放的梅花渲染著節日氣氛。
2月3日,江蘇連云港市海州區蒼梧路集郵網點工作人員展示《二十四節氣(一)》特種郵票。中國郵政于今天發行《二十四節氣(一)》特種郵票一套6枚,內容分別為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谷雨六個節氣,該套郵票面值為7.20元。
立春,紅白兩色梅花映著黑木屋;立夏,翠綠的竹葉上打著斑駁陽光;立秋,向日葵開得熱烈……最近,網上瘋傳著一組名為《美得令人窒息的二十四節氣圖》照片,囊括四時美景,每一幅都美不勝收。
前不久,我們的“二十四節氣”申遺成功,“二十四節氣”是中國人通過觀察太陽周年運動而形成的時間知識體系,在國際氣象界,它也被譽為“中國的第五大發明”。
農歷二十四節氣花草植物篇
2015年5月4日,海南瓊海市濱海上空烏云密布。當天傍晚,海南瓊海市上空烏云壓城大雨欲來,為盛夏雨季的到來進行了一場預演。中新社發蒙鐘德攝 圖片來源:CNSPHOTO 2015年5月4日,海南瓊海市濱海上空烏云密布。
中國郵政將于2月4日發行《二十四節氣(一)》特種郵票一套6枚,內容分別為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谷雨六個節氣,該套郵票面值為7.20元。該系列郵票依照一年四季的概念,分四組發行,每組6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