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30日07:37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樓市第3輪收緊風暴“重襲”上海,秦紅(化名)好心塞。“本來我們家要換房子的,現在也買不了。我們都計劃好離婚買房了,結果出這個政策,又麻煩了。”11月29日,上海的秦紅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小夫妻倆從昨晚就開始很發愁了。
擱淺的換房計劃
秦紅所說的政策,是上海市住建委11月28日晚間公布的,政策規定,自11月29日起,居民家庭購買首套住房申請商業貸款的,首付款比例不低于35%。在本市已擁有1套住房的,或在本市無住房但有住房貸款記錄的居民家庭申請商業貸款,購買普通自住房的,首付款比例不低于50%;購買非普通自住房的,首付款比例不低于70%。
秦紅和先生都是上海戶口,各有一套小戶型房子,倆人今年結婚,然而兩個房子距離太遠,又都較小,為將來孩子出生、方便雙方的老人到上海照顧孩子,想把先生名下的一套40平米住房,換成附近的70多平米住房。
然而,按照政策,以戶為單位計算,秦紅和先生名下已有兩套房,在上海不能再貸款買房。
為換房,兩人計劃的流程是:雙方離婚成為單身,先生把名下40多平米的小房賣了,名下無房,然后再買房就成為首套房,買個70-80平米左右大點的房子,首付30%,賣房的錢足夠支付。
于是,9月份,夫妻倆把賣房的信息掛到了中介。“9月中秋前后挺多人來看房,不過,到了10月以后就很少人來看房了。”秦紅介紹。
彼時,正是國慶假期樓市進入調控期,有22個城市相繼出臺了限購措施。買房人開始進入觀望期。
十一假期以后,房子沒賣出,反倒是買房的中介不斷來電話讓秦紅去看房。“中介成交量少了,很著急。”秦紅說。
“最近我們看中的房子,其中兩套房,70多平米,房東急著出手,一套降了5萬,一套降了6萬。”秦紅說。
秦紅介紹,去年其單身時花180萬買了一套70平米的房,當時房價為2.5萬元/平米,經過今年春節后一輪暴漲后,目前房價已飆升至5萬多元/平米。“為買房,我們把上海幾個區都看了。國慶以后,上海的房價基本沒變,但是買的人少了,是有價無市。現在上海一般的房價是5萬-5.5萬,好點的地段要七八萬,甚至上10萬。”秦紅說。
秦紅介紹,按上海市規定,300萬以上的房子屬于非普通自住房,首付比例為70%,與之相對,300萬以下普通自住房的首付比例為50%,“300萬在上海只能買60平米的房。”
不過,實操中,中介會代為處理一些灰色交易。“中介可以讓380萬的房子評估時壓下來做到290萬,能減少90萬左右,就由非普通自住房變成普通自住房。
“在實際交易中,這部分差價,如前面說的90萬,買方要付現金。另外,由于總的房款少了,貸款也會相應減少,買房的負擔也加重了。”秦紅表示,“不過,可以把稅降下來。
然而,上海在國慶期間時,出臺了限購政策,而如今出臺的是對買房人最致命的限貸新政。
“前天我們剛跟談好的買家約好要下訂金,對方糾結在中介費上,還沒簽約。結果政策出來,二套房的首付從30%,提高到50%,現金部分增加了40萬,沒法賣了。”秦紅沮喪地說。
“現在我們的房子也沒法買,在上海想改善置換房子,根本沒可能了。”秦紅說,“現在離婚后,還要半年后才能買房。就算離婚,我們倆都是貸款買房,按規定有住房貸款記錄申請貸款,購買300萬以上的非普通自住房,首付款比例70%,賣了小房子,也付不起大房的首付。”秦紅說。
無奈的改善型需求
北京“930政策”出臺后,整個市場出現了量價齊跌的現狀,瘋狂之后的北京房地產市場正趨于平靜。然而,這種平靜的背后,是許多剛需和改善型需求買房者的無奈。
胡婧(化名)便是這眾多買房者中的一員。盡管手中已有一套小面積的房子,但因為想要孩子,胡婧需要置換一套更大的房屋。值得欣慰的是,在經歷9月份的房價飛漲后,10月份的二手房市場房源和房價都還算穩定,在這樣的市場環境下,胡婧也順利地在自己心儀已久的小區內找到了一套符合自己期望的改善型二手房。本以為政策的出臺給了她找到靠譜房源的機會,但當中介給她計算過價格后,胡婧才發現,這次政策的出臺一下子讓自己的買房首付多出100萬,而正是這100萬,將她徹底地阻隔在了換房的門外。
9月30日晚間,北京市建設局、規劃局、工商局等六部門發布了8條樓市監管措施。按照規定,對擁有1套住房的居民家庭,為改善居住條件再次申請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購買普通自住房的,無論有無貸款記錄,首付款比例均不低于50%;購買非普通自住房的,首付款比例不低于70%。另外,新政后無論有無貸款記錄,只要名下有房,均被認定為二套。
令胡婧郁悶的是,由于她先生名下有房,新政后,胡婧如果不想“假離婚”,無論如何也難逃二套房的命運。
由于這套房總價高達近千萬,如何降低首付款?這是胡婧一家人目前最為頭疼的事情。他們目前的選擇是要么借錢,要么通過“假離婚”即房貸資格變成首套。
“父母思想很傳統,他們堅決不同意我們假離婚。”胡婧無奈地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然而,隨著北京部分商業銀行即將執行“認房又認貸”的政策,可以預見,未來胡婧即便說服父母同意“假離婚”也無濟于事。(記者 龐華瑋 王營)
在“高人”的出謀劃策下,夫妻倆決定離婚,約定天天的撫養權歸邵先生,房子歸秦女士,這樣就能符合政策。原來,為了繼承妻子的遺產,邵先生來到寧波市天一公證處申請辦理遺產繼承公證。
面對“假離婚”現象,制度設計者和執行者也多會推出了一些“補丁”措施。但與其“亡羊補牢”,不如“未雨綢繆”,何況“補丁”有時也未必能完全堵上漏洞。
如果按照2016年10月之前的政策,同樣是300萬元貸款,首套住房最低為85折利率,二套住房為基準利率的1.1倍計算,在30年等額本息還清的情況下,前者支付的利息約為226萬元,后者約為306萬元,多出80萬元。
領取結婚證就建立夫妻關系,辦理離婚登記就解除婚姻關系,即使仍然以夫妻名義繼續共同生活,那也屬于非法同居而非“假離婚”,這位法官關于法律上并無“假離婚”之說無疑是對的。但是,沒有“假離婚”、不能判決復婚或者離婚登記無效,并不代表沒有假協議、為辦理“假離婚”簽訂的一方“凈身出戶協議”必然有效。
據阿亮稱,他和阿芳婚后共同購買了佛山及廣州兩處房產,均登記在阿芳名下,但屬于他與阿芳的夫妻共同財產。2015年9月30日,阿芳與開發商簽訂購買該房屋的合同,購房后阿亮與阿芳共同以家庭收入支付了一年的房貸。
膠州法院調查后發現,張某與妻子離婚的時機“恰到好處”,張某在母親起訴他的前一個月“剛好”和媳婦協議離婚。
為了再買一套住房,夫妻二人協商“假離婚”,等買好房子再復婚。李文說,上個月武漢限購再升級,前妻周麗(化名)主動提出買房設想,“她當時說,手上的閑錢放著也是放著,就當做個投資。
為了再買一套住房,夫妻二人協商“假離婚”,等買好房子再復婚。李文說,上個月武漢限購再升級,前妻周麗(化名)主動提出買房設想,“她當時說,手上的閑錢放著也是放著,就當做個投資。
時隔兩年,鄭州市再次啟動樓市“限購令”,為了購房名額,“假離婚”又熱了起來。對于財產分割,“假離婚”協議的效力,比民政局婚姻登記處備案的離婚協議效力要低,一方當事人可能會落得人財兩空。
對于財產分割,“假離婚”協議的效力,比民政局婚姻登記處備案的離婚協議效力要低,一方當事人可能會落得人財兩空。
當日15時20分許,何山將男子手中所提的白酒拿走,又將男子攙至路邊攔下一輛出租車,隨后拿出50元錢要求的哥幫忙將男子送回花園口的家中。
男子自稱在花園口區域居住,最近想再買一套房,就和妻子商量假離婚,離婚證辦下來后妻子不見了,幾番聯系和尋找后他發現假離婚弄假成真了。當日15時20分許,何山將男子手中所提的白酒拿走,又將男子攙至路邊攔下一輛出租車,隨后拿出50元錢要求的哥幫忙將男子送回花園口的家中。
記者在金水區婚姻登記處了解到,8日下午辦理離婚的80后占主流,其中還有一個男方是1993年出生,女方1995年出生,倆人8月才登記結婚。法律上并沒有“假離婚”的概念,離婚登記具有公示效力,只要婚姻雙方當事人依法辦理了離婚登記手續,婚姻關系即宣告解除。
“上海樓市限購將升級”的傳言雖已被辟謠,但其引發的“離婚潮”卻未平息。9月5日,廈門繼蘇州之后,成為第二個執行住房限購政策的二線城市,加上北京、上海、廣州、深圳4個一線城市,全國已有6個城市實行了不同程度的限購政策。
劉某和丈夫周某結婚30余年,婚后雙方生活穩定、感情基礎穩固,并育有一子,現已成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