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29日15:38 來源:中國經濟網-經濟日報
近期,國際投資者對今年以來中國經濟走勢與成績作了新一輪梳理。國際評級機構穆迪、法國巴黎銀行、渣打銀行以及路透社日前分別發布報告認為,中國經濟回穩趨勢明顯,國內經濟風險可控且不斷下降。
在宏觀經濟走勢方面,法國巴黎銀行發布報告認為,2016年3月份以來,中國經濟企穩態勢進一步延續。受貨幣和財政政策的刺激,工業產品需求旺盛,工業產出年度增速一直維持在6%以上。同時,工業企業表現也不斷改善,前三季度總體利潤年化增幅為8.4%。
渣打銀行認為,10月份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PMI)數據超市場預期。受國內需求上升影響,未來工業產值將進一步企穩回升。非制造業和建筑業PMI數據繼續維持高位,表明中國經濟未來增長動力強勁。
穆迪認為,2016年中國經濟實際增速總體維持在較高水平。中國政府一系列有針對性的刺激政策提升了國內投資,尤其是基礎設施領域投資,同時促進了國內需求。短期看,經濟增速的穩定有利于提升國內需求和產品價格。考慮到當前中國政府財政、貨幣政策刺激影響,穆迪預計中國經濟實際增速還將在高位維持穩定。
路透社綜合30余家機構預測中值結果顯示,中國10月份實體經濟延續溫和回穩趨勢,工業平穩增長,投資低位企穩;消費維持穩健增勢。中國10月份官方和財新制造業PMI雙雙創下逾兩年來新高,官方非制造業PMI亦觸及10個月高點。經濟回溫跡象愈發明顯,預計年內中國經濟增速不會再現下降,完成全年經濟增長目標已無懸念。
在經濟增速得以保證的基礎上,中國國內經濟結構優化成為各方關注要點。穆迪認為,可支配收入的上升和零售業的發展表明,中國經濟結構調整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消費和服務業正在取代制造業和出口,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新動力。在過剩產能壓縮方面,雖然部分產業依然面臨挑戰,但是當前中國已經完成了煤炭和鋼鐵領域80%的產能壓縮目標。
與此同時,穆迪高度關注中國經濟去杠桿化進程。穆迪在報告中強調,今年10月上旬中國政府正式發布了《關于積極穩妥降低企業杠桿率的意見》,采取一系列措施降低公司部門的高杠桿率。這是迄今中國政府最為詳盡的應對公司部門杠桿風險的指導文件。這一文件和相關政策的出臺表明,中國政府已經意識到公司部門高杠桿率給經濟帶來的潛在風險,同時展現了解決問題的意愿。這一態度和政策舉措有利于中國政府贏得國際評級機構和投資者的信心。
穆迪還表示,當前中國經濟增速的穩定為中國政府解決國內結構性挑戰提供了空間和資源。預計中國政府未來還將繼續推進去杠桿化進程和剩余產能壓縮。這都將有利于未來中國主權評級展望的進一步提升。
中國貿易數據波動也引發了各方的關注,但是市場對中國貿易數據的擔憂正在下降。路透社市場分析認為,中國進出口同比降幅收窄,貿易順差將進一步回升。路透社認為,雖然支持外貿反彈的基礎尚不牢固,但分季度來看外貿底部企穩跡象初步顯現,四季度隨著海外消費季到來,出口有可能轉好。
渣打銀行預測認為,雖然全球需求依然疲弱,但是中國出口市場受到匯率支持,將從波動中不斷恢復。PMI數據中制造業海外訂單數量微弱提升,非制造業指數領域則是顯著回升。因此,預計未來中國貿易順差將逐漸向好,同時四季度出口將繼續拉動經濟增長。(經濟日報駐倫敦記者 蔣華棟)
雖然投資增速有所回落,但是,邢志宏表示,因為企業效益在明顯改善,市場的需求在穩步擴張,所以企業的投資能力在增強,企業的投資空間也在擴大。
近來,海外主流媒體密切關注即將召開的中共十九大,紛紛刊文報道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巨大成就。文章認為,中共十八大以來,中國外交更加活躍,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專家預計,下半年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速穩中有降,可能在10%以下運行;房地產投資增速將呈現“先揚后抑”局面;經濟增速可能逐季溫和回落。
“供需兩端回升帶動生產加快,服務業發展勢頭向好,近期經濟運行回暖信號增強,預計今年一季度經濟增速為6.8%。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的報告指出,二季度影響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因素依然較多,國內經濟增長的內生動力依然較弱,投資回升可持續性面臨考驗。
“供需兩端回升帶動生產加快,服務業發展勢頭向好,近期經濟運行回暖信號增強,預計今年一季度經濟增速為6.8%。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的報告指出,二季度影響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因素依然較多,國內經濟增長的內生動力依然較弱,投資回升可持續性面臨考驗。
該報告中,還將中國2017年經濟增速預期大幅上調0.3個百分點至6.5%。”數據說話:“十二五”期間,按照2010年美元不變價計算,中國經濟增長對世界經濟增長的年均貢獻率達到30.5%,躍居全球第一。
G20杭州峰會的聯動主旨,眼下起碼有雙重意義:第一,全球需求疲軟、貿易保護主義抬頭,作為G20主席國,中國有責任倡議和推動聯動式發展納入G20議題。可以預言的是,一個開放透明的全球治理體系,一個著眼全球經濟中長期增長的聯動框架,必將從天堂杭州,光照寰宇。
4月28日,鄭州市統計局數據顯示,全國省會城市一季度GDP增速超過10%的有3個,分別是貴陽增長12%、海口增長10.6%、杭州增長10.3%;增速超過9%的有4個,分別是合肥增長9.7%、南昌、西寧均增長9.5%,鄭州增長9.2%,增速在全國省會城市中排名第七,比去年同期前移5位。一季度,鄭州地方財政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同比增長16.4%,在全國省會城市中名列第四,比去年同期前移16位,排在鄭州前面的分別是蘭州增長27.2%、福州增長20.9%、石家莊增長17.3%。
3月2日,全國政協十二屆四次會議新聞發言人王國慶表示,去年中國經濟增速盡管有所放緩,但是放在全球這個坐標系上看,可用“鶴立雞群”來形容,而且總體“氣質”仍然很好。
中國經濟正處于全面轉型升級的十字路口,按2015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說法就是面臨發展的“歷史關口”。
10月19日,國家統計局公布三季度經濟增速6.9%,為2009年來首度破7。
7月15日,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上半年國內生產總值(GDP)296868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7.0%。只要堅定發展信心,珍惜和充分利用發展機遇,確保政令暢通,經濟發展的具體舉措得到落實,就一定能夠形成團結和諧、共謀發展的良好局面。
各地各部門須鉚足干勁、主動作為,狠抓政策落地、落實,不能有絲毫的動搖、些許的懈怠 “中國經濟脈搏是穩定的。”重溫鄧小平同志的警句,穩增長、促改革重擔在肩,促發展紅利惠及民生的任務時不我待。
國家統計局13日公布,4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9%,增速較3月份的5.6%,回升0.3個百分點。得益于前期調控政策效果的逐漸顯現,盡管外部經濟形勢低迷,新興經濟體普遍增速放緩,但中國經濟依然處于中高速合理區間。
據國家統計局網站消息,國家統計局今日公布的數據顯示,一季度國民經濟開局平穩,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140667億元,同比增長7.0%,環比增長1.3%。一季度,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16651億元,同比名義增長8.5%(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9.5%),其中住宅投資增長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