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24日15:34 來源:華商報
近日,南京秦淮警方抓獲一名偷快遞的小偷,這個小偷竟然是一位年過八旬的拾荒老人,她從快遞集散中心一下偷走四十多件等待派送的快遞。她的目標并不是包裹里的物品,而是裝快遞的外包裝盒。警方調查后發現,這位有兒有女的老人,竟是為消磨獨居的寂寞才養成了收集廢紙盒的特殊癖好。
快遞點丟了40多件包裹
11月21日下午,南京市公安局秦淮分局夫子廟警務工作站接到報警,某快遞公司稱丟失40多件快遞。民警迅速出警抵達集散中心。報警人是快遞公司員工,他說,事發前他在門口卸完貨,轉身回辦公室找登記表,回來時清點貨物發現,就在這短短不到十分鐘內,竟然少了幾十件貨物,而該公司門口也沒有安裝監控,根本不知道快遞是被誰拿走的。
警方現場開展工作,發現這個集散點地勢偏僻,路上人煙稀少。集散點對面,是一個廢品回收站。民警發現廢品站門口,有一位佝僂著腰、白發蒼蒼的拾荒老太。見到民警,老人眼神閃躲,想騎上三輪車離開。這時,她車里一個鼓鼓囊囊的蛇皮袋引起了民警注意。警員上前詢問,老太說自己姓吳,今年八十多歲,民警打開蛇皮袋發現,里面赫然是快遞點被偷走的包裹。
拿走快遞只為收集包裝盒
吳老太坦白,是她拿了站點的快遞。民警還從廢品站的垃圾堆找到幾件吊牌完好的全新衣服、鞋子,還有兩本沒有拆塑封皮的書。老人交代,這些是她拆快遞后扔下來的。偷了快遞,卻把值錢的丟下來,拿走不值錢的紙盒子。吳老太難為情地說,自己看上的就是這些快遞盒。她支支吾吾地告訴民警,自己撿破爛撿出了“收集癖”。事發前,老太在快遞站收完廢品。看到堆放在門口大大小小的包裹,瘋狂地想要收這些快遞盒,看四下沒人,她腦子發熱挑了幾十個盒子帶走。
老太“不差錢”熱衷撿破爛解悶
老人窮到撿廢品為生,她的家人怎么不管不問?民警深入調查后得知,她有4個兒女,而且都在南京從事高薪職業。提起子女,老太一臉的自豪。她掩飾不住驕傲地說,自己的幾個孩子都很爭氣,不僅工作好,也都成立了自己的家庭。兒女很孝順,每個月爭著給她生活費。老太一個人生活開銷很少,已經攢下一大筆存款。
吳老太說自己不差錢,撿垃圾只是“業余愛好”。原來,她的老伴走得早,兒女也很少來看她。好在老人家身子骨硬朗,平時為了打發時間,就出來撿些廢品。“屋子里空蕩蕩的,還不如出來找點事做,還能順道找人嘮嘮嗑”,說到這,吳老眼神有些落寞。而吳老太的大兒子在接到警方電話也表示,母親拾荒的事他們早就知道,兄弟姊妹以為是給老人的生活費不夠,每個月能給多少是多少。吳老太嘴上答應他們不撿了,沒想到還是瞞著他們偷偷出去。
警方表示,他們處理過不少老人因缺乏關愛導致異常行為的警情。有的報警找兒女,有的在樓道里燒紙錢,甚至有要投河自殺的。這些異常行動的背后,都是孤獨惹的禍,他們都是獨居老人。對于吳老太來說,她缺少子女的關心,又渴望與人交流,便通過拾荒來排解孤獨。對子女來說,孝順并不是簡單地滿足物質需求。精神上的交流才是孝順父母的最佳方式。
當陳亮接到民警的電話后,喜出望外,立即購買了10月22日早晨第一班從吉林開往沈陽的火車票。
拾荒老太撿仨LV包嫌小扔了
據山東商報1月28日消息,1月27日下午,濟南高新區孫村小龍堂村的村民在一處廢棄的窯洞內發現,一名拾荒老人疑被凍死,發現時,老人尸體已經僵硬。
據這位分揀員所說,在操作間里抽煙不僅僅是他一個人,還有不少人甚至包括公司領導也都在抽。記者正準備向他解釋事情的來龍去脈,卻發現這位前來質問的分揀員自己也把手伸進了這件快件破損的地方。
一般人眼中,拾破爛的一定是窮人,想靠拾破爛成為百萬富翁是近乎天方夜談的事。可是,真就有人做到了。
在海淀區上地南路居委會副主任牛月茹的辦公桌上長期放著一本中國人口福利基金會主辦的雜志,通過這些雜志,她經常搜集一些貧困山區孩子的信息,然后給他們匯去愛心款。
日前,泗縣公安局屏山派出所在江蘇南通一廢舊物品收購點,抓獲一名兩次拐賣智障女潛逃4年的嫌犯劉某。2013年4月上旬,泗縣屏山鎮大史村劉某從河南拐騙一名20多歲的智障女陳小麗,先以6000元價格賣給本鎮那楊村的楊某為妻,后又將其拐騙到江蘇省睢寧縣黃圩鎮以8000元價格賣給李某為妻。
“奶奶,慢點喝,小心燙。”記者走進這間簡陋的小屋時,他正在給奶奶喂藥。
當地時間19日,在紐約街頭闖紅燈時,一名84歲華人老人與警察發生沖突而致頭破血流。近年來,許多中國老人漂洋過海到美國投靠子女,但撲面而來的是文化差異、語言壁壘、經濟壓力以及家庭糾紛。就黃先生的經驗,社區圖書館和華人教會是想要定居美國的中國老人兩個必去的地方。
當地時間19日,在紐約街頭闖紅燈時,一名84歲華人老人與警察發生沖突而致頭破血流。近年來,許多中國老人漂洋過海到美國投靠子女,但撲面而來的是文化差異、語言壁壘、經濟壓力以及家庭糾紛。就黃先生的經驗,社區圖書館和華人教會是想要定居美國的中國老人兩個必去的地方。
當地時間19日,在紐約街頭闖紅燈時,一名84歲華人老人與警察發生沖突而致頭破血流。近年來,許多中國老人漂洋過海到美國投靠子女,但撲面而來的是文化差異、語言壁壘、經濟壓力以及家庭糾紛。就黃先生的經驗,社區圖書館和華人教會是想要定居美國的中國老人兩個必去的地方。
12歲的孟甜甜家住汝州市陵頭鎮樊窯村,父母給他起這個名字,是希望她一生掉進蜜罐里——甜蜜、幸福。可是,甜甜卻沒有那么幸運,幼年就父母雙亡,唯一的親人只剩下年邁多病的爺爺,她用自己稚嫩的肩膀扛起家庭重擔,用自己的笑臉感動著身邊的人。
據央視報道,汶川縣委書記母親街頭撿廢品,稱撿破爛只因寂寞。讓人想不到的是,汶川縣委書記青理東的媽媽,居然隱瞞身份撿破爛。前些日子從電視上看見兒子去災區搶險,特別心疼,但兒子是干部,必須帶頭沖在前面。
河南省伊川縣鴉嶺鄉鴉嶺村的胡發生老人,為官恪守職責,退休后毅然背起編織袋,當上了“破爛王”。18年來,他用賣破爛的錢,為鄉里學校的孩子們買學習用品,為敬老院的老人們送月餅。這位因撿廢品做善事被評為2012“感動中原”十大年度人物的善良老人,不久前因病去世。就在去世前一天,他還在街上撿廢品。
伊川縣鴉嶺鄉鴉嶺村的胡發生老人,為官恪守職責,退休后毅然背起編織袋,當上了“破爛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