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18日10:25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特別關注】
光明日報駐華盛頓記者 王傳軍
國家主席習近平于11月17日至23日對厄瓜多爾、秘魯和智利三國進行國事訪問,并于11月19日至20日出席在利馬舉行的第二十四次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這是習近平作為國家主席第三次訪問拉美,此間對此訪高度關注,認為中拉關系或迎來新的戰略機遇,習近平主席此次拉美之行將進一步提升中拉關系。
美國研究中拉關系的權威人士、“美洲對話”中拉關系研究室主管馬麗娟女士在接受光明日報記者采訪時說,過去幾年,中國政府相繼出臺對拉美新政策。例如, 2014年7月,習近平主席在出席中國—拉美和加勒比國家領導人會晤時,提出中拉共同構建1+3+6合作新框架的建議。2015年5月,李克強總理在巴西利亞出席中巴工商界峰會時,提出中拉產能合作“3×3”新模式的倡議,以產能合作為突破口,推動中拉合作轉型升級,打造中拉合作升級版。這些新政策顯示出中國政府努力推動對拉美貿易與投資的多元化。拉美各國也密切與中國進行合作,努力加強雙方的經貿關系。
美國陸軍戰爭學院拉美問題專家伊萬·埃利斯教授在接受光明日報記者采訪時則表示,去年年底以來,拉美部分國家局勢發生了一些變化,但中拉關系經受住了考驗。他認為,過去幾個月,中國政府通過一系列外交工作,不僅鞏固了中拉關系,還為中拉關系進一步改善創造了新機遇。
埃利斯舉例說,阿根廷總統馬克里、巴西總統特梅爾以及墨西哥總統涅佐今年9月出席了G20杭州峰會,都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進行了重要的雙邊會談,三國都愿意繼續與中國開展經貿合作。特梅爾甚至與中方簽署了200億美元的聯合信貸基金,涅佐也與中方簽署了12億美元的新能源貸款協議。此外,秘魯總統庫琴斯基9月訪華,與中方在基礎設施投資等領域達成多項協議。而烏拉圭總統10月訪華,雙方不僅建立戰略伙伴關系,還計劃開啟雙邊自貿談判。而中國總理李克強9月訪問了古巴,外交部部長王毅對厄瓜多爾、秘魯、玻利維亞、哥倫比亞四國進行了訪問。
埃利斯說,最令人關注的還是習近平主席在本月對厄瓜多爾、秘魯和智利三國進行的國事訪問以及在秘魯首都利馬出席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在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后,這是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首次聚集在一起。人們普遍認為,特朗普當選導致美國主導的TPP“幾近死亡”。這為中國倡導并推動的APEC架構下的亞太自貿區(FTAAP)創造了機會,FTAAP將成為此次利馬會議上的一個重要議題。
馬麗娟認為,中國目前鼓勵高科技企業、制造業走出國門,到拉美投資相關行業。對中國而言,投資拉美既有有利條件,也面臨挑戰,包括競爭日益激烈,經營環境日益嚴格等。
根據馬麗娟的觀察,拉美部分國家領導人換人后,中國企業積極調整,努力適應新變化。有些中國企業調整得很好,適應力很強,當然也有些中國企業因不適應新情況而被淘汰。中國企業在阿根廷就是個典型的例子,阿根廷現在已不采用以前那種政府對政府談項目的做法,而是由多個有競爭力的企業參與投標一個項目。最近,在可再生能源領域,中國企業就與其他國家企業一起聯手拿下一個項目的80%融資權。中國企業在其他拉美國家也會適應不斷出現的新情況。
馬麗娟說,秘魯總統庫琴斯基9月訪華時,中秘發表了兩國深化全面戰略伙伴關系的聯合聲明,其中一些內容讓人振奮,兩國在基礎設施投資等領域達成了多項共識。習近平主席訪問秘魯會進一步鞏固庫琴斯基訪華時雙方取得的合作成果,進一步擴大中秘兩國的經貿合作,特別是擴大中國在鐵路等基礎設施以及電信等領域的投資。
她認為,厄瓜多爾政府將繼續支持中國政府和企業在厄的項目,訪問期間兩國也會簽訂一些新項目。在她看來,習近平主席訪問厄瓜多爾傳遞的主要信息是,中國將繼續與厄瓜多爾在各領域保持合作,包括技術合作,并將加強對能夠推動厄瓜多爾經濟增長的領域的投資。
(光明日報華盛頓11月16日電)
《光明日報》( 2016年11月18日 12版)
本周,國家主席習近平的拉美之行將要開啟。11月17日至23日,他將對厄瓜多爾、秘魯和智利進行國事訪問并出席在秘魯利馬舉行的APEC會議。這是習近平就任國家主席以來第三次踏上拉美土地。
2014年7月,在出席金磚國家領導人第六次會晤,對巴西、阿根廷、委內瑞拉、古巴進行國事訪問并出席中國—拉美和加勒比國家領導人會晤前夕接受拉美四國媒體聯合采訪
這是習近平主席首次訪問秘魯和智利,也是中國與厄瓜多爾建交以來中國國家主席首次訪問厄瓜多爾。
11月16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啟程對厄瓜多爾、秘魯、智利進行國事訪問并出席在秘魯利馬舉行的亞太經合組織(APEC)第二十四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
特稿:互信·互惠·互鑒——中拉合作蓄力前行 剪刀舞、探戈、狂歡節,一系列拉美文化精粹亮相中國舞臺……
人們發現,針對國際合作中各種具體情況和問題,中國提出了多層次發展策略,為地區國家量身定做合作共贏方案。放眼遠景,中國智慧和方案必將助推中外合作縱深發展,從而改進國際開發格局,緩解結構性矛盾,為世界經濟注入新動力。
當地時間5月21至22日,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對拉美的訪問進入哥倫比亞一站。作為拉美第四大經濟體,哥倫比亞政體相對穩定、經濟比較發達、文化底蘊深厚、發展潛力巨大。近年來,中國經濟進入中高增長、調結構、優動力的“新常態”,中拉貿易增速隨之趨緩。
中國和拉美關系越走越近了,近年不斷取得跨越式發展,進入雙邊合作與整體合作并行互促的新階段。繼習近平主席兩次訪問拉美后,李克強總理又踏上訪問巴西、哥倫比亞、秘魯和智利四國的行程,以深化中拉在產業合作、基礎設施建設、自貿區建設、經濟技術合作等領域的合作。
中拉論壇,也就是中國—拉共體論壇首屆部長級會議,本月8日至9日在北京開幕。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拉共體輪值主席國哥斯達黎加總統索利斯、候任輪值主席國厄瓜多爾總統科雷亞、委內瑞拉總統馬杜羅和拉共體“四駕馬車”成員國巴哈馬總理克里斯蒂,出席開幕式,并致辭。
新華網北京1月9日電 中國-拉美和加勒比國家共同體論壇首屆部長級會議8日在北京開幕。哥斯達黎加大學教授、國際政治評論員弗朗西斯科·巴拉奧納說,中拉論壇表明拉共體正作為一個整體與中國合作。
可以說,中拉論壇的成立標志著加起來覆蓋全球陸地總面積1/5、總人口1/3、經濟總量1/8的兩方踏上了團結合作的新臺階。據聯合國拉美和加勒比經濟委員會2013年發布的數據顯示,中國經濟每增長百分之一,可以拉動拉美經濟增長百分之零點五。
在此背景下,中拉論壇首屆部長級會議1月8日在北京隆重舉行,并成為構建中拉全面合作伙伴關系的全新平臺。在文化和科技方面,中國已與19個拉美國家簽訂了文化協定,與20多個拉美國家建立了科技交流與合作關系,相互合作蓬勃開展,人民友誼日益加深。
習近平代表中國政府和人民向來自拉美和加勒比國家的貴賓們表示熱烈歡迎。 拉共體輪值主席國哥斯達黎加總統索利斯、拉共體候任輪值主席國厄瓜多爾總統科雷亞、委內瑞拉總統馬杜羅、加勒比共同體輪值主席國巴哈馬總理克里斯蒂先后致辭。
沃土之上,中拉友好合作的種子生根發芽,孕育盎然生機。”習近平主席去年7月在中國—拉美和加勒比國家領導人會晤上的主旨講話音猶在耳,“中拉時間”蓄勢而發。拉美學界認為,21世紀的第二個十年是拉美發展的“機遇的十年”,中國夢與拉美夢相互聯通,相得益彰。
國家主席習近平7日在人民大會堂同厄瓜多爾總統科雷亞舉行會談。科雷亞表示,中國和拉美相距遙遠,中拉合作論壇為雙方關系發展搭建了新的平臺,為雙方合作提供了重要契機,厄瓜多爾和拉美國家歡迎和期待中國更多參與拉美國家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