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15日17:44 來源:半月談
各地加大扶貧力度以來,很多貧困村面貌發生了巨變。但也有一些貧困村在執行中出現扶貧“大鍋飯”,導致精準扶貧“落不了地”。記者近日在山西省婁煩縣獨石河村采訪了解到一些這樣的情況。
“大鍋飯”能扶貧嗎?
獨石河村全村有148戶483口人,“建檔立卡”貧困戶有63戶224人。剛換屆上來的村黨支部書記張愛平告訴記者,扶貧部門幫扶了兩批項目,基本上沒什么效果。
2012年,婁煩縣扶貧部門扶持獨石河村養驢脫貧。村里用下撥的50萬元買了60頭驢。扶貧驢買回來,如何分卻成了愁事。“人多驢少,誰的那份也不能少,最后只能8人分一頭驢,合伙養。”張愛平說。
村民們告訴記者,8人養一頭驢,就像3個和尚抬水吃,結果驢越養越瘦,最后還沒等養成全都賣了,直接分錢。
獨石河村進行了貧困人口精準識別后,村里的貧困戶充滿期待。
2015年,婁煩縣扶貧部門又扶持獨石河村50萬元上養羊項目。村里從遼寧蓋州買了555只優質絨山羊種羊,希望通過繁殖和賣羊絨脫貧。但等羊買回來,貧困戶們又失望了:全村還是按人頭分,1人一只羊,剩下的再6個人分一只。
貧困戶馬月生,家里5口人分到了5只羊。“這就是精準扶貧?”馬月生怎么也想不通,沒過多久,他就把5只羊全賣了。
一說起村民賣羊,張愛平就不住嘆氣:“村里和村民簽了合同,約定只能繁育不能賣,可有的村民分到羊的當天就要賣,攔也攔不住,555只扶貧羊現在只剩下100多只。”
高價買,低價賣
婁煩縣扶貧辦一位負責人說,這種平均分配的做法確實背離了精準扶貧的精神,但在基層并不鮮見。“貧困戶不是絕對的,如果只給貧困戶不給非貧困戶,容易產生矛盾,政策就執行不下去,群眾甚至會上訪,只能普惠。”這位負責人說。
不管是“扶貧驢”還是“扶貧羊”,都是高價買低價賣,既扶不了貧,還浪費扶貧資金。記者了解到,去年獨石河村買的“扶貧羊”公羊一只1400元,母羊一只900元,但村民們只能當肉羊賣,價格遠低于買來時的價格。
馬月生告訴記者,他分到的5只羊都四五十斤重,平均下來一只賣了200多元,“現在養羊不掙錢,自己養耽誤時間,找人代養,賣羊的錢也只夠付個工錢,不賣能咋辦?”
村民們反映,有的貧困戶根本不具備養羊條件。獨石河村貧困戶武玉貴家里有4口人,分了4只羊,但他的老母親已經82歲,兄弟3人都患有疾病,勞動能力有限,只能“望羊興嘆”,把羊賣掉。“4口人都是‘病疙蛋’,種4畝地都顧不過來,哪還能顧上牲口。”武玉貴說。
村民們賣羊的另一個原因,是因之前的審批實施效率太低,導致扶貧項目時過境遷,錯失時機。張愛平說,養羊項目是村里2010年上報扶貧部門的,但直到2012年才批準,2015年才實施,“2010年行情好,養一只羊能賣1000多元,但我們在價格高峰時上報,在低谷時實施,村民們誰愿意賠錢養?”
張愛平坦言,去年養羊項目下來時,他覺得養羊賠錢,不想再搞,但是項目是上屆班子爭取下來的,新班子還沒有爭取來新的支持,如果不搞了,怕村里老百姓不愿意。
關鍵是一些干部不擔事
山西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教授張守夫說,在貧困戶與村里大多數村民貧富差距不是太大的情況下,一些基層干部為避免矛盾就在精準施策上搞平均主義。
獨石河村貧困戶向記者抱怨,精準扶貧搞不下去,關鍵是一些干部怕麻煩、不擔事。
因獨石河村靠近云頂山景區,婁煩縣打算今年再給村里50萬元發展旅游扶貧,但是村里卻一點也不積極,甚至不愿要。“一是怕精準識別不準確,造成不公平、惹矛盾;二是資金太少,連個衛生整治都不夠,搞不成。”張愛平說。
在精準扶貧之初,堅決砸破“大鍋飯”,嚴格按照“建檔立卡”名單對貧困戶精準施策,不但不會矛盾重重,也不會有政策執行不下去的情況發生。受訪專家和群眾表示,唯一的出路就是堅決推行精準扶貧,嚴格按照“六個精準”“五個一批”要求,瞄準扶貧對象,重點施策。(半月談記者 呂夢琦 馬曉媛)
為弄點喝酒的錢,閻良一小伙張華(化名)竟將毆打搶劫一位五保貧困戶。2016年11月的一天晚上,張華和幾個朋友喝完酒后回家,途中為籌備下次喝酒的費用,張華竟想到了附近一個村的五保戶老張。
10月22日,黔東南州丹寨縣排調鎮也要村村民李金科起了個大早,到村里的電商服務站給大學畢業在外地工作的大兒子寄土特產。在電商服務站,李金科一邊填單,一邊接通兒子的電話,開心地與兒子聊起家常。
從黃河兩岸到大別山脈,從伏牛深山到豫東平原,黨的十九大報告和習近平同志在參加黨的十九大貴州省代表團討論時發表的重要講話,在我省廣大干部群眾中引起強烈反響。。
去年的一天,村里下起了大雨,晚上10點多,梅玉清家停電了,杜鋼拿著手電筒就往她家趕,生怕出什么問題。長期駐村,杜鋼剪頭發都是在村里的理發室解決,但每次剪頭發時他都犯難,“村民老說剪頭發不要錢,我都不好意思。
尖山通過鄭州市貧困山區區域特色經濟項目的實施,帶動羲皇圣地美景、伏羲山大峽谷旅游區、風能發電、伏羲古鎮4個重點項目實現直接投資3.7億元。自2014年以來,新密市易地扶貧搬遷后續產業扶持項目在尖山風景區管委會伏羲古鎮實施,建設商業街一處,總建筑面積32219.74平方米,總投資約1.1億元。
從四五箱,到四五十箱;從年收入一千多元,到兩萬余元……河南省新密市樓院村貧困戶陰亭靠養蜂徹底摘下了“貧困帽”,迎來一場人生“逆襲”。
2015年3月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廣西代表團審議時指出,要把扶貧攻堅抓緊抓準抓到位,決不讓一個少數民族、一個地區掉隊。
為進一步促進貧困家庭勞動力轉移就業、實現穩定脫貧,河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日前出臺政策,對貧困家庭實施培訓扶貧補貼、就業扶貧補貼、創業扶貧補貼。
《通知》明確,對于我省行政區域內有勞動能力和就業愿望的建檔立卡適齡貧困家庭勞動力,就業補助資金支持轉移就業脫貧補貼項目包括培訓扶貧補貼、就業扶貧補貼、創業扶貧補貼。各類中介機構、勞務經紀人、勞務信息員成功介紹貧困家庭勞動力與企業簽訂勞動合同(就業協議)并實現就業6個月以上的,每成功介紹一人補貼200元。
尹莊村全村659戶,貧困戶有160戶、728人,許多貧困人口還患有慢性病,勞動技能不足,缺乏主動精神,“等靠要”思想嚴重。
“我連工作都沒有,怎么可能開8家公司?”杜輝說,2016年4月,他曾遺失身份證,名下的8家公司,或與此事有關。
在伏牛山下潁河的發源地,有一個回漢群眾交錯居住的村落——登封市石道鄉西窯村。6月14日晚,驅車行駛在起起伏伏的山路上,不遠處,蜿蜒的燈光像一條玉帶,把夜幕中的山村裝扮得分外明亮。
4月25日,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謝伏瞻在南陽市桐柏縣月河鎮羅堂村走訪貧困戶。
為“幫助”一貧困農戶達到脫貧標準,安徽宿州市村干部王西軍竟然填寫脫貧調查表“造假”,王西軍因此受到黨內警告處分。日前,安徽省紀委通報了七起扶貧領域腐敗問題典型案例,其中宿州市埇橋區蘄縣鎮白安村村委會主任王西軍存在弄虛作假問題。
截至2016年底,我省77個縣級政府設立了扶貧小額信貸風險補償金,金額總計達7.79億元,縣均1000萬元左右;小額扶貧信貸貸款余額為19億元,貸款涉及貧困戶94650戶,貧困戶獲貸率僅為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