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10日09:17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11月2日電 題:用權受監督 失責必追究——黨內政治生活指南之加強監督篇
新華社記者羅宇凡、羅爭光
監督是權力正確運行的根本保證,是加強和規范黨內政治生活的重要舉措。黨內監督應該怎么開展?黨內監督和人民群眾監督如何有效結合?2日公布的《關于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和《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提供了根本遵循。
監督重點:抓好“關鍵少數”
周永康、薄熙來、郭伯雄、徐才厚、令計劃……近年來,中央重拳反腐之下多名高級干部“落馬”,警示我們:高級干部中極少數人政治野心膨脹、權欲熏心,結黨營私、拉幫結派、謀取權位,嚴重破壞黨的團結和集中統一,嚴重損害黨內政治生態和黨的形象。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準則》明確提出——新形勢下加強和規范黨內政治生活,重點是各級領導機關和領導干部,關鍵是高級干部特別是中央委員會、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的組成人員。
《條例》要求——中央委員會成員必須嚴格遵守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發現其他成員有違反黨章、破壞黨的紀律、危害黨的團結統一的行為應當堅決抵制,并及時向黨中央報告。
《條例》將黨的中央組織的監督單設一章,是對現行條例的突破,體現黨中央以身作則、以上率下。
風成于上,俗形于下。中央黨校教授謝春濤表示,把高級領導干部這個“關鍵少數”作為嚴肅黨內政治生活的重點和關鍵,就是要讓領導干部尤其是高級領導干部樹立起規矩意識,時刻保持警惕,緊繃紀律紅線,既要管好自己,也要管好家屬親友身邊人,真正樹立和增強自律意識、標桿意識、表率意識。
監督責任:各級黨委負主體責任
一段時期以來,黨內出現了種種問題:一些地方和部門黨的領導弱化、黨的建設缺失、全面從嚴治黨不力,一些黨員、干部黨的觀念淡漠、組織渙散、紀律松弛,一些黨組織和黨員、干部不嚴格執行黨章,漠視政治紀律、無視組織紀律。
全面從嚴治黨,必須從根本上解決管黨治黨主體責任缺失、監督責任缺位問題,把強化黨內監督作為黨的建設重要基礎性工程。
《條例》提出——黨委(黨組)在黨內監督中負主體責任,書記是第一責任人,黨委常委會委員(黨組成員)和黨委委員在職責范圍內履行監督職責。
落實主體責任,強化黨內監督,黨的各級領導干部一定要強化管黨治黨的責任擔當,把監督責任牢牢扛在肩上,敢抓敢管、勇于監督。要立足于小、立足于早,及時發現問題、糾正偏差,做到日常化、經常化。
(小標題)監督職責:紀委和黨的工作部門要各司其職
《條例》明確規定——黨的各級紀律檢查委員會是黨內監督的專責機關,履行監督執紀問責職責,加強對所轄范圍內黨組織和領導干部遵守黨章黨規黨紀、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情況的監督檢查。
《條例》還規定——黨的工作部門應當嚴格執行各項監督制度,加強職責范圍內黨內監督工作,既加強對本部門本單位的內部監督,又強化對本系統的日常監督。
只有把條條、塊塊都抓起來,才能織牢、織密黨內監督之網,構建起黨中央統一領導,黨委(黨組)全面監督,紀律檢查機關專責監督,黨的工作部門職能監督,黨內民主監督的黨內監督體系。
監督權利:充分發揮黨員的民主監督作用
黨員是黨內生活的主體,黨員民主監督是黨內監督的基本方式。
《條例》中規定:
——黨的基層組織應當發揮戰斗堡壘作用,履行監督職責。
——黨員應當本著對黨和人民事業高度負責的態度,積極行使黨員權利,履行監督義務。
黨員的民主監督不僅是權利,更是不容推卸的義務。黨章中明確規定,黨員必須“堅決反對一切派別組織和小集團活動,反對陽奉陰違的兩面派行為和一切陰謀詭計”,“勇于揭露和糾正工作中的缺點、錯誤,堅決同消極腐敗現象作斗爭”。
中央黨校教授辛鳴表示,當前一些地方和單位黨內民主不夠,在重大問題決策、重要干部任免等問題上,個人意志凌駕于組織之上。黨要長期執政,必須保障每個黨員的民主權利,拓寬黨員表達意見渠道,不斷激發黨內“正能量”。
監督合力:黨內監督和人民群眾監督相結合
歷史反復證明,我們黨的失誤和偏差,都是在人民群眾支持和關注下,靠黨自己撥亂反正、有錯必糾改過來的。
但是,黨內監督如果不同有關國家機關監督、民主黨派監督、社會監督、輿論監督等結合起來,就不能形成監督合力。
因此,《條例》規定:
——各級黨委應當支持和保證同級人大、政府、監察機關、司法機關等對國家機關及公職人員依法進行監督,人民政協依章程進行民主監督,審計機關依法進行審計監督。
——各級黨組織應當支持民主黨派履行監督職能。
——各級黨組織和黨的領導干部應當認真對待、自覺接受社會監督。
黨和各級領導干部,都需要聽不同意見,要主動接受來自各方面的監督,絕不能諱疾忌醫,這既是一種胸懷,也是一種自信。
監督者也要被監督,絕不能只是手電筒照別人。《條例》既明確監督主體、完善監督體系,又強調黨內監督沒有禁區、沒有例外,這是全體黨員和各級黨組織必須謹記的。
今天開幕的黨的十九大,是在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關鍵時期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會。相信2280名代表將不負重托,忠實履職,為大會的圓滿成功做出應有的貢獻。
黨內互稱同志,提醒黨員、干部要時刻注意自己的第一身份是黨員,不斷強化黨員意識;提醒領導干部要增強平等意識,堅持民主集中制,自覺約束權力,規范權力運行。黨內互稱同志,既是清新劑,又是清醒劑。
嚴肅認真的黨內政治生活,是保持黨的先進性純潔性、提高黨的執政能力的重要保證。黨內民主既是黨內政治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又是健全黨內政治生活的必備條件和重要途徑。
中央黨校教授辛鳴說,黨要長期執政,必須發揚黨內民主,保障每個黨員的民主權利,拓寬黨員表達意見渠道,不斷激發黨內正能量。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 批評和自我批評,是我們黨開展黨內生活、解決自身存在問題的一大法寶。
新形勢下加強和規范黨內政治生活,重點是各級領導機關和領導干部,關鍵是高級干部特別是中央委員會、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的組成人員。各級領導干部必須嚴以修身、嚴以用權、嚴以律己,謀事要實、創業要實、做人要實,經得起權力、金錢、美色考驗,用黨和人民賦予的權力為人民服務。
全會強調,新形勢下加強和規范黨內政治生活,重點是各級領導機關和領導干部,關鍵是高級干部特別是中央委員會、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的組成人員。全會提出,黨的組織生活是黨內政治生活的重要內容和載體,是黨組織對黨員進行教育管理監督的重要形式。
開好民主生活會,真誠溝通是前提。“群眾看干部、干部看領導”,領導要在談心中敞開心扉,勇于擺問題、亮缺點,就能營造濃厚的談心交心氛圍,帶動班子成員坦誠布公地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
維護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權威與發展黨內民主相輔相成,都是我們全面從嚴治黨的題中應有之義;維護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權威與發展黨內民主相輔相成,都是我們全面從嚴治黨的題中應有之義。
古人講“外疾之害,輕于秋毫,人知避之;內疾之害,重于泰山,而莫之避”。我們必須懂得,強化黨內監督是為了保證黨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強化國家監察是為了保證國家機器依法履職、秉公用權,強化群眾監督是為了保證權力來自人民、服務人民。
(十八大特稿)從“鄉村會議室”到十八大會場——從十八大看中國民主政治建設 充分發揚民主,廣泛凝聚共識,匯聚全民力量,一個更加自信的政黨、一個更加開放的中國再次吸引世界的目光……
改革開放30多年來,中國共產黨所面臨的形勢任務和黨內情況發生了很大變化,黨的建設既積累了大量新經驗,又面臨許多新情況。《準則》重點對各級領導機關和領導干部,關鍵對高級干部特別是中央委員會、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的組成人員,明確提出具體規范,并要求高級干部特別是中央領導層組成人員帶頭示范,確保各項規范落到實處。
近日,中央決定授予100名共產黨員“全國優秀共產黨員”稱號、100名黨務工作者“全國優秀黨務工作者”稱號、300個基層黨組織“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稱號,并于“七一”召開表彰大會隆重表彰。
3月18日晚,一個新加坡總理公署網站的截屏在網絡上迅速傳播。” 李光耀說,習近平是“1949年以來中國第五代領導集體的核心”,他領導的政府在各方面都擁有很強的能力。” 在李光耀看來,中國正處于關鍵時期,習近平將會集中精力處理這些問題。
治國必先治黨,治黨務必從嚴,治必依據法規。實現黨內法規同國家法律的銜接和協調,必須堅持以黨章和憲法為基本遵循。實現黨內法規同國家法律的銜接和協調,必須堅持黨紀嚴于國法。
根據黨的十八大部署,2013年6月至2014年9月,在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親身示范和有力領導推動下,以為民務實清廉為主題的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深入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