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05日10:02 來源:新華網(wǎng)
原標題:習近平改革方法論·牽住“牛鼻子”
[學習進行時]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習近平已主持召開29次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會議,研究部署改革工作,為改革沿著正確軌道運行把脈定向。每次領導小組會議上,習近平都會針對當前改革最緊迫任務、面臨最突出矛盾和最需要把握的問題提出要求。認真研讀領會這些重要論述,對于明確改革思路、抓住改革重點、掌握推進改革的工作方法具有重要意義。新華網(wǎng)《學習進行時》原創(chuàng)品牌欄目“講習所”將緊跟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會議進程,并通過對歷次會議公開信息的研究分析,及時推出深度解讀,呈現(xiàn)習近平全面深化改革的方法論。今天推出《習近平改革方法論·牽住“牛鼻子”》,為您解讀。
11月1日上午,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央深改組第二十九次會議。新華社當天播發(fā)了近3000字通稿,信息量頗大。
●這是六中全會后召開的第一次中央深改組會議,當然要把研究改革、推進改革、落實改革放在貫徹全會精神大背景下來看待,用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來衡量。
●一個“和”字,凸顯抓落實之于改革的重要性。這次會議審議通過12項改革方案和《關于在深化國有企業(yè)改革中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落實情況報告》。翻閱此前歷次會議消息稿,開列審議文件名稱時都是一串書名號,一頓到底。而這次在12項改革方案和一項落實報告之間,用一個“和”字加以區(qū)隔,將“落實情況報告”突出了出來,傳遞出中央深改組一手抓改革出臺、一手抓改革落地的重要信號。
●全面深化改革啟動3年,在2020年任務完成的時間表上已達半程,進入“施工高峰期”。8月份召開的第二十七次會議審議通過14個文件,創(chuàng)下一次會議審議通過文件數(shù)量新高;9月份召開的第二十八次會議審議通過10個文件;這次則通過13個文件,且件件都有實招硬招,件件都與百姓息息相關。改革越往后,越是難啃的硬骨頭,改革的復雜程度和困難程度正在不斷加大。虛晃一槍不行、花拳繡腿不行,必須真刀真槍、敢于較真碰硬。
查閱中央深改組往次會議消息稿發(fā)現(xiàn)一個規(guī)律:前面大概都用五分之四篇幅記述本次會議通過了什么文件以及對相關改革舉措的具體部署。這些內容十分重要。不過,新聞稿最后一大段話也不可小覷。這段內容,是中央深改組針對當前改革最緊迫任務、面臨最突出矛盾和最需要把握的問題提出的重要遵循。習近平總書記的改革方法論就蘊含其中。
2016年4月24日至27日,習近平在安徽調研。這是4月25日下午,習近平在滁州市鳳陽縣小崗村向村民們問好。 新華社記者 李濤 攝
剛剛召開的第二十九次會議講了以下內容:
面對改革的復雜形勢和繁重任務,要牽住改革“牛鼻子”,既抓重要領域、重要任務、重要試點,又抓關鍵主體、關鍵環(huán)節(jié)、關鍵節(jié)點。關系全局的改革,特別是涉及重大制度創(chuàng)新的改革,要統(tǒng)一行動,任何時候不能放松、不能滯后。具體到各個領域各個方面,要堅持問題導向,哪里矛盾和問題最突出,哪個疙瘩最難解,就重點抓哪項改革。要注意區(qū)分改革舉措的性質類型,分類施策、精準施策。要明晰解題思路,明確責任主體、明確關鍵環(huán)節(jié)、明確時間節(jié)點。對打基礎、謀長遠的制度性改革,要重點搞好制度設計,抓緊細化落實;對切口小、見效快的具體改革,要盯緊抓牢,逐條跟蹤,一一落實;對面上提出原則性要求、鼓勵引導性的改革舉措,要注重社會面引導,形成合理改革預期;對探路性質的改革試點,要大膽探索,及時總結經(jīng)驗,注意發(fā)現(xiàn)問題,該完善的要完善,可復制推廣的要及時推廣。對一些矛盾和問題多、攻堅難度大的改革,各地區(qū)各部門主要負責同志要親自掛帥,顧全大局,握指成拳,合力攻堅。
面對改革的復雜形勢和繁重任務,要牽住改革“牛鼻子”,既抓重要領域、重要任務、重要試點,又抓關鍵主體、關鍵環(huán)節(jié)、關鍵節(jié)點,以重點帶動全局——這就是重要的改革方法論。
改革推進得順不順利,上級的改革精神落實得到不到位,人民群眾源自改革的獲得感強不強,始終是中央深改組高度關注的問題。對于改革鏈條上各個環(huán)節(jié)的工作來說,掌握對頭的工作方法至關重要。
“萬山磅礴必有主峰”。從3年來改革實踐看,凡是改革工作推進得快、落實得好的,都是思路得當、工作得力,善于抓住重點推進改革。
這是建設中的中國(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qū)深圳前海蛇口片區(qū)一角(2016年4月12日攝)。新華社記者 毛思倩 攝
那么,改革的“牛鼻子”到底該怎么牽?
一要明確重點是什么。全局有全局的重點,局部有局部的重點,不能一概而論。像國企、財稅、土地制度、金融監(jiān)管、養(yǎng)老、醫(yī)療等領域的改革,毫無疑問是全局的重中之重;職稱制度、個人誠信體系建設、電子商務誠信建設、引導鼓勵高校畢業(yè)生到基層工作等也是具體領域改革重點。對于這些領域的改革,必須拿出“黃沙百戰(zhàn)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的韌勁來,不落實到位不松手,不見成效不止步。
二要明確怎么干。現(xiàn)在推出的改革是全方位、多領域的,戰(zhàn)線比較長、數(shù)量比較多,有打基礎謀長遠的制度性改革,有切口小見效快的具體改革,有鼓勵引導性的改革,也有探路性質的改革,對于這幾種不同性質類型的改革舉措,應該分類施策、精準施策,而不能大小一塊煮、葷素一鍋燴。改革方案也要有針對性和操作性,不能搞成原則化、形而上的東西,講道理大家都懂,具體怎么干拿不出施工圖,最后落不下來。借用習總書記對精準扶貧的說法,就是不能“手榴彈炸跳蚤”。
三要明確怎么抓。最怕人人負責最后誰都不負責,有的當甩手掌柜,有的遇到困難繞著走,有的手電筒照別人,有的干脆事不關己高掛起。現(xiàn)在講加強和規(guī)范黨內政治生活、加強黨內監(jiān)督要聚焦“關鍵少數(shù)”、強化“主體責任”,改革同理。習總書記在中央深改組第二十八次會議上強調:“中央和國家機關有關部門作為改革政策的制定者、推動者,要堅定改革信心,增強改革定力,以積極主動精神研究和推進改革。”此次會議又強調:“對一些矛盾和問題多、攻堅難度大的改革,各地區(qū)各部門主要負責同志要親自掛帥,顧全大局,握指成拳,合力攻堅。”釋放的信息非常明確——關鍵主體、關鍵環(huán)節(jié)、關鍵節(jié)點,這是牽“牛鼻子”的題中應有之義。尤其是對那些矛盾和問題多、攻堅難度大的改革更是如此。否則必然陷入空轉、流于形式。
近日,一篇名為《基于中醫(yī)診療治理的航空技術發(fā)動機故障診斷技術初探》的論文在網(wǎng)上引起熱議。” 此外,作者還從“中醫(yī)理論體系”、“天人合一”、“陰陽五行”等幾個方面來具體闡述了中醫(yī)診治理論如何用于航空發(fā)動機的故障診斷。
對于永遠處于改革進行時的中國,改革的方法與改革的結果息息相關。只有以科學的方法指導積極的行動,才能善始善終、善作善成,讓改革始終與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同頻共振,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樂章水乳交融。
今年以來,我國實現(xiàn)了經(jīng)濟發(fā)展、結構優(yōu)化、民生改善的較好開局。面對錯綜復雜的經(jīng)濟形勢,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首先要認清我國正處在轉型升級、動能轉換的關鍵階段,經(jīng)濟發(fā)展猶如逆水行舟。
“四個全面”是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的整體戰(zhàn)略布局,是指導黨和國家未來一個時期的重要方針。對于如何推進“四個全面”戰(zhàn)略布局,從方法論角度理解有以下幾點。
中共中央政治局1月23日下午就辯證唯物主義基本原理和方法論進行第二十次集體學習。要根據(jù)時代變化和實踐發(fā)展,不斷深化認識,不斷總結經(jīng)驗,不斷實現(xiàn)理論創(chuàng)新和實踐創(chuàng)新良性互動,在這種統(tǒng)一和互動中發(fā)展21世紀中國的馬克思主義。
星巴克前任副總裁魯賓菲爾(ArthurRubinfeld)以自己任內,將星巴克由100多家擴展到全球4000多家分店的經(jīng)驗,為每個想成功開店的人指引完美選址4步驟。顧客會認為,彼此相鄰的店面,其商品質量也相當類似,所以,跟類似的品牌坐落在同一地點十分重要,因為有些選址策略就是要“寄生”。
隨著新一輪產業(yè)調整周期的來臨,白酒行業(yè)步入發(fā)展的低谷。按照白酒的“消費邏輯”,林楓認為,過去的“黃金十年”,中國白酒行業(yè)的增長奧秘,其中有一個很重要的驅動力,就是權貴消費,表現(xiàn)為買的人不喝,喝的人不買。
做餐飲都希望自己餐廳的顧客源源不斷,每個餐廳老板都在想方設法的拉攏顧客。如何才能正確有效的拉攏顧客呢?這不單單是做好菜品,更是要滿足顧客好奇、求樂心理,從而獲得良好的就餐體驗。
成功的餐飲經(jīng)營者觀察自己的餐館,往往是站在顧客角度的。顧客從餐館的門前經(jīng)過,第一眼看到的是哪里?看到餐館的店面,能否留下深刻的印象?這個印象是什么樣的,喜歡?麻木?或是反感?能否產生進店消費的欲望?
當前,共青團事業(yè)已經(jīng)站在一個新的歷史起點上。“在深化上動腦筋,在創(chuàng)新上做文章”是共青團十七屆三中全會關于今年工作的總基調,是我們準確理解全會部署安排的大邏輯,也是我們切實做好全團各項重點工作的方法論。
3月5日下午,習近平參加了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上海代表團審議。習近平對上海寄予“當好全國改革開放排頭兵、創(chuàng)新發(fā)展先行者”的厚望,體現(xiàn)了形成可復制、可推廣成果的戰(zhàn)略用意。
當餐廳沒有顧客的時候,作為老板應該怎么辦呢?對于大品牌來說,可能有職業(yè)經(jīng)理人操心這個事情,但對于很多中小店鋪來說,沒有這些操盤手,咋辦?那么,首先要解決的是“找”影響顧客進來的問題。
在中國有一個怪圈,一個概念突然一火,就會有很多小伙伴們奮不顧身的跳進這個領域去創(chuàng)業(yè),也會有各種投機的投資人瘋狂的跟投。過了一年到一年半后,美國拋出了新的概念,還是之前這群人,轉向了新的創(chuàng)業(yè),還是這群人又開始了新的跟投。問之前的那些投資咋辦?
2013年開始的餐飲寒冬,讓很多牛氣沖天的餐飲巨頭嘗到了失敗的滋味,眾多餐飲老板誠惶誠恐、膽顫心驚地生存了2年。在這兩年中,我們聽到的最多的是:轉型和小而美,好像只要是產品單一了、店面積小了,你的企業(yè)就得救了。由此可見,我們餐飲老板跟風的毛病并沒有得到多少的改變。
網(wǎng)站簡介 | 版權聲明 | 廣告服務 | 聯(lián)系方式 | 網(wǎng)站地圖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網(wǎng)絡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