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03日15:52 來源:中國臺灣網
兩岸和平發展論壇青年組研討現場。“青年是國家和民族的未來,也是兩岸關系發展的希望。我們一向主張兩岸青年應該深入交流互動、互相學習幫助,成為共同打拼、攜手前行的好朋友、好伙伴。”兩岸和平發展論壇11月2日在北京開幕,中共中央臺辦、國務院臺辦主任張志軍出席論壇開幕式并致辭時真誠的提出對兩岸青年交流的意見。
中央電視臺新聞中心新聞播音部副主任康輝。兩岸和平發展論壇開幕后進入分組討論階段,200多位來自兩岸的社會各界代表性人士、社會精英、社團負責人等嘉賓圍繞兩岸關系發展中的重要問題,分政治、經濟、文化、社會、青年5個小組進行專題研討,開展對話交流。其中青年組邀請到46位兩岸嘉賓圍繞“探索新愿景,開辟新前途”議題,分享智慧,共謀發展。
授游梓翔。臺灣世新大學傳播學院院長暨口語傳播學系教授游梓翔、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員孫云曉,海峽兩岸公共事務協會會長鄧哲偉,上海市體育局局長黃永平,臺北量子酒店及北京合尊置業董事長汪小菲,國民黨中央常務委員曾文培,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碩士研究生、北京大學兩岸文化交流協會會長黃宣瑋等12位兩岸嘉賓作為主講人,分別從文化、體育、媒體傳播、就業創業等方面對兩岸青年間的交流進行了精彩深入的演講分享。隨后的互動交流環節更讓兩岸嘉賓各抒己見,拉近了彼此間的距離。
“兩岸青年在類似的傳播環境中長大,聽一樣的歌,看一樣的連續劇,說一樣的話。從家的角度出發,我們是一家人。” 游梓翔表示,兩岸青年交流在于青年,他們是青春、有活力、有創意、對未來充滿憧憬的群體,當然也會有一些缺點,他們會將過多的框架跟包袱視為一種壓力。要為他們增進溝通建立更多的渠道,互通有無,建立新的天下觀。“所謂天下,就是整個中華大地”,在游梓翔看來,對臺灣的年輕人來說,兩岸交流最重要的是幫他找到一個揮灑的舞臺和一個遼闊的天下;對大陸的年輕人來說,臺灣是一個可以尋寶的天下。他希望,未來兩岸青年能夠互相學習。
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員孫云曉表示,中華優良傳統文化的深入交流已經造福兩岸人民特別是青少年。曾風靡臺灣的大陸電視連續劇《瑯琊榜》、《花千骨》等都有臺灣演員參與其中,而臺灣的文學藝術作品在大陸更是廣受歡迎甚至成為時尚潮流。如三毛的散文,瓊瑤的小說,鄧麗君、周杰倫歌曲的歌,白先勇的昆曲,李安的電影等等,均在大陸擁有全球第一市場。“為什么海峽兩岸的文化交流具有磁鐵般強大的吸力?” 孫云曉說,就是因為有共同的文化基因和發展需求,這種血脈相連精神貫通的情感根基,就是一個民族生存與發展最偉大的力量所在,也是任何勢力都無法割斷的一種生命聯結。“我想,促進經濟、文化、藝術和教育的交流,促進世界和平與和諧發展,服務青少年的健康成長,這是海峽兩岸每一個人的責任,也是莫大的機遇。”
國民黨新媒體部主任周柏吟、中央電視臺新聞中心新聞播音部副主任康輝不約而同的從媒體角度發表了自己對兩岸青年交流的看法。“新媒體產業是離不開生活的”,周柏吟談到自己的經驗時表示,如何跟生活緊緊結合,從生活中找尋交流題材,幫年輕人實現夢想,幫年輕人解決困難,將其融入未來兩岸青年的交流工作當中,這是非常重要的。“從尊重到理解是一個漸變的過程,但從理解到接受再到認同,這又是一個過程”,周柏吟表示,未來兩岸青年交流可改變早前一次性且無目標的交流形式,要加強年輕人的思考能力,創造價值謀和的機會,促進兩岸青年深入交流。
在康輝看來,媒體有很大一部分屬性是建立溝通的渠道,自己作為媒體人來參與論壇也是想從此方面來提供一些感受和想法。“此次論壇形式有一些改變,內容也更加豐富了。尤其是青年組,它的涵蓋性、包容性會更豐富、更全面。”他表示,青年只是一個年齡跟時代的層面,在這里政治議題、經濟議題、文化議題、社會議題都可以討論。“很多人都覺得青年人一談政治就退避三舍,天然的不感興趣,其實不是的”,作為中華全國青年聯合會常委,康輝表示,在與很多高校青年交流時發現,只要議題設置合理,青年人會更加關心現在政治的形式與發展,對他個人的生活有何種促進與保護,“是時候需要在兩岸青年交流過程中加強政治方面的交流了”。當圍繞青年組的主題,談及新愿景是什么,他說“也許我們會有一些小目標,但是從大的目標來說,我想我們的新遠景不會比之前期望的有更大的改變,始終還是希望兩岸關系和平發展。”
汪小菲。“我是土生土長的北京人,另一個身份我也是一個臺灣女婿”,汪小菲表示,上個月剛剛完成了自己第300次兩岸之間的飛行,自從在臺灣創業之后,也發現兩岸之間創業跟工作機會是非常多的。在他看來,通過民間的活動促進兩岸青年交流,彼此分享經驗是非常必要的。“臺灣青年到大陸來一開始并不一定要創業”,汪小菲表示,可以通過一些交流活動,到大陸的創業公司多學習經驗、了解其之前的失敗過程,再決定自己是否要創業。
據了解,兩岸和平發展論壇將持續至11月3日,屆時將舉行專題研討小結暨閉幕式。本屆論壇由兩岸20家民間團體共同主辦。其中大陸方面主辦單位有:海峽兩岸關系研究中心、全國臺灣研究會、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中國生產力促進中心協會、中華文化聯誼會、中國文化院、中國社會工作聯合會、中國高等教育學會、中華全國青年聯合會、中國青年企業家協會;臺灣方面主辦單位有:國政研究基金會、二十一世紀基金會、工商建設研究會、臺灣上市柜公司協會、臺灣電視劇制作產業聯合總會、中華出版基金會、臺灣總工會、臺灣農會、青年發展基金會、海峽兩岸公共事務協會。
(原題為《兩岸青年共話探索新愿景 開辟新前途》)
(記者 邢利宇)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26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會見臺灣和平統一團體聯合參訪團。習近平首先高度肯定參訪團各位成員為推動兩岸關系發展、推進國家和平統一進程作出的積極貢獻。
當今世界正在發生深刻復雜的變化,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時代潮流更加強勁,國際社會日益成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 在這種背景下,習近平主席的講話表明,中國將秉承亞洲各國愛好和平合作的共同價值,繼續堅持和平共處五項原則解決與鄰國的分歧的決心。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俞正聲23日下午在人民大會堂會見了蔡衍明董事長率領的臺灣旺旺中時媒體集團訪問團一行。
(記者 陳小愿)廈門大學臺灣研究中心副主任李非教授11日表示,大陸對臺灣讓利的同時,也要按照市場規律辦事,要讓臺灣基層民眾更加直接地感受到兩岸關系和平發展帶來的實惠。
由海峽兩岸關系研究中心舉辦的兩岸關系和平發展重要思想理論研討會15日在北京召開。楊潔篪在講話中表示,黨的十八大把兩岸關系和平發展重要思想確立為中央對臺工作大政方針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重大意義。
者在采訪中注意到,外軍學員對中共十九大非常關注。因為在他們看來,這一盛會“不僅是中國的,也是世界的”。
阿富汗喀布爾新聞電視臺總經理庫拉姆·吉拉尼·茲瓦克日前在接受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普什圖語部記者書面采訪時表示,中共十九大必將對地區和平發展和安全穩定產生深遠影響。
5月9日,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日到來之際,習近平主席應俄羅斯聯邦總統普京邀請,赴莫斯科出席衛國戰爭勝利70周年慶典并訪問俄羅斯,同俄羅斯人民和世界人民一道慶祝這個神圣的節日。
5月7日至12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將出訪哈薩克斯坦、俄羅斯、白俄羅斯三國,并出席在莫斯科舉行的紀念衛國戰爭勝利70周年慶典。紀念偉大的衛國戰爭勝利而舉行的70周年慶典,既是俄羅斯民族的節日,更是全世界珍愛和平的人們的盛會。
12月13日,3000羽和平鴿在公祭儀式現場振翅飛翔。緬懷逝者,無需眼淚,更非要延續仇恨,而是要反思、警醒、自強與奮斗,向和平莊嚴宣誓。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是孫中山先生的夙愿,是中國共產黨人的夙愿,也是近代以來中國人的夙愿。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要求我們從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高度思考和謀劃對臺工作。
香港中評社9月11日文章,原題:美國的冷戰思維攪亂世界 據媒體報道,8月19日,一架掛載導彈的中國殲-11B戰機在距離海南島200多公里的空中“異常貼近”一架美軍P-8偵察機,雙方最近的距離只有15米。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俞正聲18日在北京會見了臺灣工業總會大陸經貿考察團一行。希望臺灣工業總會及其會員為兩岸經濟合作和兩岸關系和平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回顧歷史,兩國人民友好交往、相扶相濟的傳統源遠流長。
習近平強調,一個維護和平的中國、促進合作的中國、虛心學習的中國,將為中韓關系發展帶來新的機遇。吳然天校長致答謝辭時表示,習近平主席的演講體現了中國優秀傳統價值觀和對亞洲、對世界的責任和擔當,表達了對青年一代的殷切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