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01日09:45 來源:央廣網
央廣網南昌11月1日消息(江西臺記者史筱婭)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報道,南昌西漢海昏侯墓考古現場傳來了最新消息,海昏侯劉賀墓已經進入“槨室拆解”的最后階段。考古人員在槨木和槨底板發現了很多字跡和符號。
今年9月,海昏侯墓主槨室開始拆解,目前已經進行到了第三層槨室的提取和拆解階段。記者在現場看到主槨室的東北角和西北角一共提取出5塊槨木。其中,兩塊被送往槨木的保護用房。而放在現場的三塊槨木的背后留有字跡。同時,發現槨底板上也有文字,還有一些符號。在對槨木上的字進行拓取以后,工作人員初步辨認出“鄧長公木三尺”七個字。海昏侯墓考古領隊楊軍:。其中“鄧”字,有可能是一個姓氏,是誰做的;也有可能表示一個方位,表示它放在主槨室的哪個位置。在西漢,“鄧”和東西南北中的“東”字有通轉;那“長公木三尺”可能表示這個木頭的尺寸。
槨木和槨底板上的這些文字和符號到底是什么意思,有什么歷史價值目前還不能確定。海昏侯墓考古領隊楊軍介紹,考古人員在拆解槨室時,他們對每一層、每一塊槨木都進行了編號,并由工作人員繪圖、記錄、拍照、掃描。在完成這些工作以后,再進行拆解。在完成拆解以后,考古人員大約要用兩個月的時間對墓葬底部(包括文字和符號)進行發掘或者解剖,最終有待進行科學的處理和進一步研究,才能確定文字和符號的價值和意義。
以文化建設見長的古城開封,持續強勁發展的工業開始成為對外宣傳的新“元素”。12月22日,記者從開封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獲悉,前11個月,開封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7.4%。
本報作為山西省十大文化符號評選活動的唯一平面合作媒體,此次評選活動堪稱總結山西五千年文化標志物的一次大型文化普及活動,自3月15日啟動以來,贏得了社會各界和相關品牌單位的極大關注,報送情況非常踴躍,每天電話咨詢不斷。主辦方表示,希望通過這次評選,讓三晉文化被人們所熟知并傳播開來,讓真正能代表山西、代表大眾心聲、代表五千年文明的山西符號展現于世人面前。
首屆十大當代孟母頒獎盛典”在京舉行,女航天英雄劉洋的母親牛喜云、培養出3個博士兒子和3個大學生女兒的草原母親胡彩瑞、致力于殘疾孩子公益講座的山東農民田秀英以及“最美司機”吳斌的母親范敬珍等獲封“當代孟母”稱號。
“3·15”,是國際消費者權益日,這是一個特殊的日子,也成了一個特殊的“符號”。曾有律師集體上書中消協,建議取消“3·15”消費者權益日,將“3·15”改成“365”,讓天天都是維權日。
3月27日上午,“美麗中國行·共圓中國夢”尋找最美中國符號暨領先世界巡禮河南行啟動儀式在鄭州舉行,來自海內外的嘉賓、業內專家及省內外媒體共同見證了這一時刻。
據《三晉都市報》報道,山西省文化......
不久前,貴溪市一名護林員在人跡罕至的陽際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發現一處刻有神秘“文字”的石壁。經專家學者初步考證,這是新石器時代的早期人類留下的一處“墨寶”,迄今已有6000多年。
不久前,貴溪市一名護林員在人跡罕至的陽際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發現一處刻有神秘“文字”的石壁。經專家學者初步考證,這是新石器時代的早期人類留下的一處“墨寶”,迄今已有6000多年。
不久前,貴溪市一名護林員在人跡罕至的陽際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發現一處刻有神秘“文字”的石壁。經專家學者初步考證,這是新石器時代的早期人類留下的一處“墨寶”,迄今已有6000多年。
22日晚,在濕冷的陰雨天氣里,一個神似的神秘符號突然在鄭州萬達中心寫字樓花園路的一側樓體點亮。
沒有一個字的小說你見過嗎?現在有人寫出來了,他就是徐冰。
昨日,一個神似的神秘符號突然在鄭州萬達中心寫字樓花園路的一側樓體點亮。過往行人紛紛駐足,更有朋友拿起了手機,拍下這個古怪的符號,上傳了朋友圈,熱火朝天地討論。
使用手機或電腦與人聯系時,如何表示“高興”或“同意”?
這一切只是源自對動物的喜愛嗎?它還關系到政治和金錢。
初中的化學課上,老師千叮嚀萬囑咐:“化學反應中生成沉淀要加沉淀符號,要不中考要扣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