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13日07:12 來源:華西都市報
廣安市前鋒區代市鎮初級中學。
因為沒有按時完成作業,7名初一學生被老師處罰,在講臺上向同學下跪并打自己耳光。10日,這一幕發生在廣安市前鋒區代市鎮初級中學。
12日前鋒區教科體局介入調查證實此事屬實,將按規定處理。面對華西都市報記者采訪,要求學生下跪的老師則表示恨鐵不成鋼,情急之下做出了過激之舉。
網帖爆料:學生被罰輪流下跪抽耳光
12日凌晨,網友@goodoldman發帖稱,廣安市前鋒區某鎮初級中學初一某班部分同學因未完成英語作業,被英語老師“請”上講臺,要求面向全班下跪并且自抽耳光。
12日下午,前鋒區教科體局紀委書記鄧光明向記者透露,經查網帖反映基本屬實。“事發學校為前鋒區代市鎮初級中學,9號初一3班英語老師黃興華安排學生聽寫,完成情況不好,老師要求學生回家將錯單詞抄寫5排,第二天上交,有7名學生(6男1女)未完成。”鄧光明說,10日下午第二節英語課的時候,黃老師就讓7名學生站在講臺上,面向班上同學下跪并打自己耳光,7人逐一“完成”處罰后走下講臺。
鄧光明稱,“時間都不久,打自己耳光后,大多數學生都站起來走下講臺,一分鐘以內。”
當事老師:體罰學生確實做錯了
一件薄棉衣,一條深色褲子,滿頭白發。走進校長辦公室時,黃興華緊握雙手略顯不安。50歲的她看起來比實際年齡蒼老許多,對于此事,她重復著回答:“這個事情確實做錯了”。“平時班里學生都有拖沓作業的習慣,總有十多個學生不交作業。”黃興華一臉無奈,她告訴記者,學校初一學生大多都是村小或者鎮上小學學生,英語底子很薄弱,加上基本都是留守兒童,教育起來很困難。
黃興華原本是開學執教初三畢業班,因人事調動出現延遲,她才會臨時教初一。“教初三更能感受到基礎的重要性,如果初一初二不學好,初三升學會更困難。”黃興華坦言,學生底子差,她要求更為嚴格,當天才會在沖動之下做出讓學生下跪的行為。她表示再也不會做類似體罰學生之舉。
學生:不怪老師 以后認真學習
小琪(音)是初一3班學生,被罰的7人中有兩人和她是小學同學。“當時被罰是因為沒交抄寫的單詞,他們平時就不怎么聽話,老師說了也不聽。”小琪說,老師平時很少這么嚴厲,“當時被嚇到了,沒見老師那么兇過。”通過小琪,記者聯系到了受罰人之一的小北(音),對于被罰一事,他躊躇許久,“我不怪老師,以后認真學習。”
家長:理解但不接受處罰手段
“孩子回來給我說,還是多震驚。”談及此事,學生家長張瑤直搖頭,老師嚴格管理娃娃是好事,但這樣的處罰手段她不認同,“理解老師想教育好孩子的心,但孩子犯了錯,應該有更好的手段。”
同為初一3班學生家長,李先生也是同樣的看法。“孩子年齡大了,當著同學的面下跪,會不會讓孩子以后抬不起頭?”
校方:黃老師這樣做出乎我們意料
工齡30多年的黃興華,在代市鎮初級中學校長胡尚學眼里,是一個內向低調、業務能力很強的人。得知其班上學生被處罰下跪,胡校長直呼“萬萬沒想到”。
“她和我到學校的時間差不多,十多年了,從來沒有聽到有誰反映她體罰學生。”胡校長回憶,平時在學校里,黃興華比較內向,屬于踏實做事少有言語的人。
胡尚學告訴記者,“她業務能力強,連續教畢業班,初一3班的老師國慶后才來,所以她才臨時教初一。”胡尚學說,目前黃興華已經到初三畢業班授課。
教育局:要求老師家訪并道歉
“接下來,會要求老師家訪受罰學生,給家長和學生道歉。”前鋒區教科體局紀委書記鄧光明告訴記者,將對學校分管領導追責,勒令學校向教育局做書面說明,今后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杜絕此類事情再度發生,“該老師的師德師風考核、評優評先、年度考核等都將受到影響。”
心理專家:
初中生處于逆反期
老師處罰方式欠妥
對于老師處罰學生下跪,南充高中心理咨詢師、中國心理學會會員劉朝虹告訴記者,學生未按照老師的要求按時完成作業的確是一件讓大多數老師頭疼的事情,老師給予學生合理的處罰也是情理之中。但是這件事情很不恰當的焦點就在于這位老師的處罰方式,“當眾下跪并打自己耳光”這種做法顯然是欠妥的。
“根據個體身心發展的規律,初中的孩子已經有比較強的自我意識和自尊心,同時這個階段孩子的反抗性也特別明顯。”劉朝虹說,因此,老師在處罰學生的過程中采取太嚴厲的方式反而達不到很好的效果。教師在面對初中學生不聽話的情況時,采用“一 刀切”的方式是不明智的。即使從表面上看似相同的行為結果,可能背后的原因也是不同的。例如同樣是沒有按時完成作業,有的學生是學習態度的問題,而有的是學習能力的問題,不同的問題我們要采取不同的應對措施,讓學生在學習能力和學習態度上有所改進。
記者11月1日了解到,省民政廳等八部門近日聯合開展專項督查,督促各地深入開展農村留守兒童“合力監護、相伴成長”關愛保護專項行動,確保到今年年底將全省80余萬農村留守兒童納入有效監護范圍。
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中國教育科學院研究員儲朝暉等專家認為,十九大報告對城鄉新增勞動力教育問題的關注,體現黨中央進一步推進教育公平的決心。
據北京時間8月25日報道,8月14日,湖北十堰竹溪縣11歲的女孩曉紅(化名),因一個月內被鄰居性侵4次,羞憤之下喝農藥自殺。” 竹溪縣中醫院出具的診斷書顯示,體檢發現曉紅外陰血染,處女膜可見陳舊性裂傷,初步診斷為性侵害。
棄嬰為8個月早產兒,具體案情需等待有關部門公布;母親為12歲留守女童。
近日,宜賓南溪發生一件讓人憤怒的事,在南溪長江大橋往江南方向的石板路上,發現一剛出生的渾身還帶著血的女嬰。
近日,宜賓南溪發生一件讓人憤怒的事,在南溪長江大橋往江南方向的石板路上,發現一剛出生的渾身還帶著血的女嬰。經警方調查,被遺棄嬰兒的媽媽確認還是一個12歲的孩子,留守兒童,父母均在外務工,家里只有爺爺奶奶照顧她。
記者近日在四川、浙江、江西等多地調研了解到,當地采取各種措施幫扶中老年返鄉農民工融入當地社會。
當地一位村民說,阿生在鎮上是很多人都不喜歡的智障男子,他死了之后,鎮上甚至有人說“死了就沒人偷東西了”。
看點:“如果你要找一名叫嘎松扎西的校長,得先飛到位于青藏高原的玉樹,再坐車顛7個小時山路,去到海拔4600多米的曲麻萊縣麻秀村。作為一所鄉村學校,桃花江小學屬于教育部頒發的“全國體育特色校”、“ 足球特色校”,這些都離不開學校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教學理念。
7月11日,校長汪艦和孩子們在一起。位于新蔡縣磚店鎮的凱旋雙語留守兒童學校再次熱鬧起來,30名留守娃將在校長汪艦的帶領下,奔赴千里之外的北京,與打工的父母團聚。”汪艦說,只要能力允許,他會把送留守娃探親這件事情堅持做下去。
今年暑期期間,泰州市大浦中心小學與海陵區城西街道任景社區共同舉辦“暑期公益班”,學校19位老師放棄休息,義務幫助孩子們進行語數外功課輔導以及書法、唱歌、戲曲等興趣學習,給孩子們帶來一個五彩斑斕的暑假。
常家祖孫三代租住在位于深圳南頭古城城中村,爺爺(右二)和奶奶掙錢養家,6歲的常炎彬和4歲的常子晨不會說話,也不會走路。奶奶張國珍說,丈夫和兒子在老家交有社保,自己不僅在老家交了社保,而且從2015年開始由所在公司在深圳也繳納了社保。
6月12日,全省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示范活動在淮陽縣留守兒童關愛學校舉行。活動現場,淮陽縣部分留守兒童監護人和受委托監護人代表簽訂了《農村留守兒童委托監護責任確認書》。
淇縣有許許多多的留守兒童都在社會的關愛下,沐浴著黨和政府溫暖的陽光,健康快樂地成長著。
5月31日,在好心人的幫助下,美艷如愿見到了媽媽。但在短暫相聚后,媽媽離開時,美艷追著摩托車足足跑了1公里,直到累癱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