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06日08:46 來源:參考消息網
境外媒體稱,“全面二孩”政策落地以來,上半年中國孕產婦死亡率為18.3/10萬,比去年同期增長了30.6%。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網站9月30日報道,中國國家衛生計生委日前召開加強生育全程基本醫療保健服務視頻會議,部署加強生育全程基本醫療保健服務。會議披露的數據顯示,2015年全國孕產婦死亡率和嬰兒死亡率,分別下降到20.1/10萬和8.1%,比2000年分別下降62.1%和74.8%。但今年上半年中國孕婦死亡率不跌反升,比2015年同期上升30.6%,與2014年同期基本持平。
國家衛計委副主任馬曉偉表示,孕產婦和嬰兒死亡率經過多年快速下降,逐漸進入到平臺期,降低的難度加大。
報道稱,目前還無法確切證實孕產婦死亡率上升與“全面二孩”政策實施有關,但有醫學界人士認為,政策加劇了婦產醫療資源的供求矛盾,同時生育年齡過大等因素也會增加孕產婦二次懷胎的健康風險。
香港《經濟日報》網站9月30日刊登題為《高齡拼生二孩、醫療資源短缺 內地產婦死亡率升3成》的報道稱,醫學界人士認為,全面二孩政策放開后,加劇婦產醫療資源供求失衡,高齡產婦也可能與孕婦死亡率增加有關。
國家衛計委表示,日前已專門召開會議,分析了目前婦幼健康服務面臨的挑戰,指出“生育需求快速增長,優質資源供給不足,專業技術人員短缺,孕婦死亡率有上升趨勢”;并提出在“十三五”(2016至2020年)期間新增8.9萬張產科床位,新增14萬名產科護士和助產士。不過,遠水難救近火。
上海第一婦嬰保健院院長段濤表示認為,造成孕婦死亡的因素很多,但近年孕婦死亡率都在下降,唯獨今年上半年上升,很難說和全面二孩政策一點兒關系都沒有。高齡孕婦生產風險一般較大,若有過剖宮產史的孕婦第二次懷孕,其發生子宮破裂、前置胎盤等情況的幾率會增加,也將危及孕產婦生命。
另據臺灣《中時電子報》網站9月30日報道,國家衛計委日前公布最新的婦幼衛生監測資料顯示,實施全面二孩政策半年來,大陸孕產婦死亡率有升高趨勢。專家分析,孕產婦死亡率的增加跟全面二孩政策實行,高齡危險孕婦的增多有關。
從臨床專業看,孕產婦死亡率的變化確實與二孩政策放開有一定關系。其中的兩大主因,首先為政策放開后,想生二孩的多為80后,她們生第一胎時剖腹產率相對較高,疤痕子宮情況多,二孩生育風險大,上半年臨床處理危急重癥多與此相關。
報道稱,其次則是六到七成生二孩的孕產婦在35歲以上,屬于高齡生產。高齡生產者,本身子宮等生殖系統經歷的感染機會多,不僅面臨難受孕、易流產的困難,而且妊娠期的高血壓、高血糖等并發癥也增加,加大孕產婦的死亡風險。
聯合國機構6日發布最新研究報告指出,全球在控制孕產婦死亡率方面取得穩步進展,不過許多中低收入國家或不能按期完成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設定的相關控制目標。
國家統計局今日在官網發布2016年《中國婦女發展綱要(2011-2020年)》統計監測報告。2016年,全面二孩政策實施后,全國二孩比重和高齡孕產婦比重有所增高,但孕產婦死亡率繼續降低,由2010年的30/10萬降低至2016年的19.9/10萬。
近幾十年來,孕產婦死亡率大大降低。有研究表明:1996年,中國孕產婦主要死因的構成中,排在前3位的依次為產科出血(47.9%)、妊娠期高血壓疾病(12.9%)和羊水栓塞(6.8%)。
衛生部部長陳竺17日在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發布會上說,中共十六大以來,中國衛生事業全面發展,人民群眾健康水平顯著提高,中國居民的健康水平已處于發展中國家前列。
張亞英夫婦告訴我們,高齡的二孩媽媽要想身體健康、事業和家庭兼顧,就必須有能力并且舍得付出金錢。記者在上海多個城區調查發現,大多數二孩父母認為,養育二孩,房子是長遠基礎,教育是最大的支出。
昨天,由上海市婦女病康復專業委員會、上海康乃馨基金會聯合舉辦的“再生育門診”開診。據悉,初產婦的產前篩查不需要考慮過往分娩史以及疤痕子宮等問題,而經產婦且是剖腹產的則需要著重評估子宮疤痕情況。
全面二孩政策已經實施了一年了,不少家庭已經生了二孩,也有一些家庭準備生二孩。張亞英夫婦告訴我們,高齡的二孩媽媽要想身體健康、事業和家庭兼顧,就必須有能力并且舍得付出金錢。
還有一個統計,今年7月至10月,這四個月中在市人民醫院出生的二孩比例,分別是57.3%、58.8%、52.2%、63.4%。醫學上一般將35歲以上的產婦歸為高齡產婦,高齡孕產婦出現孕產期合并癥、并發癥的風險將增大,常見的有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壓等,懷孕生產的風險較大。
影視明星陳浩民的太太蔣麗莎5年內生下三女一子,且4次均是剖腹產。
據臥龍區婦幼保健院產一科主任柴春梅介紹,25日上午,該院接診了一位超重孕婦,經過測量,產婦身高1.62米,體重286斤。經檢查發現,該名孕婦足月妊娠,屬于疤痕子宮,已經做過一次剖宮產,還有肥胖癥,胎兒也屬于巨大嬰兒,需要立刻進行剖宮產手術。
日前,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婦產科接診了一位因腹痛前來就醫的妊娠35周孕婦,經檢查竟是子宮破裂、大出血,大人和胎兒的生命懸于一線。疤痕子宮再次妊娠可能發生子宮破裂、產后出血、前置胎盤等;疤痕子宮孕婦行剖宮產分娩時,損傷、感染、粘連加重、切口愈合不良等手術并發癥增加。
全面二孩政策實施一年多以來,各地逐漸進入生育高潮。徐州市衛計委有關負責人稱,為“備戰”二胎生育高潮,徐州婦幼保健和公共衛生資源開始縱向整合,組建全市婦幼健康服務聯合體。
國家衛生計生委昨天召開新聞發布會,會上提到,伴隨“全面兩孩”政策,許多頭胎是剖宮產的媽媽在準備生育二孩的時候遇到了自然分娩難的問題。衛計委發言人熊煌指出,將通過4個舉措加大力度促進剖宮產率下降。
現在很多媒體報道明星剖腹產,譬如小S就是連剖了兩個女兒,似乎還想再生,那么“剖宮產,最多能剖幾次”?記者采訪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婦產科林奇志副主任醫師,專家表示,剖宮產原則上不超過三次,且剖得越多,風險越大。一些女性不知道多次進行剖宮產其實是以生命為代價,令人痛惜。
全面放開二孩政策以來,很多高齡婦女加入了生二孩的隊伍,各地醫院產科迎來嬰兒出生潮。王麗娜介紹,實施輔助生育技術,早產率、妊娠高血壓、妊娠期糖尿病的發病率比自然妊娠高,多胎比例明顯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