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05日08:45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10月4日電 題:讓全球治理體系楔入更多中國印記
新華社記者孫聞、陳聰
“加強全球治理、推動全球治理體系變革是大勢所趨?!边@是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五次集體學習時,著眼國際力量對比消長變化和全球性挑戰日益增多,作出的重要論斷。
這一論斷引申出一個時代命題——加強全球治理、推動全球治理體系變革,中國將發揮何種作用?
回答是堅定的——闡明中國理念,提出中國方案,為改革和優化全球治理注入強大中國力量。
加強全球治理,以自身發展引領世界變革,“大塊頭”有大擔當。
當今世界,中國的地位無需多言,作用有目共睹。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第一大貿易國和第一大外匯儲備國,近年來中國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每年都在25%以上。在后危機時代的世界經濟復蘇中,中國“壓艙石”和“穩定器”的作用日益凸顯。在全球治理體系中,中國的角色“三位一體”——既是利益攸關方,又是關鍵行動者,還是議程設計人。在未來全球治理體系中,中國要更多擔負起“變革領航員”的角色。從“三位一體”到“四位一體”,這既體現大國責任,也符合世界期盼。
加強全球治理,視野和格局超越現有利益沖突,“大塊頭”有大智慧。
小智治事,大智治制。過去三年多的時間里,中國抓住機遇、順勢而為,從提出“一帶一路”倡議,到發起成立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無不蘊含著對人類前途命運和經濟發展前景的深邃思考。一系列中國方案、中國機制,為全球治理體系注入時新理念,提供有力抓手,積極推動原有體系和秩序向著更加合理的方向變革。
加強全球治理,將中國主張轉化為各方共識,“大塊頭”有大手筆。
和平發展、合作共贏是全球治理的中國主張,更是推動構建新型國際秩序的中國行動。在G20杭州峰會上,中國首次全面闡釋全球經濟治理觀,首次把創新作為核心成果,首次把發展議題置于全球宏觀政策協調的突出位置,首次形成全球多邊投資規則框架,首次發布氣候變化問題主席聲明,首次把綠色金融列入二十國集團議程……積極務實的行動背后,是中國對舊的國際秩序中支配性、排他性思維的堅決摒棄,對共商共建共享原則的堅定實踐。
中國積極推動全球治理體系變革的大擔當、大智慧、大手筆,之所以能引起國際社會廣泛共鳴,一個根本原因是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中國始終把世界經濟的發展、國際秩序的革新視作以廣大發展中國家和新興經濟體為主體的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福祉所系。
杭州峰會上,中國邀請了有史以來最多的發展中國家與會,給予廣大發展中國家新的選擇與機遇,讓更多發展中國家平等地積極參與全球治理,謀求共同發展。10月1日人民幣“入籃”,中國對全球經濟金融治理體系的影響力與日俱增,有助于提高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的代表性和發言權。這些皆是義利相兼、義重于利的正確義利觀的寫照,體現了中國對不斷尋求最大公約數、共同推動全球治理體系變革的執著追求。
和衷共濟、和合共生是中華民族的處世之道,和平發展、合作共贏是全球治理的中國主張。著眼推動國際秩序朝著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發展,中國將為改革和優化全球治理體系變革主動貢獻智慧、勇于擔當責任、發揮引領作用,在全球治理體系楔入更多中國印記。
“一帶一路”倡議正逐步成為人類解決共同發展問題的“中國方案”。圖片為新華社發 南昌鐵路局南昌車站黨委組織黨員干部參觀南昌八一起義紀念館,黨員干部們在“第一槍”雕塑前重溫入黨誓詞。
他是美國庫恩基金會主席、國際投資銀行家,也是《中國30年》一書的作者。
“在反腐取得規模性勝利的重要時刻,中國共產黨將如何繼續深入推進黨風廉政建設,我們期待十九大定調?!白灾泄彩舜笠詠?,中國外交取得前所未有的突破,中國不僅是制定國際新秩序的參與者,而且扮演著倡導者、引領者的角色。
在實踐層面,中國也積極借助G20杭州峰會、“一帶一路”等新型國際合作機制,將推動互聯網全球治理、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等主張付諸實施。在世界政治經濟格局波譎云詭的今天,在以英國“脫歐”公投和美國大選為標志的“新自由主義”土崩瓦解的當下,越來越多的有識之士開始接受務實高效的互聯網全球治理的“中國方案”。
在“4·19講話”一周年之際,學習路上欄目推出系列專家特稿,為您解讀我國網絡治理的核心理念和互聯網全球治理的“中國方案”。
要拓展杭州峰會成果,鞏固和發揮好二十國集團全球經濟治理主平臺作用,推動二十國集團向長效治理機制轉型。習近平最后強調,要加強全球治理人才隊伍建設,突破人才瓶頸,做好人才儲備,為我國參與全球治理提供有力人才支撐。
二十國集團(G20)峰會是公認的全球經濟治理主要平臺。G20杭州峰會召開在即,“全球治理”也成為一個越來越熱的名詞。
2016年9月,中國將首次作為G20主席國舉辦首腦峰會,從而在全球治理議題設計和規則制定方面,承擔起引領方向、塑造理念、創新模式的職責。2016年由中國主辦的G20峰會,無疑將成為G20歷史上發展中國家到會最多的一次,從而把G20全球治理機制推向新高點、開辟新境域。
G20是新世紀里全球經濟治理的重要平臺,也是中國參與的全球經濟治理的核心機制之一。隨著峰會時間越來越近,我們翹首等待中國將為世界經濟提供哪些新思維、新動力,為全球經濟治理提供哪些中國策。
近年來,隨著綜合國力的大幅提升,中國正在許多全球治理問題上發揮積極的建設性作用。隨著希臘比雷埃夫斯港即將成為海上絲綢之路上的一個中轉站,歐洲在“一帶一路”戰略中的角色已逐漸顯現。
新華網北京4月14日電 五核國北京會議14日開幕。中國外交部副部長李保東出席開幕式并致辭。 李保東說,提高核領域全球治理水平,符合國際社會共同利益,也是五核國的共同目標。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對全球經濟治理體系的改革完善作出了越來越重要的貢獻。俄科學院遠東研究所所長盧賈寧強調,西方的商人,包括美國、日本和韓國的商人,將數十億資金投到中國就是因為他們相信中國社會的穩定性。
金磚國家實現從最初的一個抽象概念到實體組織的重大轉變,標志著金磚國家合作機制成為全球治理的重要力量。
面對經濟全球化與全球治理改革失去方向的困境,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體現了中國作為負責任大國的擔當,是中國向世界提供的一項重要公共產品。
21世紀的全球治理和國家治理只能立基于全球主義的價值基點上,各種全球問題和人類公共事務的治理也只能放到國家治理與全球治理互動的開放框架上,才有獲得解決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