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9月30日10:07 來源:三秦都市報
商家用LED射燈將店名、牌匾照在城墻上打廣告 本報記者陳飛波攝
要是你經過西安小南門,就會發(fā)現沿路不少商家用LED射燈,將店名、牌匾等宣傳語,照在城墻上打廣告。不少人疑惑,戶外廣告究竟能不能打在城墻上?
9月28日晚,小南門里,城墻的東側,一處打在城墻上的廣告標語,引人注目。這是一家小吃店的廣告,食客眾多。
沿小南門的順城巷向南門走去,整條巷子里,有不少店鋪用五顏六色的射燈,將自家的廣告,打在城墻上,比如酒吧、咖啡館等。大小不一,形狀各異,看上去眼花繚亂。
附近的一名摩的司機告訴記者,商家用射燈將店名打到城墻上,已經有很長一段時間,“年輕人可能會覺得很新潮,但是我覺得不妥,這與城墻本身的文化底蘊不相容。”
一位咖啡館老板則認為,如果連城墻上都鋪滿了廣告,一定能在某種程度上促進經濟的繁榮。“用射燈做廣告,不僅節(jié)省了經營成本和空間,也能給城墻的色調增添一些亮點。”
西安市城市管理局廣告牌匾處介紹,根據相關規(guī)定,商家是不允許在古建筑上進行商業(yè)宣傳,像這樣的情況,應該由各區(qū)的城管部門負責監(jiān)督查處。
據中國政府網消息,李克強8日晚在夜色中登上開封城墻。始建于唐代的開封城墻全長14.4公里,是中國現存第二大古代城垣建筑,經過多年逐段修繕,已成為風景優(yōu)美的綠地公園。
李克強8日晚在夜色中登上開封城墻。始建于唐代的開封城墻全長14.4公里,是中國現存第二大古代城垣建筑,經過多年逐段修繕,已成為風景優(yōu)美的綠地公園。要保護好跨越千年的開封城墻,守住文明積淀的古都根脈。
僅商城路向北短短一段城墻上,危樹就不下10棵。
昨日凌晨,商城遺址城墻上的一棵老桐樹突然倒下,砸住3輛汽車,樹身橫在商城路1號商城花園小區(qū)門口(如圖)。昨日上午,記者實地察看,從商城路往北短短一段老城墻上,危樹不下10棵。
開封現存的明清城墻,包括墻體、城門、附屬建筑及其地下遺址等,總長14.4公里,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我國現存的僅次于南京城墻的第二大古代城垣建筑,其歷史遺存的相對完整性居全國第一。
在濟南市政協提案線索征集平臺上,有市民建議把濟南市第三人民醫(yī)院一帶的舊城墻、縣府、野戰(zhàn)醫(yī)院列入市級文物保護范圍。濟南市文物局相關人士表示,該處舊城墻在2007年開始的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中已被列入普查名單,但現在還不是文物保護單位。
修繕過的西南城墻段 近日有網友發(fā)帖稱,開封城墻在修復過程中內側護坡植被被破壞,城墻穿上了個“硬殼子”。
昨日上午,記者在現場看到,新樂門南側一面墻體垮塌,出現了一個寬6米多的大豁口。榆林市古城文物管理所所長張飛榮認為,墻體坍塌可能與8月上旬的持續(xù)暴雨天氣有關,可能是由于墻體內的回填土被雨水長期浸泡,膨脹后擠壓墻體,導致墻體出現了垮塌。
昨日上午,記者在現場看到,新樂門南側一面墻體垮塌,出現了一個寬6米多的大豁口。榆林市古城文物管理所所長張飛榮認為,墻體坍塌可能與8月上旬的持續(xù)暴雨天氣有關,可能是由于墻體內的回填土被雨水長期浸泡,膨脹后擠壓墻體,導致墻體出現了垮塌。
隨著中國開封第34屆菊花文化節(jié)的到來,開封城墻景區(qū)首次作為菊花文化節(jié)分會場,呈現出一派熱火朝天的布展景象
6月3日,市民蔡先生發(fā)信息給記者稱:“河大東門城墻上面滿是啤酒瓶的碎片,晨練者都沒法鍛煉身體。去年這個時候也是這樣,沒想到今年又出現這樣的情況了。”
在森林公園南門的城墻下,經過一段時間創(chuàng)衛(wèi),這里本來已經新修了道路,也種上了草籽,環(huán)境優(yōu)美。近期,某些人趁夜里沒人,在城墻下面倒了大量的建筑垃圾。
考古人員發(fā)現“中城”存在“嬰兒奠基”現象。這種以人奠基的現象,在同時代的城墻修筑中極為少見。
據延慶縣文物所負責人介紹,目前延慶縣域內的長城綿延179公里,除八達嶺長城用于旅游開發(fā)的城墻段修繕完好外,幾乎所有不對外開放的長城段都亟需修繕。
記者從北京故宮博物院27日在京召開的媒體咨詢會上獲悉,2015年,故宮博物院迎來了90歲華誕,將開放五個新的參觀區(qū)域,使開放區(qū)域比例將達到65%,當故宮博物院迎來90周年院慶的時候,午門-雁翅樓展廳將氣勢恢弘地展出“普 天同慶——清代萬壽慶典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