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9月28日07:15 來源:京華時報
楊某等3名男子冒充香港人,在北京街頭以香港手機、銀行卡在內地無法使用為由騙取獨行女性的信任,假借朋友會將匯款打入女性卡內將提供報酬,再以錢不能及時到賬騙走女性手中的現金。記者昨天獲悉,3人兩個月作案32起,目前已被刑事拘留。
■案發
幫助“香港人”女子被騙3000元
今年8月30日,海淀公安分局海淀派出所接到一女子劉虹(化名)的報警,她稱自己被冒充的香港人騙了錢。
根據劉虹的描述,當晚她下班路過六道口附近時碰到兩名男子。兩人上前與其搭訕,自稱是香港人,到北京旅游想要住飯店,但沒想到香港的手機和銀行卡在內地都用不了。因此,兩人向劉虹借電話聯系香港的朋友,讓朋友給他們匯25000元錢。
劉虹沒有多疑,將電話借給兩人。兩人打了一通電話后告知劉虹,香港的銀行卡用不了。因此,他們想借用劉虹銀行卡,并答應事后給報酬。劉虹信以為真,把銀行卡號碼告訴了對方,讓對方所謂的朋友往她的銀行卡里匯款。
兩名男子又表示,從香港匯款無法當時就能收到錢,問劉虹能否先取5000元現金借給他們住賓館用,其朋友匯款的一部分,將作為報酬給劉虹。為獲得劉虹的信任,兩人還留下了香港的聯系方式并和劉虹互加了社交賬號。
出于對兩人的信任,劉虹取出3000元現金給了對方,并答應在第二天拿到兩人朋友匯款后,將剩下的22000元再返還給兩名“香港人”。然而到了第二天,劉虹并沒有收到匯款,社交賬號和電話已經聯系不到對方。感覺被騙后,劉虹報了警。
■調查
團伙聯手騙兩月作案32起
根據多年的辦案經驗,民警判斷此事并非偶然,兩人很有可能是詐騙。
民警梳理發現,在7、8月份,僅海淀就有32起相關案件,而且作案手法一致。民警初步判定,這應同一團伙所為。
民警調取了多起案件案發地周邊監控錄像時,確認共有3名嫌疑人,每次都是乘坐地鐵來到海淀作案,得手后迅速離開。3人經常在晚上11時左右,乘坐4號線地鐵在公益西橋下車。
8月27日22時,便衣民警在該地鐵站出站口附近蹲守。23時許,3人出現在地鐵站出站口,民警對3人展開跟蹤。但3人反偵查意識非常強,跟便衣民警乍一目光接觸,就覺出可疑。趁著天黑,3人突然分散逃竄,消失在夜色中。
隨后,民警經過走訪和調查,初步摸清了3人的真實身份,并鎖定他們的藏匿地點位于朝陽某小區。8月31日,民警在該小區將3人抓獲。
據警方調查,3人均為安徽蚌埠人。他們在網上看到有人冒充香港人騙錢,就也做了假香港身份證,在海淀、朝陽、豐臺等人流密集場所,冒充香港人進行騙錢。
目前,3人因涉嫌詐騙罪已被海淀警方刑事拘留。
京華時報記者常鑫
由于是經濟糾紛,世博派出所民警只能調解,3個小時調解中,張花花堅稱自己是香港人,會有朋友來結賬,這一事情暫時擱置下來。接受詢問時,張花花還堅持頭天的說辭,且態度更為惡劣:“你們公安跟我們香港警察相比有很大區別。
2月15日,有多家媒體報道,不給紅包的不是好親戚。今年有紅包者中,超過1/4網友收到的紅包金額在3000元以上。
出于對兩人的信任,劉虹取出3000元現金給了對方,并答應在第二天拿到兩人朋友匯款后,將剩下的22000元再返還給兩名“香港人”。(原題為《仨男子冒充香港人假借求助專騙女性,聲稱香港匯款無法及時到賬向事主“借錢”后消失》)
已證實一名香港人在飛機上。
香港特區金融管理局官員和香港銀行公會代表團近日訪問北京。今日,香港金融管理局官員會見媒體時表示,人民銀行對他解除香港人每天兌換2萬人民幣限額的建議表示可行,或將考慮解除限制。
據香港《文匯報》報道,日本北海道小樽一間溫泉旅館昨日發生火警,約60人疏散,旅館損毀嚴重,幸無人受傷。中國駐札幌總領事館則指,有10名香港人致電稱護照被燒毀,將盡快安排補辦證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