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9月27日09:01 來源:央廣網
央廣網長春9月27日消息(記者楊博宇)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近日,有聽眾通過央廣新聞熱線向中國之聲反映,自家孩子就讀的吉林大學附屬中學小學部,原為民辦性質,已于2015年經教育部門批準退回公辦,但是最近數百名家長們卻又接到學校要求繳納2016年度擇校費的通知。家長們認為,學校既然已經變為公辦性質,加之學校又一直拿不出令家長們認可的收費依據,就不應該繼續收取這筆費用。學校在退回公辦之后仍收擇校費,依據在哪?該不該收?
學生家長王女士(化名)介紹,吉林大學附屬中學小學部此前為一所民辦性質的學校,在這里就讀的學生除少部分吉林大學子弟外,其余學生根據年級不同每年都要繳納7000元至9000元不等的擇校費。2015年6月,經長春市教育局批準,將吉林大學附屬中學小學部退回公辦。王女士稱:“之前三年每年開學交7000塊錢的擇校費,當時到這個學校也知道這個情況,每年也都交,但是從去年年末到今年年初,長春也陸陸續續有幾個學校以前也交擇校費的學校都變成公辦的了,這個學校也說變成公辦的,今年一直也沒有收。”
而上周家長們卻陸續接到學校通知,要求周末將2016年的學費交至各班班主任。
王女士表示,正常每個班都有群,老師給每個家長發私信,剛開始就說周日拿卡到學校交錢,學費和以前一樣,具體數也沒寫,后來挨個打電話,說讓拿現金裝信封里去。
王女士說,根據長教民函字【2015】16號《長春市教育局關于長春吉大附中實驗學校義務教育階段退回公辦的復函》,其中提到,從2015年起將長春吉大附中實驗學校義務教育階段退回公辦,學校不再面向社會招收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原則上只招收吉大教職工子女入學,并納入區域義務教育管理范疇。家長們認為,既然學校性質已經變為公辦,自然應該不再收取擇校費。王女士認為,收費可以,因為當時來,也沒說不交錢。但現在變成公立是不是需要出示一些收費文件或是收費的相關東西。
另一位家長劉女士(化名)表示,由于質疑學校的收費依據,部分家長找到學校負責人溝通,校方向家長出示了兩份吉林省物價局文件。“收費我們就在質疑這個問題,既然公辦了還要收這個費用,那就要拿出物價局的批文,給我看的這個批文一個是2013年的還有一個是2014年的。2013年的那個很明確,有效期是兩年,2014年的這個88號文件沒有抄送單位,沒有收費年限。”
而對于此次收費,學校方面表示,學校實行逐步退公政策,因此原有的擇校生收費標準維持不變。這樣的解釋,家長們無法接受。劉女士回憶稱:“他說我們這批學生屬于公辦之前的擇校生,要求按照延續原來的辦法,繼續交費。既然學校已經公辦,就應該享受9年義務制教育,就不應該延續民辦時期的擇校。”
昨天下午記者多次撥打吉大附中小學部校長劉浩天的電話,但其一直處于關機狀態。
對于學校方面出具的吉林省物價局關于收費標準的批復,吉林省物價局綜合處一位工作人員表示,此前的確給該學校批復過收費文件,但是是針對當時民辦性質的收費標準。“14年的文件,當時批復的時候它還是民辦資質,所以當時批的收費文件。退回公辦是長春市教育局批,15年退回公辦就沒有再批復,因為退回公辦就不需要再出文件了,退回公辦是不收費的,之前的那個文件只是針對它當時是民辦學校出的收費文件,現在退回公辦還適不適用于這個文件,你得問問教育部門。”
隨后,記者聯系了長春市教育局,民辦教育管理辦公室一位工作人員表示,目前此事如何解決目前正在研究,更多內容不便透露。“具體情況不太了解,包括收費依據。前兩天也有學生家長咨詢,包括教育局和學校也都在研究。退公是過渡退,不是一下都退,據了解局里也正在研究這個事。”
當不少農村家長為孩子念書涌向城里;城市家長為孩子上重點校、買“學區房”趨之若鶩時,山東章丘市已經連續多年實現了“零擇校”,還拿下了全國首批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市稱號,2014年高考本科上線率高出山東省平均數近40個百分點……
全國各地中小學普遍收取的擇校費,在重慶突然被叫停。半年前,2012年6月,重慶市政府辦公廳轉發《關于治理義務教育階段擇校亂收費工作的實施意見》,稱該市將于2015年,基本消除義務教育階段擇校亂收費現象。
調查顯示,44.6%的家長認為擇校費雖高,但為了孩子的前途…
記得杭州市今年4月份曾宣布,公辦義務教育完全按學區招生,即實現“零擇校”目標,當地市民稱之為“史上最嚴格的擇校限制令”。在“拼爹”非常時髦的今天,將戶口掛靠在公廁無疑是社會的“冷幽默”,充滿了“擇校”和“拼爹”失衡背后的無奈。
導讀:海淀重點小學30萬,西城重點小學19萬,東城重點小學16萬……今年幼升小即將開始,一個隱蔽的群體蠢蠢欲動,他們就是“擇校黃牛”,號稱交錢就能上名校,要價從幾萬到幾十萬不等。
最近,隨著各地中考成績的出爐,高中入學的報考和錄取正陸陸續續地進行。按說,上什么樣的高中,要看中考考了多少分。
2009年,嵩縣女孩小雯(化名)參加中招考了高分,父親決定讓其到伊川縣一高就讀,因成績高出該校錄取線30多分,小雯順利入學。
對此,伊川縣教育局技教科工作人員稱,教育局從未下達讓學校收取保證金的通知,也不清楚此事,會進一步調查了解。至于保證金一事,該名工作人員說,沒聽說過保證金的事情,教育局沒有下達任何關于要收取保證金的通知,更沒有明確規定要繳納多少保證金。
北京人大附近的一所名校,小升初擇校費50萬元到80萬元,家長為公司副總裁的‘共建生’贊助費20萬元起”。報道一經推出,隨即引起網友的廣泛關注。
多所學校在“小升初”招生過程中,不但收取數萬元擇校費,還同時規定學生在無法就讀要求退還擇校費時,學校將根據擇校費的繳費金額,收取一定比例的退款手續費,手續費最高的竟達萬元。
記者昨日從市物價局獲悉,為切實減輕學生家長經濟負擔,我市降低公辦普通高中擇校費收費標準。
“向沒有達到分數線的學生收取擇校費,是經過學校領導班子開會研究的,只要學生家長不說,肯定不會出事的,沒有想到還是被你們紀委查處了……”開封市通許縣第一初級中學原校長游延中在接受組織調查時懊悔地說。
個人主義、功利主義和消費主義的勃興與蔓延,直接催生了精神世界的低俗化、空洞化和荒漠化現象,導致了我們心靈的迷失和心理的焦躁。從抑郁和暴戾的迷茫中醒悟過來,從脆弱和滯重的心態中掙脫出來,唯有勇敢地去選擇自己,努力地去變革社會。
到2017年,19個大城市95%以上的初中實現劃片入學;每所劃片入學的初中95%以上的生源由就近入學方式確定。《通知》要求建立教育部和19個大城市之間聯動工作機制,19個大城市相關工作安排及責任人、聯系人名單、詳細聯系方式須于2014年3月底前報教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