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8月31日15:17 來源:新京報
原標題:涼山“懸崖村”開啟藤梯加固工作 預計1個月完工
8月31日,村民陳古吉帶孩子走新建好的鋼筋結構梯道下山 。當地村民陳古吉供圖
8月31日,村民陳古吉帶孩子走新建好的鋼筋結構梯道下山 。當地村民陳古吉供圖
新京報快訊(記者李相蓉)今年5月,新京報曾以《懸崖上的村莊》為題,報道涼山彝族自治州阿土勒爾村村民通向外界需要沿懸崖攀爬17條藤梯一事。記者今日獲悉,“懸崖村”已啟動藤梯加固工作,預計1個月左右完工。
記者從支爾莫鄉黨委書記阿吾木牛處獲悉,原17條藤梯的改造工作已從8月27日開啟,“為了解決村民出行安全問題,我們先在原來的藤梯旁修建一條鋼筋結構梯道,之后道路修建問題將與旅游開發相結合,盡量維持當地自然風貌。”
阿吾木牛稱,新的鋼筋結構梯道原計劃7月初開始執行,但因昭覺縣通往鄉里的部門路段出現塌方,材料與設備無法運進村里,因此耽誤了進程。目前17條藤梯的加固工作已完成2條,其余15條預計1個月左右完工。
新京報此前報道,涼山“懸崖村”海拔1400多米,共有72戶居民,村民外出需要順著懸崖攀爬近90度的藤梯,藤梯幾乎沒有任何遮擋。山上沒有小賣部、門診、學校,村民一般每周下山趕集一次,在山下讀書的15名孩子每月月中和月末回家一次,家長輪流接送,一趟上學路要走兩個小時。
報道發出后,當地成立工作組,并帶領施工、設計單位進入“懸崖村”,應急解決天梯道路安全問題,涼山彝族自治州州委書記林書成此前表示,會首先施工鋼筋結構梯道。
為解決“懸崖村”通信難問題,2016年11月,四川移動將“懸崖村”納入普遍服務項目,投資100余萬元新建4G基站,敷設光纜19.5公里,實現了4G網絡全村覆蓋。據介紹,“懸崖村”只是四川移動助力信息精準扶貧的一個縮影。
高度一百多米的鋼梯,過去的藤梯幾乎和崖壁垂直,現在的鋼梯傾斜在60度左右,行走方便很多,也安全多了。11月19日,勒爾小學的支教老師帶著3歲的兒子跟著學生爬鋼梯上“懸崖村”家訪,過去路不好走,他從來沒帶兒子上過山。
10月13日,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阿土列爾村是著名的懸崖村。村民走向外面世界,需要順著懸崖斷續攀爬17條藤梯,其中接近村莊的幾乎垂直的兩條相連的藤梯長度約100米。
圖為5月14日,在三名家長的保護下,15個孩子從勒爾小學出發,走崖壁,爬藤梯,踏上回家的路。
美媒稱,如果你有孩子或知道有孩子對上學奔波多有抱怨,那么請看看中國西南四川省阿土勒爾村的孩子們面臨的重重困難吧。” 在中國西南地區的其他地方,政府將少數民族居民從偏僻的山區遷出重新安置,使他們更好地融入主流經濟,獲得更好的服務。
夏天,新疆塔克拉瑪干沙漠的地表溫度超過60℃,他每天都要橫穿塔克拉瑪干沙漠十幾公里,為沙漠里的865座鐵塔做體檢。
四年來,從“絕不姑息老百姓身邊的不良行為”,到“不能開空頭支票”……習近平闡述重大政策、理念,回應人民群眾重大關切。3月10日,習近平來到新疆團與代表們交流,寄語各民族要像石榴籽那樣緊緊抱在一起,創造新疆更加美好的明天。
“懸崖村”通信建設工程難度超乎想象,所有工程物資都要靠人力從山下背上去,上山的路險峻異常,稍不留神就可能摔下山崖。中國電信組織了40余人的建設隊伍,歷時半個月奮戰,繞行43公里,為險峻的彝族山村架起了與外界通信的高速路。
今年全國兩會,習近平先后來到6個團組,與代表委員親切交談,共商國是。針對各地不同實際,習近平有的放矢,把脈點穴,為上海、遼寧、四川、新疆乃至全國的發展支招定策。
古路村位于雅安市、樂山市、涼山彝族自治州交界處,平均海拔2000多米,一條長750多米的索道橫跨該村斑鳩嘴與馬坪村二道坪,800米的高空下是奔騰的大渡河。(央視記者:胡瑋 愛民 史偉 漢明 曉鵬 邢彬 德文 漢章 鵬飛 亞陽 曉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