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8月05日07:36 來源:新京報
8月2日,河北秦皇島北戴河區一條村道上出現一個龐然大物。一個號稱我國自行設計研制,全面擁有自主產權的“空中巴士”,在鋪著軌道的路面上緩慢滑行三百米。這個龐然大物下面的路面上,還有兩輛小轎車出入其中。
當天的消息被新華社報道后,立即引起全國關注。而另一種聲音也隨之被相關媒體披露:巴鐵公司的投資方“華贏凱來”公司曾上過非法金融活動“黑名單”。
據新京報記者實地調查,巴鐵和其背后的投資方“華贏凱來”公司,利用巴鐵這個尚在測試階段的試驗品,在全國布局數百家分公司,打著地方政府擬建巴鐵“PPP”項目的名義,面向公眾集資。
據華贏凱來內部人士透露,巴鐵項目借款方為“巴鐵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擔保方為“中國建設企業聯合集團公司”。據調查,這兩家公司都是華贏凱來大股東白丹青控制的公司。
誰的巴鐵
巴鐵發明人宋有洲接受新京報記者專訪稱,他已將巴鐵技術賣給巴鐵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他在公司并不占股份,僅僅負責技術
北戴河火車站南面的富民路,南北走向,全長747米。8月2日,巴鐵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巴鐵公司)在這條路最南端的一側,截取300多米,進行了巴鐵的測試。
據富民路路口登記的資料顯示,這條路原來是北戴河車站村村級道路,5年前,北戴河火車站改造工程中對其進行了重新翻修,路面被加寬。
這個投入測試的巴鐵被稱為“巴鐵1號”,投入試驗的,為其一節車廂,車長22米、寬7.8米、高4.8米,額定載客數為300人。
新京報記者在測試巴鐵的施工現場看到,兩條金屬軌道筆直地鑲嵌在富民路南端300米左右的路面上,鐵軌寬度相當于車身的寬度。軌道一邊,有兩個相距100多米的簡易兩層站臺,其中一個站臺上,用LED顯示“北戴河 巴鐵1號 全球首測”。
這輛巴鐵總共測試兩次,一次在2日下午6點多。另據附近市民回憶,另一次在半夜,“當時聽到聲音,挺大的。”
在圍欄內,巴鐵的藍色車身周圍還有幾名工人在施工。參與巴鐵設計的工程師王巖(化名)說,這輛巴鐵腿部和底部還沒有裝完,暫時不讓參觀。
據內部人士透露,當天試驗“巴鐵”是由江蘇常州今創集團有限公司制作。而該公司一王姓工作人員對新京報記者透露,今創集團在模型車制造、車輛內飾等業務上具有豐富的經驗,也正因為此,“巴鐵”方才主動上門,并下了訂單。
王某說,他們公司是專門生產火車模型的公司,產品包括高鐵、地鐵等模型。此次曝光的“巴鐵”,也是一輛模型車。“只是驗證根據設計圖,能否制造出樣車,至于動力、牽引以及是否能夠上路運行,并不在我們的工作范圍內。”
這輛被稱為“立體巴士”的巴鐵6年前就已亮相。它的發明者宋有洲當年提出這個想法,就引起關注。
宋有洲對新京報記者透露,8月2日的試驗,他并不清楚由誰承建,“這塊不歸我管,我只管車。”
對于巴鐵的設計初衷,宋有洲說,是為了解決城市擁堵問題。
記者通過國家知識產權局查詢,“立體巴士”這項專利的發明人是宋有洲。2014年1月16日申請,2016年6月22日申請進入實質審查階段。目前狀態仍為在審。
另外由宋有洲為發明人的“立體電動快巴”,申請專利日期與“立體巴士”申請時間一樣,目前狀態也為“在審”。
宋有洲說,6年來幾乎都是他個人在研制,并沒有相關部門和機構的支持,他非常需要社會資金支持,將巴鐵推向實體市場。
“白志明是在我資金遇到問題時進入的。”宋有洲說,去年11月份,華贏凱來公司負責人白志明買斷了巴鐵這個項目,“我的專利已經賣給他們了,我不是股東,我只負責技術。”
華贏集團在2015年底曾公開對外宣稱,宋有洲旗下的民營技術研發企業與華贏集團簽訂戰略性合作協議。巴鐵項目產業化由此告別發明人宋有洲和研發團隊單打獨斗的模式,攜手強大的華贏集團。
華贏集團,此次被媒體認為是推動“巴鐵”浮出水面的最大推手。
據了解,巴鐵公司自去年12月24日注冊成立,注冊資金1億元,白丹青認繳9000萬,朱紅斌認繳1000萬。白丹青也是華贏凱來公司法人。
華贏凱來內部人士證實,白丹青與白志明為同一人。
政府項目?
秦皇島市相關部門透露,當地與巴鐵公司簽訂過框架協議,并不清楚還有其他投資
8月4日,秦皇島商務局第二招商處工作人員說,出現在秦皇島的巴鐵是從今年3月份開始洽談的招商項目。當時,上級領導指派他們對接巴鐵公司,后來雙方簽署了一個框架協議。
據巴鐵公司資料顯示,今年4月27日,巴鐵公司和秦皇島正式簽署合作協議。秦皇島市商務局局長趙文成和北戴河區區長陳秋華參加簽約儀式。
巴鐵公司的宣傳資料上顯示,此前,巴鐵公司已經與天津市河北區和河南省周口市簽署合作協議,秦皇島是第3個合作的城市。秦皇島方面承諾給巴鐵公司提供一切便利條件,并為巴鐵公司規劃出1公里的試驗段,還有120公里的示范線。
不過,8月4日,秦皇島市商務局證實,這件事他們只負責簽署框架協議,后面的具體工作,交給了北戴河那邊。而北戴河區政府相關部門證實,他們并不清楚巴鐵在當地有這個項目,一切事宜是由秦皇島市相關部門負責。
對于巴鐵北戴河項目的投入情況,兩級政府均表示不清楚。
除了位于北京的巴鐵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之外,“巴鐵”在河南周口和河北秦皇島相繼注冊成立了河南巴鐵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秦皇島市北戴河區巴鐵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巴鐵公司此前也曾公開宣布與這兩個地方政府合作。
記者發現,秦皇島市北戴河區巴鐵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由巴鐵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全資入股,是巴鐵公司的子公司。
位于周口的河南巴鐵科技發展有限公司,除了有三個自然人股東之外,還有周口港發置業有限公司作為法人股東入股。
周口港發置業有限公司,是周口市港口物流園區建設開發有限公司的子公司,該公司為國有控股。而河南巴鐵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的執行董事汪峰,是國有企業周口港發置業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
據華贏凱來的公司董事長白志明說,他們和秦皇島和周口政府簽署協議,在兩個城市有一段時間巴鐵的特許經營權。
而昨日,華贏凱來另一高管透露,他們在周口實際上是準備投資建巴鐵生產基地。目前已繳納土地出讓金,但尚未開工建設。
中巴經濟走廊是目前兩國的一個重大合作項目。哈利德大使告訴《環球時報》記者,目前約有3萬中國人在巴基斯坦工作,為向他們提供必要的安全保障,為給中巴經濟走廊項目保駕護航。
9月5日,中國自行設計研制的“空中巴士”——“巴鐵1號”在河北秦皇島綜合試驗以來,引發國內外廣泛關注。
而就在大家非議中國巴鐵種種之時,一條消息稱,美國人克雷格·霍吉特與萊斯特·沃克曾在1969年首先提出了類似“巴鐵”的概念,但當時這個“巴鐵”的概念被設計者稱為Landliner。
而就在大家非議中國巴鐵種種之時,一條消息稱,美國人克雷格·霍吉特與萊斯特·沃克曾在1969年首先提出了類似“巴鐵”的概念,但當時這個“巴鐵”的概念被設計者稱為Landliner。
昨日夜間,河北北戴河,“巴鐵”1號試驗地,工作人員正在對車體進行施工檢修。根據官方宣傳,巴鐵設計適用于城市主干道路面的上空,依靠電力驅動,上層載客、下層部分可以正常行駛高度2米以下的車輛。
昨日夜間,河北北戴河,“巴鐵”1號試驗地,工作人員正在對車體進行施工檢修。
在第十九屆中國北京國際科技產業博覽會上,全新亮相的“巴鐵”吸引了人們的關注。
在200多平方米的沙盤上,一輛巴鐵模型車正在快速運行,這輛車上層載客,下層鏤空,馬路上的小汽車在它的“肚子”里自由穿行。一輛“巴鐵”可容納1200名至1400名乘客,是普通公交大巴的幾十倍,預計運營后,能直接減少現有主要交通干道35%以上的交通擁堵。
世界首家巴鐵研發生產基地將落戶周口,18個月后世界首輛巴鐵將在周口誕生。兩年后,周口人民有望乘坐巴鐵出行。
解決交通干道35%以上擁堵 僅為地鐵造價的16%~20%。
實拍“巴鐵”首次上路
近日,在第十九屆中國北京科技產業博覽會上,一項“中國原創”重大發明成為世界各地領導、專業人士和國內外媒體的焦點。 在國際方面,巴鐵海參加了中東國際軌道交通展、英國倫敦鐵路設備展、加拿大安大略交通展等國際性展會,與全球頂級軌道制造商商談合作。
4月10日上午,河南巴鐵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揭牌儀式在周口港區隆重舉行,標志著被列入全省重大工業項目的巴鐵生產研發正式進入實施階段。
2月15日上午,市長劉繼標主持召開中心城區重點項目第3次協調推進會,聽取港口物流產業集聚區巴鐵項目進展情況匯報,研究周項路潁東路至后趙寨段建設工程有關問題。市領導劉保倉、劉國連、王田業、程新華,以及市政府秘書長張繼林等參加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