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8月05日07:24 來源:新京報
昨日夜間,河北北戴河,“巴鐵”1號試驗地,工作人員正在對車體進行施工檢修。
"巴鐵’在秦皇島啟動測試,這是中國交通科技創新的驕傲”。近日,“巴鐵”1號試驗車路測的消息很快就刷爆了網站和朋友圈。隨后有媒體曝出“巴鐵”研制6年沒有實質進展,使用的是同一輛展示車投入路測。昨日,秦皇島多個政府部門則表示并不清楚巴鐵事項。專家也表示距離投入使用還很遠。
追問
1 “巴鐵”是什么?
“巴鐵”被稱為“空中巴士”,這個概念第一次提出是在2010年,并未形成轟動效應。直到今年5月的北京科技產業博覽會上,“巴鐵”才開始頻繁出現在媒體上。
根據官方宣傳,巴鐵設計適用于城市主干道路面的上空,依靠電力驅動,上層載客、下層部分可以正常行駛高度2米以下的車輛。設計者表示,巴鐵的優勢之一是減少擁堵。利用空中資源,可以避免傳統公交車與小汽車爭路的現狀,如同一輛在公路上奔跑的寬體短型列車,最高時速可達每小時60公里,平均時速為每小時40公里。
清華大學汽車工程開發研究院高級工程師表示,這個交通工具在制動的距離以及制動穩定性都需要考慮,所以這個龐然大物肯定走得很慢。如果行駛在城市道路用于緩解擁堵,是不現實的。
他認為這樣的創新事物要想上路,不單自身要經過全方位的試驗,還需要硬件方面的配合。所以這個車輛距離其功能介紹的那些作用還相差很遠。
2 “巴鐵”概念是否靠譜?
我國《城市道路工程設計規范》(CJJ37-2012)規定一般道路限界高度為4.5米,而主干道上橋下限高4.2米。但是“巴鐵”官方資料顯示,試驗車高4.8米。
有媒體稱,如果要應用“巴鐵”,遍布城市的天橋和立交橋面臨大規模的改遷工作。許多路段架空線路、管道、燈桿、指路牌和攝像頭的位置也需要增高。這違背了設計本身以低成本提高運力的初衷。
以北京城市交通為例,南二環從左安門橋開始直至菜戶營橋,橋下雙向的限高均為4米。“巴鐵”根本無法使用。
根據“巴鐵”設計,下層鏤空部分可以行駛高度2米以下的車輛。而我國對隧道限高的規定標準是:二級以上公路隧道凈高在5米,二級以下是4.5米;按車輛類型分,小客車最低限高為3.5米。
有專家稱2米的高度可能會給開車的人造成一定心理壓力。
巴鐵公司對外宣稱,“巴鐵1號”試驗車是世界首輛電力驅動的新型道路上部空間載客運輸的公共交通工具,其環保、緩堵、節能的優勢將有效緩解城市交通壓力,有效減少“城市病”的問題。
北京工業大學交通研究中心教授陳艷艷認為,中國城市交通現狀復雜,橋梁高度、電車高度、綠化帶、私家車和社會車輛的行駛要求都會影響“巴鐵”上路,既有基礎設施、法規標準等硬性限制,也有信號控制管理模式等軟件方面的綜合制約。
3 是否適合通勤?安全性如何?
“巴鐵”設計載客1200人,以每個人加行李重75公斤計算,再加上鋼制車體本身重量,巴鐵載客運營時總的最大重量超過100噸,目前許多道路無法承受。
有媒體稱,“巴鐵”超長,即便路口有足夠大的弧線讓巴鐵拐彎,但在拐彎時巴鐵會減速,其他車輛需要等候或讓行,這與巴鐵緩堵的初衷相違背。
根據“巴鐵”設計,其電機位于車體兩側,采用類似有軌電車的供電方式,那么供電的觸軌與承重的鋼軌安裝在一起,這和有軌電車設置在道路中間的供電觸軌并不一樣,其安全性和穩定性無法保證。
在交通并不暢通的情況下,如果“巴鐵”發生起火等事故,下方行駛車輛被困在這個半封閉空間內,極容易引起災難性后果。
“巴鐵”車身非透明,下方的行駛車輛無法查看路側和前方的道路交通標志。另一方面,在交叉路口,“巴鐵”與小車的行駛方向不一致怎么辦?小車在大車肚子底下是沒有辦法改變行駛方向的,甚至連變換車道都成為了一件相當危險的事。
當地稱路測并非政府組織
北戴河區政府辦公室一位工作人員表示,試車并不是政府組織的。當地發展改革局一位工作人員表示,政府部門不做任何解釋。
據北戴河公安交通警察大隊一位工作人員稱,路測當天,他們負責該區域的交通秩序維護,但軌道等設施建設不清楚是哪個部門審批。
“如此大的家伙在這里實施道路測試需要當地交通主管部門的批準。”北京市交管局一位民警告訴記者,即使是政府支持的科研項目,如果要占道測試,也需要拿到交管部門的批準,交管部門不可能不知情。
公開報道顯示,2016年4月27日,巴鐵科技與秦皇島市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
河南周口市長帶隊推進“巴鐵”進駐
近一年,“巴鐵”公司開始與全國多個城市展開所謂的“戰略”合作。
去年12月30日,巴鐵科技公司與河南省周口市政府簽署合作協議,將在周口市設立中國第一家“巴鐵”研發及產業基地。
河南省人民政府官網相關報道稱,今年4月10日,河南巴鐵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在周口港區揭牌,周口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把這一項目列入“十三五”規劃重點,成立了以市長劉繼標任組長,市直有關單位為成員的高規格領導小組。
2016年4月22日,巴鐵科技與天津市河北區政府簽訂戰略合作協議。
昨天下午,記者多次聯系周口市、天津市河北區委區政府、秦皇島市交通運輸局,均未獲得回復。天津河北區委宣傳部工作人員表示請示領導以后回復,但截至發稿時間,記者未收到任何回復。秦皇島市交通運輸局辦公室負責人電話則從昨天下午2點開始無人接聽。
“巴鐵”路測后,有媒體聯系到秦皇島相關部門,多個政府部門表示并不清楚“巴鐵”事項。該市發改委明確表示,未接到任何關于“巴鐵”的立項和審批事項。
延展
門頭溝曾計劃引進“巴鐵”項目
2010年5月,“巴鐵”發明人宋有洲表示,門頭溝區科委和他們達成項目合作,“立體快巴”有望在門頭溝使用。當時,時任門頭溝科委主任也表示,這是一個非常有前途的項目,原則上是門頭溝哪里需要就建在哪兒,如果審批通過,“很快就能在門頭溝試點建設”。
此后有記者再詢問項目進展時,門頭溝區負責人表示,“立體快巴僅僅是研究性項目,沒有這回事”。
宋有洲當時回應稱,“這是意料之中的”“不批復意味著不能立項,目前一直沒有進展”。
(記者 郭超 沙璐 孫瑞麗 周佳琪 王飛)
中巴經濟走廊是目前兩國的一個重大合作項目。哈利德大使告訴《環球時報》記者,目前約有3萬中國人在巴基斯坦工作,為向他們提供必要的安全保障,為給中巴經濟走廊項目保駕護航。
9月5日,中國自行設計研制的“空中巴士”——“巴鐵1號”在河北秦皇島綜合試驗以來,引發國內外廣泛關注。
而就在大家非議中國巴鐵種種之時,一條消息稱,美國人克雷格·霍吉特與萊斯特·沃克曾在1969年首先提出了類似“巴鐵”的概念,但當時這個“巴鐵”的概念被設計者稱為Landliner。
而就在大家非議中國巴鐵種種之時,一條消息稱,美國人克雷格·霍吉特與萊斯特·沃克曾在1969年首先提出了類似“巴鐵”的概念,但當時這個“巴鐵”的概念被設計者稱為Landliner。
除了位于北京的巴鐵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之外,“巴鐵”在河南周口和河北秦皇島相繼注冊成立了河南巴鐵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秦皇島市北戴河區巴鐵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昨日夜間,河北北戴河,“巴鐵”1號試驗地,工作人員正在對車體進行施工檢修。
在第十九屆中國北京國際科技產業博覽會上,全新亮相的“巴鐵”吸引了人們的關注。
在200多平方米的沙盤上,一輛巴鐵模型車正在快速運行,這輛車上層載客,下層鏤空,馬路上的小汽車在它的“肚子”里自由穿行。一輛“巴鐵”可容納1200名至1400名乘客,是普通公交大巴的幾十倍,預計運營后,能直接減少現有主要交通干道35%以上的交通擁堵。
世界首家巴鐵研發生產基地將落戶周口,18個月后世界首輛巴鐵將在周口誕生。兩年后,周口人民有望乘坐巴鐵出行。
解決交通干道35%以上擁堵 僅為地鐵造價的16%~20%。
實拍“巴鐵”首次上路
近日,在第十九屆中國北京科技產業博覽會上,一項“中國原創”重大發明成為世界各地領導、專業人士和國內外媒體的焦點。 在國際方面,巴鐵海參加了中東國際軌道交通展、英國倫敦鐵路設備展、加拿大安大略交通展等國際性展會,與全球頂級軌道制造商商談合作。
4月10日上午,河南巴鐵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揭牌儀式在周口港區隆重舉行,標志著被列入全省重大工業項目的巴鐵生產研發正式進入實施階段。
2月15日上午,市長劉繼標主持召開中心城區重點項目第3次協調推進會,聽取港口物流產業集聚區巴鐵項目進展情況匯報,研究周項路潁東路至后趙寨段建設工程有關問題。市領導劉保倉、劉國連、王田業、程新華,以及市政府秘書長張繼林等參加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