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8月03日08:05 來源:新京報
據新華社電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了《共青團中央改革方案》。《方案》提出,團中央精減機關行政編制;掛職、兼職干部在機關所任職務從工作需要出發,不完全對應行政級別。
《方案》從四大方面、十二個領域提出了改革措施。將改進團中央領導機構人員構成、機構設置和運行機制;改革團中央機關干部選拔、使用和管理;改革創新團的工作、活動和基層組織建設;加大黨委和政府對共青團工作的支持保障力度。
精減機關行政編制
《方案》提出,改革優化機關職能和機構,實行工作力量“減上補下”,團中央精減機關行政編制,補充相應數量的掛職干部,帶動省級團委根據實際情況適當精減編制、充實縣級團委和直接服務青年的工作領域。
通過此次改革,團代會代表、團中央委員注重吸收農民工、社會組織骨干、自由職業者等新興青年群體中的優秀黨員、優秀團員,明顯提高基層和一線團干部、團員的比例。到2018年團十八大召開時,團的全國代表大會、團中央委員會、團中央常委會中基層和一線代表的比例分別不低于70%、50%和25%。
掛職兼職不完全對應行政級別
《方案》還提出,提出改進機關干部選任交流,注重人崗相適,不搞年齡層層遞減,從嚴選拔專職干部,掛職、兼職干部在機關所任職務從工作需要出發,不完全對應行政級別。
這次改革從優化黨的干部培養和成長路徑的角度,打破年齡、學歷、身份、職級限制,不拘一格選拔優秀人才。改革后,團中央機關各層級掛職、兼職干部比例均達到42%以上。一大批掛職、兼職干部的加入,將大大優化團中央機關干部結構,在數量、質量兩個方面都是對團中央工作力量的加強。
團中央回應
團中央委員普通青年比例將有何變化?
改革后,團中央領導機構的廣泛性、代表性將顯著增強。針對團代會代表、團中央委員中普通青年比例偏低的問題,改革提出,保證基本群眾代表的合理比例,注重吸收農民工、社會組織骨干、自由職業者等新興青年群體中的優秀黨員、優秀團員,明顯提高基層和一線團干部、團員的比例。到2018年團十八大召開時,團的全國代表大會、團中央委員會、團中央常委會中基層和一線代表的比例分別不低于70%、50%和25%。同時,改革還將進一步改革完善團中央領導機構的議事決策機制,使代表性、廣泛性不僅體現在人員構成上,也體現在功能發揮上。
團中央機關部門設置也將更加適應時代要求。這次團中央機關部門改革,改革不是簡單地做加減法,而是重在根據時代發展和青年變化調整職能、理順機制、提高效率,新設立了青年發展部、基層組織建設部、社會聯絡部等部門。同時,這次部門調整更加突出面向全團的宏觀指導功能,將工作重心從過多過繁的具體事務轉移到研究規劃、資源整合和指導推動上來,有利于大幅削減機關日常性、事務性工作,為機關干部更多走進青年、沉到基層創造條件。
團中央機關將有多少干部下去掛職?
改革后,團中央機關干部來源將更加豐富。這次改革從優化黨的干部培養和成長路徑的角度,提出要把團的崗位作為黨政等各領域、各行業優秀年輕干部鍛煉群眾工作能力的重要平臺,打破年齡、學歷、身份、職級限制,不拘一格從黨員、團員中選拔優秀人才。改革后,團中央機關各層級掛職、兼職干部比例均達到42%以上。一大批掛職、兼職干部的加入,將大大優化團中央機關干部結構,在數量、質量兩個方面都是對團中央工作力量的加強。
團中央機關工作運行機制也將更加注重直接面向青年。這次改革把改變機關運行模式、從機制層面解決脫離青年問題作為重點。提出建立“8+4”工作機制,力爭每年50%的干部在機關工作8個月,在區縣團委工作4個月;建立“4+1”工作機制,在崗干部力爭每周在機關工作4天,在基層單位工作1天;建立“1+100”直接聯系青年制度,每名專職、掛職團干部經常性聯系100名左右不同領域團員青年,直接服務和引導普通青年。同時,改革將大幅精簡會議、文件、簡報,更加注重運用網絡新媒體等手段推動工作、開展活動。
如何破解基層薄弱這一難題?
加強基層是共青團深化改革的重要方向,團中央在機關新設基層組織建設部,加強對基層組織建設的統籌,改革創新基層組織設置,努力構建縱橫交織的網絡化組織體系。這次改革,著重圍繞基層工作力量和資源不足這兩個突出問題對癥下藥。在工作力量方面,提出了建立“團干部+社工+青年志愿者”工作隊伍。
團干部隊伍實行“減上補下”,團中央精減機關行政編制,帶動省級團委根據實際情況適當精減編制充實縣級團委和直接服務青年的工作領域,實現“機關瘦身,基層擴圍”;青少年事務社工隊伍到2020年將建成20萬人規模;注冊志愿者隊伍將進一步發展壯大并就近就便參與團的工作和活動。
在工作資源方面,改革強調推動工作資源向基層傾斜,在基層打造直接聯系服務青少年的陣地依托,提升服務能力,暢通共青團工作的“最后一公里”,推動基層團組織與其他群團組織一道形成服務基層群眾的“大合唱”。
普通青年會感受到哪些變化?
服務青年是共青團工作的生命線。團中央將通過改革進一步提高服務青年和維護青少年合法權益的能力。將集中力量在青少年集中區域建設有形化、身邊化服務陣地,統籌青年中心、青少年宮、青年匯、市民學校、親青家園等服務平臺,打造聯系服務青少年的“共青團門店”。同時,大力建設“青年之聲”平臺,整合社會力量推進成長、創業、就業、婚戀、健康、心理、維權等線下服務聯盟建設,構建“青年之聲”線上平臺和“青年之家”線下陣地深度對接的服務體系,為廣大青年提供共青團O2O服務。
改革會讓青年對團的工作更有話語權。針對當前團的工作中自上而下、自說自唱、自娛自樂等情況一定程度存在,青年主體地位還沒有很好落實等現象,改革提出,要讓更多青年直接參與團的工作,組織活動請青年一起設計、部署任務請青年一起參與、表彰先進請青年一起評議,探索實行青年評議共青團工作制度,將更多的決定權、評價權交給廣大青年。
據新華社
釋疑
1 “減上補下”意味著什么?
團中央今日發布的改革方案中提到,改革優化機關職能和機構,實行工作力量“減上補下”,團中央精減機關行政編制、補充相應數量的掛職干部。帶動省級團委根據實際情況適當精減編制、充實縣級團委和直接服務青年的工作領域。
“減上補下”意味著什么?國家行政學院教授竹立家表示,這是團中央精簡機構,使機構和服務下沉的一種做法。團中央作為社會團體,其工作重心是在下面而不是在上面,工作重點應該是更好地服務基層青少年。
“減上補下這個方向是對的。”竹立家認為,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工青婦等社會機構和人民團體都應該強化基層,把工作重心放在團結人民。通過“減上補下”,精減行政編制的同時改變機構設置,從而真正做到服務下放,這也應該是未來團中央的工作重心。
對于團干部如何掛職,竹立家表示,干部掛職一般都是在本系統內進行,例如團中央或者團省委的干部,可以到市里、縣里的團系統內掛職工作。
兼職、掛職干部可以做哪些工作?他建議,掛職、兼職干部,一般是做兩個方面的工作。一是對基層提供政策幫助,因為“從上而下”掛職的人員對國家大政方針、工作性質和要求比較了解,可完善基層的相關工作;另一方面是提供專業服務,強調針對性,例如在宣傳、組織、學生工作等專業領域有較強工作能力的干部,可以到系統內有需求的其他崗位提供專業服務。
2 “不完全對應行政級別”有何影響?
團中央今日發布的改革方案中提到,要改進機關干部選任交流,注重人崗相適,不搞年齡層層遞減,從嚴選拔專職干部,掛職、兼職干部在機關所任職務從工作需要出發,不完全對應行政級別。
這里的“不完全對應行政級別”意味著什么?對此,國家行政學院教授竹立家表示,這個改革措施與黨政干部掛職類似,也就是說去掛職的干部,掛職崗位不一定跟原來的行政級別相同。例如,去掛職的干部以前的行政級別是副處級,去掛職的崗位可能是副局級的行政級別,這樣都是可以的;關鍵是要根據所掛職崗位的當地要求和專業需求。
對于“不完全對應行政級別”的掛職及兼職所帶來的意義,竹立家認為,不局限行政級別,可以選調更合適的人員去有需要的崗位提供服務,這不僅可以有效為基層提供服務,也可以鍛煉干部。
“不完全對應行政級別”是從上往下多、還是從下往上多?竹立家認為,從這幾年國家鼓勵的方向來看,大多是提倡雙向交流。但基于團中央的改革方向,還是應該服務下沉,改革后,應該從上往下掛職的人更多。同時,團中央作為人民團體,相對來說系統性比較強,因此干部掛職崗位也以本系統內掛職為主,從而加強對基層青少年服務的力度。(記者 李婷婷)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關于在全國各地推開國家監察體制改革試點方案》,部署在全國范圍內深化國家監察體制改革的探索實踐,完成省、市、縣三級監察委員會組建工作,實現對所有行使公權力的公職人員監察全覆蓋。
核心提示|河長制在全省有序推行,鄭州市的61條河流,也都有自己的河長了。《方案》開列了61條河流的名單,包括黃河、賈魯河、賈峪河、索河、須水河、索須河、金水河、枯河、熊兒河、魏河、魏河故道、七里河、十八里河、十七里河等。
集體土地上建設的租賃住房不得以租代售;承租的集體租賃住房不得轉租。8月28日,國土部和住建部印發《利用集體建設用地建設租賃住房試點方案》的通知,鄭州等全國13個城市進入利用集體建設用地建設租賃住房的首批試點。
集體土地上建設的租賃住房不得以租代售;承租的集體租賃住房不得轉租。日前,國土部和住建部印發文件,鄭州成為第一批開展利用集體建設用地建設租賃住房試點城市。值得關注的是,試點項目區域要求基礎設施完備,醫療、教育等公共設施配套齊全,符合城鎮住房規劃設計有關規范。
我市還將加快推行互聯網+政務服務,今年12月底前建立政府部門互聯互通的政務信息系統名單和共享信息目錄,確保2018年6月底前實現市政府各部門整合后的政務信息系統統一接入鄭州市共享平臺。我市要實現“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全覆蓋,進一步健全隨機抽查系統,完善相關細則,確保監管公平公正、不留死角。
方案還確定督促和檢查制度,2019年11月,省級國土資源主管部門和住房城鄉建設主管部門組織開展試點中期評估,形成評估報告報國土資源部和住房城鄉建設部,到2020年底前,省級國土資源主管部門和住房城鄉建設主管部門總結試點工作,總結報告報國土資源部和住房城鄉建設部。
土壤環境污染防治方面,我省以農用地和重點行業企業用地為重點,開展全省土壤污染狀況調查,摸清土壤污染底數,建立土壤環境監測體系和預警網絡。到2020年,城市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率達到70%以上,餐廚垃圾資源化利用率達到30%以上,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達到30%以上;80%以上省級產業集聚區完成循環化改造;主要工業廢物綜合利用率達到80%,秸稈綜合利用率達到90%。
核心提示丨昨日,記者從省政府獲悉,日前《河南省“十三五”節能減排綜合工作方案》(簡稱《方案》)已經出臺。土壤環境污染防治方面,我省以農用地和重點行業企業用地為重點,開展全省土壤污染狀況調查,摸清土壤污染底數,建立土壤環境監測體系和預警網絡。
河南商報記者第一時間連線鄭州市住房保障和房地產管理局有關負責人,對新出臺的政策主要內容進行權威解讀。解讀:鄭州的住房租賃需求不斷增長,要培育和發展專業化住房租賃企業,引進國內知名企業,扶持本地專業化企業,鄭州將來要形成大、中、小住房租賃企業協同發展的格局。
目前,拓寬租賃住房房源是關鍵,根據《方案》內容,到2020年,以各種形式新增租賃住房將達到5.3萬套:新建、配建租賃住房3.8萬套,集體土地新建租賃住房要達到0.5萬套,鼓勵自有土地新建租賃住房0.5萬套,利用安置房新建特色租賃小區住房達到0.5萬套。
目前,拓寬租賃住房房源是關鍵,根據《方案》內容,到2020年,以各種形式新增租賃住房將達到5.3萬套:新建、配建租賃住房3.8萬套,集體土地新建租賃住房要達到0.5萬套,鼓勵自有土地新建租賃住房0.5萬套,利用安置房新建特色租賃小區住房達到0.5萬套。
8月11日,記者在省僑聯十屆一次常委(擴大)會議暨僑聯改革動員大會上獲悉,《河南省僑聯改革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日前出臺,將重點圍繞僑聯組織體制、運行機制、工作方式、服務內容等進行改革。
《方案》圍繞服務脫貧攻堅大局需要和不同地區、不同崗位公務員培訓需求,科學設計培訓內容。《方案》指出,要充分利用河南省公務員網絡培訓學院的優勢,大力開展脫貧攻堅網絡在線學習培訓。
針對全省交通施工工地揚塵污染、公路揚塵污染、道路運輸揚塵污染等問題,《方案》開出藥力頗猛“藥方”。根據《方案》要求,未按要求完全落實防塵、抑塵、降塵措施的工地,交通部門將責令限期整改,逾期未整改到位的,一律停工整治。
省政府近日印發了關于加快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的工作方案,將建設全省一體化的網上政務服務平臺,并建成全省統一的政務數據共享交換平臺,以解決群眾辦事難、辦事慢、辦事繁的問題。2017年年底前,我省還要建成一體化的河南省網上政務服務平臺,并建設網上政務服務統一公共支付系統,推動財政非稅繳費業務接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