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8月01日15:55 來源:參考消息網
參考消息網8月1日報道 港媒稱,繼中國官方證實近日扣留一名涉嫌間諜活動日本男子后,日媒引述消息指,去年6月在上海被拘捕的一名日本籍華裔女子,上月在上海法院已正式被控從事間諜活動,根據中國法律,間諜行為最高可判死刑。
據香港《東方日報》網站8月1日援引日本傳媒報道,該名女子年約50歲,原為中國人,其后入籍日本,長期在上海一間日本語學校擔任事務工作。去年6月,她在上海被中國國家安全部拘捕,上月在上海法院正式被控從事間諜活動。知情人士指,事件可能與她得到政治情報有關,暫時未有詳情。
報道稱,中國2014年推出《反間諜法》,首次明確間諜行為的法律定義。根據中國法律,間諜行為最高可判死刑。據悉,中國自去年起以涉嫌從事間諜活動為由,共拘捕五名日本人,包括上周在北京被捕的中日青年交流協會理事長鈴木英司。
另據美國之音電臺網站7月31日報道,去年5月起,5名日本國籍持有人先后被中國證實在中國被捕,受到日本廣泛關注。至今至少其中兩人被正式起訴,其中一人是加入日本國籍、在東京一所日語學校工作的中國女性。
路透社10月8日援引伊朗塔斯尼姆通訊社報道,伊朗司法部門一名發言人表示,伊朗核談判團隊一名雙重國籍的成員近日因從事間諜活動被判處5年監禁。
根據反間諜法規定境外機構、組織、個人實施間諜行為,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看法新聞記者注意到,根據反間諜法第三十四條規定:境外人員違反本法的,可以限期離境或者驅逐出境。
間諜組織及其代理人以外的其他境外機構、組織、個人實施或者指使、資助他人實施,或者境內機構、組織、個人與其相勾結實施的竊取、刺探、收買或者非法提供國家秘密或者情報,或者策動、引誘、收買國家工作人員叛變的活動;
[摘要]現實中有很多間諜活動,比如,外國間諜情報人員到我國進行非法測繪、拍照等,很多都是通過人民群眾的舉報發現的,甚至是被人民群眾扭送到司法機關的。舉報間諜行為線索后,北京市國家安全局經過核查后將根據該線索的作用、效果等進行評定,分三級進行獎勵,分別給予10萬至50萬元、5萬至10萬元、1萬至5萬元獎金。
(原標題:華裔女商人涉間諜活動在中國被拘,其丈夫鼓動美國對華施壓) 這一消息8月30日得到證實后,潘婉芬的丈夫杰夫·吉利斯接受美媒采訪,要求美國政府向中國施壓。據英國廣播公司報道,中國南寧市中級人民法院8月30日向媒體證實,潘婉芬已受到間諜罪名指控。
28日,日本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在記者會上證實,一名日本男子被中國有關部門拘留。《環球時報》記者之后了解到的信息顯示,被抓男子屬于一家小規模的日中民間交流團體,而非日中友好協會。
據日本《朝日新聞》5月23日報道,去年4名日本人因涉嫌從事間諜活動被中國有關部門逮捕一事有了新的進展。
每次偷拍完畢,洪某都會將相機交給李某,由李某通過網絡傳送出去,接到情報對方就將報酬打給李某。得知王某選定了觀測點,“吳姐”便寄來一張銀行卡,隨后把支付房租的錢打了過來。
間諜個人信息為“風騷小女人”。
2014年7月,《華盛頓郵報》駐德黑蘭記者雷薩安在伊朗被捕,并在12月遭到指控,但針對他的有關罪名直到今年4月才公諸于眾。上個月,雷薩安的律師表示,他可能會面臨4項控罪,其中包括“勾結敵對政府”“進行反政府宣傳”等罪名。
2014年7月,《華盛頓郵報》駐德黑蘭記者雷薩安在伊朗被捕,并在12月遭到指控,但針對他的有關罪名直到今年4月才公諸于眾。上個月,雷薩安的律師表示,他可能會面臨4項控罪,其中包括“勾結敵對政府”“進行反政府宣傳”等罪名。
朝鮮國家安全保衛部26日宣布,朝鮮去年9月和12月逮捕了兩名韓國間諜,該部門嚴厲譴責美韓兩國針對朝鮮的間諜活動。
甚至將韓國列為威脅程度最高的國家。
《世界報》稱,主管德國境內情報的德國聯邦憲法保衛局向該報透露,俄國駐德國的使領館工作人員有1/3具有間諜背景。目前,俄羅斯方面還沒有對德國聯邦憲法保衛局的指責做出回應。
來自中國駐悉尼總領館21日的消息說,4月21日,《悉尼晨鋒報》發表有關中國在澳大學生從事間諜活動是不實報道。我們希望有關媒體秉持客觀、公正的報道原則,共同促進中澳兩國日益深化的人文交流與合作,共同維護兩國人民的友好情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