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7月14日14:37 來源:國際在線
圖為俄羅斯高超音速轟炸機效果圖。(網絡截圖)
圖為正在接受風洞測試的飛機模型。(網絡截圖)
據俄羅斯《莫斯科共青團員報》7月13日報道,俄羅斯正在研制高超音速轟炸機,該轟炸機能夠從近地太空發動核打擊,在一到兩個小時內能達到地球任何一個地方。
俄羅斯戰略火箭部隊軍事科學院阿列克謝·索洛多夫尼科夫中校稱,該轟炸機能夠從普通機場起飛,在空中巡航。如有必要,轟炸機能夠進入太空,并在太空實施打擊,其中包括核打擊,之后返回機場。
索洛多夫尼科夫還指出,該轟炸機擁有強大的能力,可以在一到兩個小時內到達地球上任何地點。
他表示,轟炸機的發動機將在兩年內進行組裝,預計2020年可以看到第一個模型。據索洛多夫尼科夫稱,發動機將有兩個,這使得該轟炸機可以在大氣內工作,也可在太空中工作。
《莫斯科共青團員報》指出,1967年前蘇聯、美國和英國簽署了禁止在太空部署核武器以及其他任何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條約。迄今為止,文件共得到超過100個國家的批準。
事實上,核威懾的目標就是向敵人展示一個令它感到害怕而不想挑戰的對手。這正是美國空軍希望通過B-21和LRSO的組合達到的目標——向敵人展示一個難以應付的挑戰。
美國總統特朗普美東時間11日晚轉發美國太平洋艦隊司令部推特,稱部署在關島的美國空軍B-1B轟炸機已隨時做好“今晚就戰斗”的準備。
在美國阿拉斯加州的阿特卡島,長滿了綠油油的小草。山腳下,一架B-24D轟炸機的殘骸靜靜地躺在這里,任憑風雨洗禮。
美國空軍26日公布了新一代隱身轟炸機的首張圖像。傅前哨表示,如果美國未來把B-21派到中國周邊,對付它的方法很簡單。另一名中國軍事專家認為,B-21的威脅程度還要看它的隱身性能到底有多強。
《解放軍報》18日關于中國空軍轟炸機部隊在訓練中連續跨越4個戰區、奔襲近萬公里的報道引發頗多關注。
媒體報道,美軍一架B-52轟炸機上周飛近南沙群島華陽礁上空2海里范圍內,美國國防部聲稱,軍機是錯誤飛進相關空域,正在調查事件。
官兵們迎難而上,戰機編隊馳騁至預定空域后,采取超低空飛行,依托地形規避“敵”雷達搜索。
即將于9月3日舉行的勝利日閱兵式上,國產某新型轟炸機將以雷霆萬鈞之勢震撼亮相。
近期,中國遠程戰略轟炸機出第一島鏈訓練、解放軍再次試射東風-41新型洲際導彈以及戰略核潛艇將實現帶彈巡航的消息刺激到美國防務領域的敏感神經。
國外一直密切跟蹤中國空軍發展遠程打擊能力的進展。中國專家告訴《環球時報》,發展具有一定隱形性能及優秀突防能力的遠程戰略轟戰機,是中國空軍獲取攻防兼備能力的必需之舉。
據美國《星條旗報》網站19日報道,上周五,美國軍方對外宣稱,兩架F-22戰斗機攔截了6架靠近阿拉斯加西海岸的俄羅斯軍機。從這個角度看,讓美國人閉嘴的最好辦法是不斷攔截,讓美國適應新的規則。
日本防衛省統合幕僚監部15日說,俄羅斯空軍的6架“圖-95”型轟炸機當天沿著日本列島周邊飛行。共同社援引防衛省發布的消息稱,6架俄羅斯轟炸機當天沿著三條線路繞日本列島周邊飛行,每條線路上分別有2架轟炸機。
據日本共同社9日報道,日本防衛省統合幕僚監部9日發布消息稱,當天上午發現中國空軍兩架H-6轟炸機和一架Y-8預警機飛越沖繩主島與宮古島之間的公海上空,從東海飛向太平洋后返航。(原標題:日方稱中國軍機從沖繩附近公海飛太平洋)
2014年2月18日,美國空軍壽命周期管理中心(AFLCMC)戰斗機/轟炸機理事會與美國空軍研究實驗室(AFRL)聯合在美國“聯邦商業機會”網站上發布通告,請求工業界為升級美國空軍轟炸機機隊現有的雷達系統提供技術方案信息和建議,以提高B-1和B-52轟炸機進行廣域海上監視和瞄準敵方水面艦艇的能力。
據中國國防科技信息網報道,近日,美國空軍和諾斯羅普·格魯門公司耗時四年,將遭遇火災損傷的B-2隱身轟炸機修復,并投入服役。這架B-2轟炸機是在2010年2月在關島安德森空軍基地地面啟動時發生“輕微”的發動機起火,僅過了一年,說辭就由“輕微”變為“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