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6月06日09:08 來源:澎湃新聞網(wǎng)
教育部、公安部近日聯(lián)合下發(fā)《關于做好綜合治理“高考移民”工作的通知》,要求嚴肅查處“高考移民”違法違規(guī)行為,對包庇縱容和為不符合條件的考生違規(guī)辦理報名的有關人員和單位,進行嚴肅處理和追責。
在澎湃新聞(www.thepaer.cn)搜索到的2012-2015年的84份高考舞弊裁判文書中,“高考移民案”27份,約占1/3。
高考移民的關鍵在于戶口的遷移。澎湃新聞?chuàng)?7份涉及高考移民的裁判文書統(tǒng)計,至少涉及1111名非法移民的高考考生,其中六成判例明確提到有公安機關警務工作人員參與其中,至少26人涉案。加之近年來時有曝光的“冒名頂替上大學”事件,凸顯了加強戶籍管理的迫切性。
裁判文書顯示,為了辦理戶口遷移,個別戶籍民警或管理戶籍的公職人員成為被攻克的對象,辦理“高考移民”甚至成為個別教師和招生辦官員都能獲利的“生意”。
從落榜到錄取:頂著別人的戶口上大學
2012年高考,山東某大學給安徽籍考生楊某發(fā)送了錄取通知書。但她因故沒有及時領取。
山東籍學生張某,也在這一年參加高考,但沒有理想的大學向她發(fā)送錄取通知書。就在她因此失落時,鄰居任某拿著幾份材料說,只要她背熟,她就可以去山東上大學。這些材料正是楊某的學籍、錄取通知書、二代身份證、戶口遷移證。為此,任某從張家拿走8萬元,用于打點各種關系。
遠在安徽的楊某的戶口資料怎么會到山東人任某手里?
在安徽省宿州市中院的一份刑事裁定書中,被告人、安徽靈璧縣戶籍警察郭某供述,2012年八九月份,有人通過熟人王某某找到她,說親戚小孩楊某考上了山東某大學,不愿意讀,回來時弄丟了戶口遷移證,讓她補辦一個。她就打印了一個戶口遷移證。為此,她獲得了一個1000塊的紅包。
又過了幾天,王某某又找她說,有個熟人的小孩超生,沒法入戶,讓她幫忙解決。她按照對方提供的材料辦了一個戶口。這個補辦的戶口正是楊某的。為此,她又獲得了一個6000元的紅包。
供述中,郭某還表示,她當時并不知道王某某等人在從事“買賣大學錄取通知書”的行徑。
2012年9月,張某拿著楊某的戶口證及遷移證等資料,成功到山東某大學就讀。隨后,郭某為楊某辦理了一個假戶口,供楊某復讀。
復讀一年后,楊某又考上了北京某大學。因為她的真戶口已經(jīng)在2012年遷到了山東,所以她無法在北京入學。
楊某的父親報案,事情暴露。郭某收回了楊某的假戶口本。王某某等人找到楊某父親稱,讓楊某再復讀一年,他們可以給其6萬元,并給楊某辦新戶口。但楊父拒絕了,張某隨后被山東某大學退學。
從東部到西部:移民輕松上大學
相對于安徽警察郭某幫熟人忙,貴州個別警察把辦高考戶口當成了生財之道。
在貴州省普定縣法院的一份判決中,普定縣公安局雞場坡派出所的一名戶籍警察,在2010年3月至2013年11月之間,幫90名外省籍學生落戶在雞場坡鄉(xiāng),其中70余人成功報名參加了貴州省高考。他因此獲利26萬元。
在貴州銅仁中院判決的一起高考舞弊窩案中,石阡縣華夏學校的周老師和中間人董某,在2012年跟石阡縣公安局有關人員商定,以1.8萬元/人的價格,為湖南籍學生辦理石阡縣戶籍。這樣,湖南籍學生可獲得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的高考加分。
華夏學校的另一位老師則談到更優(yōu)惠的價格,2012年至2014年期間,支付40.05萬辦理了27名湖南籍學生的石阡縣戶籍。
在河北省平泉縣法院的一份判決中,承德市公安局雙灤分局西地派出所戶籍民警張某某甚至可以建立無真實人員存在的“幽靈戶口”。
2013年5月至2014年9月,該戶籍民警為兒子辦理異地高考事宜與一販賣假戶口的男子相識,利用負責西地派出所戶口管理系統(tǒng)的職權(quán),按對方提供的假戶口遷移證,在承德雙灤分局的兩家派出所建立了42個“幽靈戶口”,并且制作出戶口簿,相繼辦理二代身份證。
法院查明,這些幽靈戶口有的就被用于高考替考。該案曾被中央電視臺曝光,“給公安機關造成了極其惡劣的社會影響。”
而在四川達州,山東人肖某某直接自己偽造了77張公安機關戶口遷移證,為山東、山西、河南、江西等省份的考生遷戶到四川參加高考。
在達州市通川區(qū)法院的一份判決書中,肖某某供述,2012年時,他發(fā)現(xiàn)山東的高考分數(shù)高,四川的低,而從山東到四川,僅需一張戶口遷移證和一個接收單位。在他結(jié)識了達州某學院管理戶籍的老師并談妥4000元/戶的價格后,他正式做起“生意”來。到2014年3月,他有31個“客戶”。他按6000元/人收費,約定在四川查到報名信息后再給5000元。2014年案發(fā)時,他一共偽造了70余份戶口遷移證。
從中介到官員:1000元/人的感謝費
然而,根據(jù)高考招生政策,這種明顯為高考而遷的戶口是不能通過報名審核的。所以高考移民中介需要行賄招生部門官員。
在甘肅省鎮(zhèn)原縣法院一份判決中,趙某某從考生家長處收取1萬至3萬元不等的費用,組織河南籍考生到慶陽報名參加2008年高考,為此,他以2000元/人的價格行賄戶籍民警,但為使遷戶考生報名通過審核,他向教育局招生辦工作人員行賄49萬多元。
重慶開縣招生辦主任張某某在2008年和2009年高考受賄徇私舞弊,則曾被媒體廣泛報道。
根據(jù)重慶開縣法院的判決書,在重慶市報名參加高考必須滿三年學籍、三年戶籍,何某某、戴某某招收的學生未通過2007年高考報名審查,他們找到了張某某,表示若通過審查,將按1000元/人的標準感謝。2007年,100余名外省考生違規(guī)通過了高考報名審查。事后,張某某收到一張10萬元的存折。2009年,何某某和戴某某再次行賄張某某,并且價格提到了1200元/人。同樣,這次又是100余名。
2009年8月,重慶市紀委調(diào)查“高考移民”事件,張某某被查。
據(jù)華西都市報報道,張某某案發(fā)后,86名人均交納3萬左右費用的河南考生陷入焦慮,因為此前他們沒能通過報名審核,高考在即,他們得從重慶人“變”回河南人。
(注:本文所提84份裁判案例均來自中國裁判文書網(wǎng),非全樣本。)
以“能辦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戶口、能參加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高考”為名,南陽一私立中學校長陳某收取一些學生家長4萬至9.5萬不等的錢財,結(jié)果“高考移民”沒辦成,陳某也在家長們的追問聲中消失了。
昨日,華商報刊發(fā)了《榆林高考文科頭名是個“山東娃”戶籍掛在校長名下》的報道,引發(fā)廣泛關注。昨晚,榆林市榆陽區(qū)教育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經(jīng)過招生委員會開會研究,暫時維持原先的調(diào)查認定,邢程遠學籍和戶籍滿三年,符合相關政策,不屬于高考移民。
榆林教育局表示,邢程遠學籍戶籍滿三年符合政策,不屬高考移民。
昨日,華商報刊發(fā)了《榆林高考文科頭名是個“山東娃”戶籍掛在校長名下》的報道,引發(fā)廣泛關注。昨晚,榆林市榆陽區(qū)教育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經(jīng)過招生委員會開會研究,暫時維持原先的調(diào)查認定,邢程遠學籍和戶籍滿三年,符合相關政策,不屬于高考移民。
6月25日陜西高考成績出爐,榆林文科頭名花落榆林華棟中學,令人意外的是,華棟中學卻表現(xiàn)得異常低調(diào),學校老師談及榆林文科第一名邢程遠也都諱莫如深。7月初,網(wǎng)上出現(xiàn)的一篇名為《榆林文科狀元邢程遠是“高考移民”》的帖子舉報稱,邢程遠系山東省鄄城縣人,2009年5月21日由鄄城縣遷入榆林市榆陽區(qū)青山路派出所,住址是榆林市常樂路廣元巷。
7月初,網(wǎng)上傳榆林文科狀元是“高考移民”,其戶籍掛在校長名下。
6月25日陜西高考成績出爐,榆林文科頭名花落榆林華棟中學,令人意外的是,華棟中學卻表現(xiàn)得異常低調(diào),學校老師談及榆林文科第一名邢程遠也都諱莫如深。7月初,網(wǎng)上出現(xiàn)的一篇名為《榆林文科狀元邢程遠是“高考移民”》的帖子舉報稱,邢程遠系山東省鄄城縣人,2009年5月21日由鄄城縣遷入榆林市榆陽區(qū)青山路派出所,住址是榆林市常樂路廣元巷。
連日來,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清退上千“高考移民”一事引發(fā)社會關注。“考前清退了1465人,考試當中又查實近40人,今年已查出‘高考移民’1500多人。”內(nèi)蒙古教育招生考試中心考務一處處長張培文說。
目前,內(nèi)蒙古有關部門正在查辦,一旦查實將取消錄取資格,錄取后被查實也將被取消學籍。
目前,內(nèi)蒙古有關部門正在查辦,一旦查實將取消錄取資格,錄取后被查實也將被取消學籍。
目前,內(nèi)蒙古有關部門正在查辦,一旦查實將取消錄取資格,錄取后被查實也將被取消學籍。
對于已經(jīng)查實的“高考移民”,清退當然沒有錯,但是不能僅僅清退了事。看似大張旗鼓的清退之舉并沒能完全平息事端,而只是撕開一個小小的口子,呈現(xiàn)出更為復雜、堅硬的現(xiàn)實。
有的領導干部說起守紀律、講規(guī)矩、重程序頭頭是道,可落實到行動上卻大打折扣,特別是涉及自身利益的時候,紀律和規(guī)矩就無影無蹤了。當前黨員隊伍中存在的很多問題,根子就在于一些黨員領導干部沒把自己擺進組織要求、紀律規(guī)定里面去。
4年大學剛要讀完,武漢某高校女生徐某被舉報是“高考移民”,被學校取消學籍。武漢首起“高考移民”案一錘定音,避免了讓這位女大學生四年的學業(yè)付之東流。顯然不會,高考移民是高考考生及其家庭針對高等教育資源分布不均衡所進行的自利行為。
重慶日前公布異地高考方案,并將于2013年開始實施。專家解讀王安白教授:就各地已經(jīng)出臺的異地高考方案來看,實施時間最早定在2014年,而重慶異地高考實施的時間是2013年。
網(wǎng)站簡介 | 版權(quán)聲明 | 廣告服務 | 聯(lián)系方式 | 網(wǎng)站地圖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網(wǎng)絡 版權(quán)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