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5月31日14:56 來源:中國經濟網
金融機構不是哈利波特,他不能變錢,在簽訂借款合同時應對借款公司做出全面的背景調查,不要輕信親戚朋友的推薦,才能最大程度的避免損失。
土豪死于信托、中產死于股票、草根死于互聯網金融。
以P2P為代表的互聯網金融平臺應當只是一個信息發布平臺,為需要借款的企業尋找投資人,為可以提供借款的人尋找可投資的項目,平臺只是個中介,不能自己去吸收存款,扮演銀行的角色。
今天小編來給大家整理一下這些和非法集資相關的法律問題,希望引起大家的注意,不要再被這些表面上光鮮的平臺忽悠。但近幾年曝光的泛亞有色金屬、e租寶、中晉系等非法集資的案件多以互聯網金融業務作為包裝,出售產品的同時向借款人做出高息回報的承諾,其實都是不折不扣的龐氏騙局。e租寶事件和中晉系的事件僅僅間隔了3個月,依舊有很多人受騙,這兩個公司其實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應足以引起投資人的注意,難道是我們廣大的草根太健忘?
非法集資的法律問題
非法集資的特點
1、未經有關部門依法批準或者借用合法經營的形式吸收資金;(未經批準)
2、通過媒體、推介會、傳單、手機短信等途徑向社會公開宣傳;(公開宣傳)
3、承諾在一定期限內以貨幣、實物、股權等方式還本付息或者給付回報;(承諾回報)
4、向社會公眾即社會不特定對象吸收資金。(社會公眾)
昨日,國務院法制辦公布《處置非法集資條例(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征求意見稿)。征求意見稿明確,非法集資人逾期不改正或者情節嚴重的,將被處集資金額1倍以上5倍以下的罰款;非法集資參與人應當自行承擔因參與非法集資受到的損失。
如果有人向你推銷保險產品時承諾高額回報,你可要當心了,因為這有可能是非法集資陷阱。近年,保險行業里的非法集資案件時有發生,保監會近期在全國保險業開展涉嫌非法集資風險專項排查行動,要求各保險機構嚴厲打擊保險領域的非法集資活動。
央行發布《中國金融穩定報告(2017)》。報告稱,大量未取得金融牌照的機構開展理財等金融活動涉嫌非法集資,民間投融資中介機構、P2P網絡借貸、農民合作社、房地產、私募基金等領域非法集資案件高發,養老機構、消費返利、地方交易場所等領域涉嫌非法集資問題逐步顯現。
(原標題:非法集資套路深 老年人尤其要當心商務區社區開展排查疑似非法集資公司行動) 通過此次開展涉嫌非法集資風險專項排查活動,提醒社區居民要時刻提高警惕,增強自我保護意識,不要輕信高額回報,遠離各種非法集資活動。
今年以來,為打造國際化營商環境,渾南警方開展打擊非法集資案件行動,同時利用多媒體渠道為轄區居民宣傳非法集資常識,目前警方先后為群眾挽回經濟損失2600余萬元。群眾一旦受騙,務必要保存相關證據材料,立即到當地公安機關報案,積極向公安機關提供線索,協助公安機關盡快破案,挽回損失。
你是否遇到這樣的情況:想“錢生錢”卻被人拉攏參與了非法集資,不僅沒賺到錢,反而自己的本錢也賠了進去。個人非法吸收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對象30人以上,或者數額在20萬元以上,或者給存款人造成直接經濟損失數額在10萬元以上的,即應當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正是因為這些“鐵板釘釘”的事實,使楊女士這些老人們深信不疑,大家紛紛投資,其中楊女士陸續投了10萬元左右,并且與劉某簽訂了借款協議。經警方調查,劉某等人利用“集資建醫院”這樣的名號,在A、B等多地非法集資。
■有些非法集資以“虛擬貨幣”“資金互助”及境外股權、期權、期貨、能源等投資和交易為噱頭,投資金額不限且許諾固定回報,投資人要警惕許諾“靜態”“動態”收益等回報方式 7.要求向個人賬戶交付投資款,以現金、POS機刷卡等方式交付投資款或者讓投資人在境外開立銀行賬戶劃轉投資款;
隨著金融產品的不斷創新,金融詐騙和非法集資花樣越來越多。為了避免廣大投資者掉入非法集資陷阱,北京保監局近期發布了六大識別非法集資方法,讓市民認清非法集資的偽裝。而非法集資吸收的資金,投資者一般很難知道其投資資金的具體去向。
上海市公安局經濟犯罪偵查總隊相關負責人說,有些非法集資打著私募投資的旗號,號稱5萬元就能投資私募基金,那需要懷疑基金的可靠性了。上海正在建立新型金融業態監測分析平臺,未來可以對一些高風險機構的活動提前預警,及早發現疑似非法集資的活動線索。
非法集資個社會各個人都帶來嚴重威脅,中信銀行石家莊分行幫助您了解非法集資及常見手段,避免上當受騙。
這也是我市第一次以一種親切自然、貼近生活、老百姓喜聞樂見的方式來宣傳防范和打擊非法集資。也希望廣大市民朋友,通過此次活動,以后能夠擦亮雙眼,高度警惕投資理財騙局,珍惜一生血汗,遠離非法集資,共享金融安全,共建美好生活。
市處非辦、公安局、檢察院、中級法院、駐鄭銀行等有關單位,通過現場發放資料、宣傳講解、案例展示等形式,向社會公眾宣傳了非法集資等各類經濟犯罪活動的危害性,引導群眾自覺遠離和抵制非法集資活動,避免自身財產受到損失。
二級舉報獎勵:被舉報的事項經核查屬于非法集資犯罪,但提供的信息和證據有限,對案件偵辦作用較小的,給予200元至500元獎勵;根據要求,同一事實被兩個以上舉報人分別舉報的,獎勵最先舉報的舉報人;其他舉報人的舉報內容對有關部門開展核查或對案件查處有幫助的,可酌情給予獎勵。
對非法集資的高壓態勢仍然不改。處置非法集資部際聯席會議昨日披露,擬于5月至7月組織各省(區、市)政府開展涉嫌非法集資風險專項排查活動,著重強化對投資理財等民間投融資中介機構的監管,全力推動出臺《處置非法集資條例》,為防范和處置非法集資提供法律制度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