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5月30日18:30 來源:中安在線
實施主導產業培育工程,推進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現代產業體系加快構建
華為、科大訊飛、金山云、小米、世紀互聯、艾默生……在宿州高新區云計算產業集聚發展基地,已有150多個云計算項目落戶。到2020年,云計算產業將實現500億元產值。傾力打造華東地區最具特色的云計算產業集群,這個傳統農業大市正在上演精彩“蝶變”,通過智慧農業、電子商務、智能制造等云計算應用產業,帶動農業、制造業、能源產業轉型升級。
加快皖北振興,事關全省發展大局。“十二五”以來,我省大力實施加快皖北振興戰略,出臺一系列高含金量的政策,理清發展思路,營造良好環境。 2012年,皖北5市1縣1區納入《中原經濟區規劃》,皖北發展上升到國家戰略。 2014年,省委、省政府出臺《關于促進皖北地區又好又快發展的若干意見》,明確提出堅定不移加快新型工業化進程,深入實施主導產業培育工程,著力推進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促進皖北地區發展提質增效升級。
亳州譙城經開區現代中藥產業、蚌埠硅基新材料產業園硅基新材料、阜陽太和經開區現代醫藥產業等集聚發展基地,獲批全省首批戰略性新興產業集聚發展基地;安徽華源醫藥產業物流園等7個物流園區年產值超200億元,潁上八里河風景區等升級為5A級景區,亳州花戲樓景區擴容提升等加快建設……“十二五”以來,皖北電子信息、生物醫藥、現代中藥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異軍突起,金融、物流等現代服務業發展迅速,煤電、化工、農副產品加工等主導產業規模日益壯大。
數據顯示,皖北六市三次產業結構由2010年的20.2∶47.6∶32.2調整為2015年的17.1∶46.6∶36.3。工業主導地位日益突出,2015年六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達2642.1億元,是2010年的1.8倍。今年一季度,六市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實現突破式增長,增速為25.3%。
受益于產業結構優化,經濟運行提質增效。 2010年至2015年,皖北六市生產總值年均增長10.1%,經濟總量由3589億元增加到6230億元;六市財政收入由451億元增加到908億元,年均增長15%。蚌埠連續6年、宿州和阜陽連續4年保持兩位數增長,經濟總量先后躍上1000億元臺階。今年一季度,亳州、宿州、蚌埠、阜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492.4億元,增長10.1%,增幅高于全省1.6個百分點。
加大招商引資,提高自主創新能力,一批質量高、牽動性強的產業項目落地生根
5月10日,在省與全國知名民營企業推動長江經濟帶戰略發展洽談會上,蚌埠市達成了一批豐碩成果,簽約項目投資規模達815.6億元,占全省11.1%。
近年來,我省將皖北地區重大招商項目納入統一招商推介重點項目范圍,做好宣傳推介、項目實施等服務工作,推動央企、省屬企業、知名民企與皖北合作,一批體量大、質量高、牽動性強的大項目在皖北大地落地生根。今年,皖北六市納入省億元以上重點項目1995個,年度計劃投資2630.8億元,一季度完成投資748.3億元,占年度投資計劃的28.4%。
項目是產業發展的載體。我省明確,綜合運用產業規劃、產業目錄、優先審批、要素保障等措施,優先支持有利于發揮資源優勢和具有高成長性的產業項目在皖北地區布局;省屬國有企業新上工業項目同等條件下優先選擇在皖北地區落地等。
目前,我省已先后批準了淮南、淮北、定遠3個化工基地規劃,中安聯合煤制烯烴、淮北煤焦化、田集電廠等一批項目落戶皖北。去年,省發改委優先將皖北地區2161個項目納入“大新專”項目庫組織實施,省國資委引導省屬企業在皖北地區投資項目208個,投資額411億元;推動央企與皖北地區集中簽約70個重大項目,投資額1079.2億元。省商務廳、省發改委等部門支持宿州經濟開發區等8個省級開發區爭創國家級開發區,固鎮經濟開發區、潁東經濟開發區擴區獲得省政府批復。今年一季度,阜陽、宿州、蚌埠、亳州固定資產投資822.7億元,增長19.5%,高于全省8.1個百分點,四市增幅居全省前4位。
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是項目的重點目標。 2015年,僅省科技廳支持皖北地區省級科技攻關項目等325個(項)、經費2.2億元,省創新型省份建設補助資金比例對阜陽、亳州、宿州市和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在規定的基礎上上浮20%。從2012年到2015年,皖北地區新增企業技術中心217家,建設淮南市礦山微震感知、安徽環境污染物降解與監測、中能化工粉煤加壓氣化工程等4個重點實驗室以及各類工程技術中心61個。
發揮財政資金杠桿作用,引入更多金融活水,區域發展環境不斷優化
5月25日,亳州經開區,安徽九方制藥有限公司中成藥生產線二期擴建工程順利推進。“去年獲得現代中藥產業集聚發展基地財政專項引導基金補助逾2000萬元,促進了項目建設提速提效。”董事長宮彤林說,項目投產后可形成年提取中藥材1萬噸,預計年銷售收入可達10億元以上,新增就業崗位600個左右。
資金支持是促進皖北地區又好又快發展的重要保障。我省明確,省高新技術產業基金和各類產業項目資金、企業創新能力建設資金、中小企業專項資金等,同等條件下對皖北地區傾斜支持。加快皖北地區產業園區轉型升級,完善園區規劃,強化績效管理,提高投資強度和產出效益。省有關部門和各地建立專項資金使用評價指標體系,發揮財政資金“四兩撥千斤”的引導和杠桿作用,加大對大項目、尤其是高附加值項目的政策傾斜力度,推進一批有牽動性的大項目盡快達產。 2015年,省發改委爭取國家專項建設資金16.5億元支持阜陽貝克藥業替諾福韋等項目。省經信委下達省級預算內資金6918萬元支持皖北六市中小專項、兩化融合等方面項目113個。
省政府金融辦、人行合肥中心支行等推進金融機構擴大在皖北地區信貸投放,加快培育農村金融機構,對三市九縣農村信用社營業稅實行減免政策……一系列政策將金融活水引向皖北大地。截至2015年末,皖北地區貸款余額6191.2億元,同比增長16.1%,為2010年末的2.4倍,占全省的比重由2010年末的22.5%提高到2015年末的24.3%。
據了解,從2010年起,對皖北三市九縣每年財政體制增量5%的上繳部分,5年不再上繳;企業所得稅省級分成部分,5年內全部留給地方使用。 2015年,省財政安排加快皖北三市九縣發展專項補助資金5.8億元,支持南北合作共建園區資金9億元,企業所得稅超基數部分返還8.5億元。我省明確,增量返還政策、均衡性轉移支付政策及部分專項補助政策延續到2020年。
好風憑借力,策馬正揚鞭。站在新的起點,緊抓皖北振興等多重政策疊加機遇,加快實施“調轉促”,皖北地區正把機遇和優勢轉化為發展的巨大動力,必將譜寫出產業轉型升級的新篇章。
9月底,被稱為“東五環”的G107線鄭州境東移改建(二期)工程項目正式通車。記者從鄭州市政府獲悉,目前,輻射到中牟地區的軌道交通除了已建成開通的鄭開城際鐵路以外,還有軌道交通線網規劃里地鐵8號線、12號線、13號線、14號線、19號線、20號線等線路。
記者10月19日獲悉,為貫徹落實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持續為民辦實事、好事,省委、省政府決定明年再實施一批事關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重點民生實事。來信地址:鄭州市鄭東新區正光路11號省直機關綜合辦公樓,省發改委綜合處(郵編:450018);鄭州市經三路25號,省財政廳預算局(郵編:450008)。
緊盯收費是否超出公示范圍、是否以舉辦輔導班、補課班、提高班、超常班等為由向學生收取費用,是否存在擇校亂收費等違規行為,河南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下簡稱省發改委)將在全省范圍內針對6方面的內容組織開展教育收費專項檢查。
本報訊從今年10月1日起至年底,河南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簡稱省發改委)將在全省組織開展醫藥價格專項檢查,對全省醫療機構(含對外有償服務的軍隊、武警等醫療機構、非公立醫療機構、鄉鎮衛生院、城市社區醫療機構)自去年1月1日以來的價格行為進行專項檢查。
6月14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會見盧森堡首相貝泰爾時強調,中方支持建設鄭州—盧森堡“空中絲綢之路”。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精神,省委常委會會議、省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了《鄭州—盧森堡“空中絲綢之路”建設專項規劃(2017~2025年)》(以下簡稱《專項規劃》)和《推進鄭州—盧森堡“空中絲綢之路”建設工作方案》(以下簡稱《工作方案》)。
7月12日,省長陳潤兒主持召開省政府常務會議,分析上半年經濟形勢,安排下半年經濟工作。會議還討論并原則通過了《河南省大氣污染防治條例(草案)》,決定提請省人大常委會審議。
昨日,記者從省發改委了解到,省發改委對2017年度衛生領域中央預算內投資安排項目名單進行公示,國家發改委今年切塊下達河南省婦幼保健機構、疾病預防控制機構,中央預算內投資15503萬元,建設項目16個。
6月13日全國低碳日,河南省2017年公共機構節能宣傳月啟動儀式暨節能倡議簽名活動在省人民會堂西門廣場舉行。在啟動儀式上,省機關事務管理局周建局長致辭,省直工委唐飛副書記宣讀節能倡議書,省新聞出版廣電局姚進忠宣布活動開始。
湖北省社會科學院副院長、研究員秦尊文在發言中說出了建設國家中心城市過程中,武漢和鄭州的相似點以及不同之處。產業集聚區作為城市綜合功能區必須要滲入社會功能、生態功能、居住功能,為國家中心城市建設提供新動力。
今年3月,許昌市出臺了《關于推動構建新型政商關系的意見》,明確提出政商交往要嚴格執行“五嚴禁、五嚴查、五個不”,構建既“親”且“清”的政商關系。
5月24日,記者從省發改委獲悉,從即日起到年底,省發改委將成立9個服務督導組,在全省范圍內開展促投資穩增長重大項目專項服務督導活動,督促各地加快推進重大項目建設。
5月21日,省發改委、省財政廳聯合發布消息,今年我省節能減排專項資金重點項目敲定,14個項目獲得16.28億元資金支持。據介紹,14個項目中產業園區循環化改造示范項目3個,即焦作西部產業集聚區循環化改造、汝陽縣產業集聚區循環化改造和永城市產業集聚區循環化改造項目。
四通八達的交通網絡推動著中原城市群的建設和擴容發展。在《中原城市群總體發展規劃綱要》這個對河南影響深遠的戰略構想中,推進鄭汴一體化是省委、省政府順應區域經濟發展規律,加快推進中原城市群建設、實現中原崛起河南振興采取的一項重要舉措。
今年,我省將“加快推進冬季清潔取暖”列入了全省十件重點民生實事。其中,在能夠集中供熱的地方,加快清潔熱源的擴容改造,擴大熱網覆蓋范圍,優先發展集中供熱,提高城鎮建成區供熱率。
核心提示|今年,省委、省政府發布的十件民生實事中,最受關注的民生問題——生態環保唱起了“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