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5月30日17:51 來源:新華社
全國科技創新大會 兩院院士大會 中國科協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京召開
習近平發表重要講話強調,在我國發展新的歷史起點上,把科技創新擺在更加重要位置,吹響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號角。科技是國之利器,國家賴之以強,企業賴之以贏,人民生活賴之以好。中國要強,中國人民生活要好,必須有強大科技。新時期、新形勢、新任務,要求我們在科技創新方面有新理念、新設計、新戰略。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必須堅持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加快各領域科技創新,掌握全球科技競爭先機。這是我們提出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出發點。
李克強主持 張德江俞正聲劉云山王岐山出席
新華社北京5月30日電 全國科技創新大會、中國科學院第十八次院士大會和中國工程院第十三次院士大會、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30日上午在人民大會堂隆重召開。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出席大會并發表重要講話。他強調,科技興則民族興,科技強則國家強。今天,我們在這里召開這個盛會,就是要在我國發展新的歷史起點上,把科技創新擺在更加重要位置,吹響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號角。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必須堅持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加快各領域科技創新,掌握全球科技競爭先機。這是我們提出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出發點。
李克強主持。張德江、俞正聲、劉云山、王岐山出席大會。
上午9時,大會開始,全體起立,唱國歌。
在熱烈的掌聲中,習近平發表了講話。他指出,我國科技事業發展的目標是,到2020年時使我國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到2030年時使我國進入創新型國家前列,到新中國成立100年時使我國成為世界科技強國。兩院院士和廣大科技工作者是國家的財富、人民的驕傲、民族的光榮,大家責任重大、使命重大,應該努力為建成創新型國家、建成世界科技強國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習近平強調,歷史經驗表明,科技革命總是能夠深刻改變世界發展格局。在綿延5000多年的文明發展進程中,中華民族創造了聞名于世的科技成果。經過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不懈努力,我國科技發展取得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科技整體能力持續提升,一些重要領域方向躋身世界先進行列,正處于從量的積累向質的飛躍、點的突破向系統能力提升的重要時期。
習近平指出,縱觀人類發展歷史,創新始終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的重要力量,也始終是推動人類社會進步的重要力量。不創新不行,創新慢了也不行。如果我們不識變、不應變、不求變,就可能陷入戰略被動,錯失發展機遇,甚至錯過整整一個時代。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是應對發展環境變化、把握發展自主權、提高核心競爭力的必然選擇,是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破解經濟發展深層次矛盾和問題的必然選擇,是更好引領我國經濟發展新常態、保持我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必然選擇。我們要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和人才強國戰略,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統籌謀劃,加強組織,優化我國科技事業發展總體布局。
習近平就此提出5點要求。一是夯實科技基礎,在重要科技領域躋身世界領先行列。推動科技發展,必須準確判斷科技突破方向。判斷準了就能抓住先機。科學技術是世界性、時代性的,發展科學技術必須具有全球視野、把握時代脈搏,及時確立發展戰略,堅定創新自信,提出更多原創理論,作出更多原創發現,力爭在重要科技領域實現跨越發展。
二是強化戰略導向,破解創新發展科技難題。當前,國家對戰略科技支撐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時期都更加迫切。黨中央已經確定了我國科技面向2030年的長遠戰略,決定實施一批重大科技項目和工程,要圍繞國家重大戰略需求,著力攻破關鍵核心技術,搶占事關長遠和全局的科技戰略制高點。成為世界科技強國,成為世界主要科學中心和創新高地,必須擁有一批世界一流科研機構、研究型大學、創新型企業,能夠持續涌現一批重大原創性科學成果。
三是加強科技供給,服務經濟社會發展主戰場。科學研究既要追求知識和真理,也要服務于經濟社會發展和廣大人民群眾。推動我國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落實好“三去一降一補”任務,必須在推動發展的內生動力和活力上來一個根本性轉變,塑造更多依靠創新驅動、更多發揮先發優勢的引領性發展,大幅增加公共科技供給,讓人民享有更宜居的生活環境、更好的醫療衛生服務、更放心的食品藥品。
四是深化改革創新,形成充滿活力的科技管理和運行機制。科技創新、制度創新要協同發揮作用,兩個輪子一起轉。我們最大的優勢是我國社會主義制度能夠集中力量辦大事,要形成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集中力量辦大事的新機制。要以推動科技創新為核心,引領科技體制及其相關體制深刻變革。要制定和落實鼓勵企業技術創新各項政策,加強對中小企業技術創新支持力度。要優化科研院所和研究型大學科研布局,厚實學科基礎,培育新興交叉學科生長點。要尊重科技創新的區域集聚規律,建設若干具有強大帶動力的創新型城市和區域創新中心。
五是弘揚創新精神,培育符合創新發展要求的人才隊伍。科學技術是人類的偉大創造性活動。一切科技創新活動都是人做出來的。我國要建設世界科技強國,關鍵是要建設一支規模宏大、結構合理、素質優良的創新人才隊伍。要大興識才愛才敬才用才之風,在創新實踐中發現人才、在創新活動中培育人才、在創新事業中凝聚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讓更多千里馬競相奔騰,努力造就一大批能夠把握世界科技大勢、研判科技發展方向的戰略科技人才,培養一大批善于凝聚力量、統籌協調的科技領軍人才,培養一大批勇于創新、善于創新的企業家和高技能人才。要尊重科學研究靈感瞬間性、方式隨意性、路徑不確定性的特點,允許科學家自由暢想、大膽假設、認真求證。要讓領銜科技專家有職有權,有更大的技術路線決策權、更大的經費支配權、更大的資源調動權。政府科技管理部門要抓戰略、抓規劃、抓政策、抓服務,發揮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建制化優勢。
習近平強調,科技創新、科學普及是實現科技創新的兩翼,要把科學普及放在與科技創新同等重要的位置,普及科學知識、弘揚科學精神、傳播科學思想、倡導科學方法,在全社會推動形成講科學、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良好氛圍,使蘊藏在億萬人民中間的創新智慧充分釋放、創新力量充分涌流。
習近平指出,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是我國科技大師薈萃之地,要發揮好國家高端科技智庫功能,組織廣大院士圍繞事關科技創新發展全局和長遠問題,為國家科技決策提供準確、前瞻、及時的建議。要發揮好最高學術機構學術引領作用,把握好世界科技發展大勢,敏銳抓住科技革命新方向。希望廣大院士發揮好科技領軍作用,團結帶領全國科技界特別是廣大青年科技人才為建設世界科技強國建功立業。
習近平指出,中國科協各級組織要堅持為科技工作者服務、為創新驅動發展服務、為提高全民科學素質服務、為黨和政府科學決策服務的職責定位,團結引領廣大科技工作者積極進軍科技創新,組織開展創新爭先行動,促進科技繁榮發展,促進科學普及和推廣。
習近平最后強調,有多大擔當才能干多大事業,盡多大責任才能有多大成就。兩院院士和廣大科技工作者要發揚我國科技界追求真理、服務國家、造福人民的優良傳統,勇擔重任,勇攀高峰,當好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排頭兵。讓我們揚起13億多中國人民對美好生活憧憬的風帆,發動科技創新的強大引擎,讓中國這艘航船,向著世界科技強國不斷前進,向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不斷前進,向著人類更加美好的未來不斷前進。
在京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全國人大常委會有關領導同志,國務委員,最高人民法院院長,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全國政協有關領導同志出席會議。
中央和國家機關各部門、各人民團體、中央軍委機關各部門、武警部隊主要負責同志和大會代表,約4000人參加會議。
《科技創新》紀念郵票17日在北京首發,圖為其中一枚,圖案來自“墨子號”量子科學實驗衛星。
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社會經濟發展速度、質量、總水平不僅取決于經濟基礎、科學技術水平,還取決于社會環境、社會秩序等社會治理的合理性和科學性。
“萬眾創新”的目標,也意味著中國在推動創新發展的內生動力和創新活力上要有根本性的改變。
為引導學生從書本走向生活,從課堂走向社會,親身體驗科技創新的魅力,3月22日,高新區蓮花街小學四一、四二中隊、隨行老師及家長志愿者來到鄭州威科姆公司開展校外社會實踐活動。
近年來,有不少人認為,科技創新是科學家或高端研究人員的工作范疇,和普通人無關,和高職學生無關,科技創新教育更不是高職教育的任務。
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和中央軍委領導下,全軍圍繞實現強軍目標,統一思想,抓緊工作,國防和軍隊改革實現歷史性突破,軍事斗爭準備取得重大進展,反腐敗斗爭形成壓倒性態勢,我軍建設呈現嶄新氣象。
“誰牽住了科技創新這個‘牛鼻子’,誰走好了科技創新這步先手棋,誰就能占領先機、贏得優勢。”這是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創新重要性的論斷。 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公開講話和報道中,“創新”一詞出現超過千次,這些論述,涵蓋了創新的方方面面,以及在理論、制度、實踐上如何創新。
為培養科技創新觀念,使隊員們從小就認識到科技創新在人類社會發展中的重要作用,2016年11月24日下午,鄭州高新區南流小學六年級隊員在老師和部分家長的帶領下參觀了鄭州威科姆公司。
專家圍繞規劃(討論稿)從不同角度、不同層面、展開論述,認為規劃結構合理、內容充實,重點任務比較突出,發展目標切實可行,保障措施有力。
科技是國家強盛之基,創新是民族進步之魂。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高度重視科技創新引領社會發展的重要作用,將科技創新視為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核心。
核心提示丨昨日上午,全省貫徹落實全國科技創新大會精神電視電話會議在鄭州召開,會上,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謝伏瞻講話,省委副書記、省長陳潤兒主持會議。謝伏瞻說,我們要繼續做好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這一工作,不斷提升產業的綜合競爭能力。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6月1日,走進北京展覽館的正門,展館中央這條紅色主題標語格外引人注目。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高度重視科技創新,把創新作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把科技創新擺在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全國科技創新大會、中國科學院第十八次院士大會、中國工程院第十三次院士大會、中國科協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在5月30日同期召開。
4月23日,省科技廳、省財政廳聯合出臺了《河南省科技惠民計劃管理辦法》,標志著我省科技惠民計劃正式啟動。優先支持生態治理與恢復、大氣污染控制、水資源節約利用、土壤污染治理、垃圾與污泥處理、綠色建材、飲用水安全保障等技術的集成轉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