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5月11日19:03 來源:人民網-天津頻道
5月初,古老的北運河畔,上千畝的麥田里滿眼都是喜人的新綠。“現在小麥一畝地能產1200斤糧食,收成后直供村里石磨面粉廠,收購價也比市場價多5到8分錢,加上我承包的3畝葡萄地,現在一年收入能達到12萬”,村民楊振剛站在自家田壟上高興地說,“我干勁兒特別足,以后的日子肯定越過越好。”
楊振剛的心態與三年前截然不同,彼時他守著自家的一畝三分地,沒收入、沒想法,不知道如何走下去。
2013年5月14日至15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天津考察工作。這是習近平在武清區南蔡村鎮丁家瞿阝村小麥生產大田察看小麥生長情況。新華社記者 蘭紅光攝
2013年5月14日,習近平總書記從天津市武清區丁家瞿阝村開啟了考察天津的第一站。在這里,總書記指出要加快發展現代都市型農業。在天津市級幫扶組的支持下,丁家瞿阝村從32戶農家手中流轉土地100多畝,成立了“金河灘”果蔬種植專業合作社,建成天津市香味葡萄種植示范推廣基地。三年前栽下的葡萄苗,到今年已是碩果累累,估計每畝收益能超萬元。
改變不只發生在丁家瞿阝村,三年間,習近平總書記考察過的中新天津生態城、天津國際生物醫藥聯合研究院、生態城智能電網綜合服務中心、職業技能公共實訓中心,乃至整個天津都發生了不小的變化。
京津冀山水相連 聚焦綠色發展
“趕快到生態城來吧!”清華大學天津電子信息研究院常務院長黃澤民在朋友圈分享了自己在天津生態城生活一年的切身感受。中新天津生態城管委會副巡視員靳美珠自豪地說,“正是生態城宜居的環境深深地吸引了黃澤民院長”。
2013年5月14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考察中新天津生態城。
生態城宜居的環境得益于天津市開展的清新空氣、清水河道、清潔村莊、清潔社區、綠化美化“四清一綠”行動以及控煤、控塵、控車、控工業污染、控新建項目污染的“五控”治理措施。2015年天津市共投入4億元專項資金用于支持河北加強大氣污染治理,其中投入2億元支持滄州市燃煤鍋爐綜合治理、散煤潔凈化治理等大氣污染治理項目,投入2億元支持唐山市燃煤鍋爐淘汰及清潔能源替代、民用燃煤潔凈替代等大氣污染治理項目。通過這些治理措施,天津2015年比2013年的PM2.5平均濃度下降27.1%,提前兩年完成國家規定目標。
天津市還積極參與京津風沙源治理,開展京津保中心過渡地帶等重點區域的造林綠化工作。今年一季度,京津冀三地在協同環境執法方面更是建立了京津冀鳳河西支、水環境污染問題聯合執法機制,建立起組織協調、聯合預防、信息共享、聯合執法、聯合監測、聯動處置等制度。京津冀三地得以共享藍天綠水,天津生態城宜居的環境也正在吸引天津周邊越來越多的居民入住。
京津保核心區一小時通勤圈形成
每周五下午下班前,李銘都會檢查一下口袋里的京津一卡通和高鐵銀通卡,走出位于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MSD的辦公大樓。“每次回家只需要一個半小時的路程,比在北京上班還快”,公司落戶天津以來,李銘已逐漸將京津城際時刻表爛熟于心。
交通是協調發展的基礎和支撐,三年來,天津市著眼于交通先行,加快區域性鐵路、公路、海空港等基礎性設施建設。2014年8月,天津與河北共同成立港口聯合投資公司,共同制定津冀海港港口群及輸運體系的改善方案。2015年,三地成立京津冀城際鐵路投資公司,京津城際延伸線建成通車,從北京南站到天津濱海新區中心商務區的于家堡站只需要56分鐘;津保鐵路通車,天津到保定只要40多分鐘,京津保核心區一小時通勤圈初步形成。隨著京秦高速公路天津段的建成,省市之間的一批“斷頭路”和“瓶頸路”被打通。
三地之間的空陸、空海聯運也得到了全面強化。天津在京冀兩地設立了10個無水港,實施京津冀海關區域通關一體化改革,整體通關物流成本減少近30%。空港航線網絡得到了進一步完善,天津機場異地城市候機樓達到20座,輻射京、津、冀、遼、魯五省市,“空鐵聯運”高鐵車票報銷服務已擴展到河北唐山、滄州等地。交通的一體化促進了要素流動,使得天津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公司入駐。
京津冀產業集聚 技能人才培養形成合力
“生態城當前的聚集效果相當好,吸引了許多北京的企業來落戶,當前有60%的企業來自北京”,天津生態城商務局副調研員曹晟說道,“截至今年4月份,生態城注冊企業總量達到3617個,總注冊資金1450億元。”
生態城只是天津發展的一個縮影。三年來,天津市積極推進資源要素對接對流,產業發展互補互促。清華高端裝備研究院、北京大學新一代信息技術研究院等一批協同創新平臺在天津設立。2015年天津引進河北、北京企業850多家,京冀兩地在津投資占天津全市利用內資的42%。
企業的發展離不開對人才的培養,針對當前職業標準過于寬泛的問題,天津公共技能實訓中心開發了49個“專項能力培訓包”,包括五軸加工中心、工業機器人、智能終端、智能建筑建模等。實訓中心面向具有中級工以上水平企業職工和相關專業高年級學生開展專項培訓,為企業培養和儲備了一批急需的高技能人才,受到企業熱烈歡迎。實訓中心當前已累計為北京工商大學、河北工業大學等10所院校培訓學生、為企業培訓員工近8000人,實現了“政府資源專業化,專業資源社會化”的建設目標,也為京津冀協同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
2013年5月14日至15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 習近平在天津考察工作。這是習近平在天津職業技能公共實訓中心與高校畢業生、失業人員、農村富余勞動力代表座談。新華社記者李濤攝
在開展京津冀全面創新改革實驗的過程中,天津市為破除協同發展和要素流動的體制性障礙,實施了一系列措施:加強稅收征管協作,構建三地納稅人網上辦稅服務統一平臺;推出天津自貿區服務協同發展8項措施,在京冀開設了5家進口商品直營中心;完善京津冀旅游信息服務合作機制,推進旅游資源共享和市場一體化;落實取消京津冀手機漫游及長途費政策,力爭實現“固話無長途,移動無漫游”。通過這些措施,京津冀三地在疾病防控、衛生應急、衛生監督、醫保管理、市場監管、金融監管、審批服務、海事處置等方面,建立起了協同工作體系。
“總書記來了之后,我干勁兒特別足,以后的日子肯定越過越好。”
“總書記對我們的殷切期盼,一直鼓勵著我們在職業培訓的道路上不斷前行。”
“新藥創制和糧食一樣關乎全中國人民的身體健康,總書記的話讓我們明白了大國擔當。”
從京津“雙城記”到京津冀一體化,天津已經牢固樹立大局意識、機遇意識、協同意識,切實在“協同發展一盤棋”中貢獻力量,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征程上不斷邁出堅實步伐。
原標題:鐵路總公司負債已達3萬億 解決思路可能包括提價 鐵路總公司負債已達三萬億 業內人士表示,為了解決鐵路資金緊缺問題,比較可行的思路是:首先,提高鐵路自身的盈利能力,包括運價市場化(提價)、提高鐵路系統的管理經營能力等。
原標題:鐵路總公司負債已達3萬億 解決思路可能包括提價 鐵路總公司負債已達三萬億 業內人士表示,為了解決鐵路資金緊缺問題,比較可行的思路是:首先,提高鐵路自身的盈利能力,包括運價市場化(提價)、提高鐵路系統的管理經營能力等。
記者9月7日了解到,截至今年8月底,我省中央環境保護督察整改工作圓滿完成了階段性整改任務。省委、省政府將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深度融入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研究出臺了一系列生態環境保護重大政策。
今夏以來,河南加強頂層設計,制定了“1+6+7”的“治霾”戰略:“1”是關于打贏大氣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意見;“6”是黨政同責制度、責任追究制度、網格監管制度、排污許可制度、生態補償制度、目標考核制度等6個制度性保障文件;“7”是7個專項攻堅方案。
22個工作組工作人員對照大氣污染防治攻堅和水污染防治攻堅工作方案,認真檢查各地工作任務進展情況,逐項核查落實,重點排查“散亂污”企業整治取締、燃煤“雙替代”等情況。
這是2016年河南省委、省政府部署的三項攻堅任務,即農村脫貧攻堅戰、國企改革攻堅戰、大氣污染治理攻堅戰。這是2017年河南省委、省政府部署的四項攻堅任務,即農村脫貧攻堅戰、國企改革攻堅戰、環境治理攻堅戰(包括大氣污染治理和水污染治理)和發展轉型攻堅戰。
12月15日,由省工信委副主任聶春山帶領的省大氣污染防治攻堅戰督導組蒞周,督導我市大氣污染防治攻堅戰開展情況。會議結束后,督導組一行還來到監測站點、建筑工地、“小散亂差”企業等,實地檢查督導我市大氣污染防治具體實施情況。
河南也把大氣污染防治工作列為與脫貧攻堅、國企改革并列的“三大攻堅戰”之一,2016年7月4日,河南召開大氣污染防治攻堅戰動員會議,吹響了向大氣污染宣戰的號角。各省轄市、省直管縣(市)政府和省公安廳、省環保廳、省住建廳、省交通運輸廳、省水利廳、省農業廳、省商務廳等7個省廳向省政府遞交《大氣污染防治目標責任書》。
全省10蒸噸及以下燃煤鍋爐拆改任務完成3255臺…… 8月下旬以來連續藍天白云的好天氣,展示了大氣污染防治攻堅戰的良好成效。大氣污染防治攻堅戰回應百姓期盼,點亮“藍天白云常在”的美好生活,讓百姓真切感受到經濟發展帶來的實實在在的環境效益。
有人稱之為“環保法制時代的勝利”——肆意破壞環境的時代一去不返,若有人膽敢挑戰法律,面臨的不僅是天價罰單,還有更為嚴厲的刑事處罰。在強化執法工作的同時,環保部門積極推行“陽光執法”,《環境監察稽查辦法》不僅是對環保執法人員的督促,也是一種有效的保護。
“今年我們的目標是,可吸入顆粒物(PM10)濃度下降2.3%以上”,在昨日召開的全省環保工作會議上,空氣污染防控有了“逗硬”目標。老百姓關注的空氣質量,“25個省控城市中,仍有5個空氣質量不達標,其中攀枝花市SO 超標,成都、自貢、樂山、南充市PM10超標”。
今年以來,河南PM10、PM2.5平均濃度、優良天數與去年同期相比實現了“兩降一增”,但對標中央要求、對標全年任務仍有相當差距。為確保環境治理成效,陳潤兒提出,要依法落實生態補償、依法進行環保調度、依法加強督查問責,“三措并舉”完善機制、強化約束。
對下一階段工作,陳潤兒強調,完成今年目標任務仍然艱巨繁重,在提振信心的同時要務必保持清醒認識,持續傳導壓力,并提出了5點要求:省紀委對6起損害生態環境典型問題查處情況,省大氣污染防治攻堅戰領導小組對25起典型環境違法違規企業問題查處情況分別予以通報。
全省上下要堅決打贏大氣污染防治攻堅戰,全力改善我省環境空氣質量。
6月22日,省長陳潤兒主持召開省政府常務會議,討論研究加強大氣污染防治等工作。陳潤兒強調,要提高思想認識,堅持綠色發展,堅定目標、依法治理、突出重點、標本結合,堅決打贏大氣污染治理攻堅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