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5月04日07:37 來源:四川在線-華西都市報
現場一片混亂。圖據網絡
越南當地時間5月2日晚8點左右,在芽莊機場出關口,中國游客遭遇越南邊檢人員索要“小費”,拒付后引發沖突。據現場目擊者拍攝的視頻,機場管理人員疑似使用了電警棍。
5月3日,中國駐越南胡志明市總領事館通過官網發布了《關于中國公民在越南芽莊機場被邊檢人員索要小費事的處理情況》。
領館表示,5月2日晚,有中國公民反映在越南芽莊機場被邊檢人員索要小費并因拒付而與機場管理人員發生肢體沖撞。我館領保官員即向越方緊急交涉,同時引導中國公民理性維權,收集相關證據。目前有關中國公民均已安全回國。我館將繼續了解有關情況并作相應處理。
目擊者還原事件經過
越南小費事件中國人喊“雄起”被海關人員追打?
封面新聞記者聯系了多位現場目擊者,他們都表示,沖突的起因是中國旅客拒絕支付所謂的“邊檢小費”。旅客周蕊(化名)向記者描述了她親眼目睹的情況:
“隊伍前方有一位男子遭越南邊檢人員索要小費。”周蕊說,當時邊檢人員用生硬的中文說出了小費兩個字,男旅客回應“沒有。No money。”
“邊檢人員對著男旅客吼,用中文讓他滾。”周蕊說,現場還坐著一個肩帶三顆星的邊檢人員,在反復遭到中國游客拒絕給小費后,該男子突然拍桌子站起來疑似用越南語罵人,引發現場中國游客更大的反彈,現場一片混亂。里面先行入關的中國旅客此時也開始在里面聲援,“中國人,雄起!”
直到中國游客給中國駐越胡志明市總領事館打電話,海關人員的態度才有所緩和。
被打游客妻子:對方用了電警棍
隨后,封面新聞記者聯系上來自江蘇無錫的當事人筱筱,她老公正是喊“中國人,雄起”的游客。
“我們的飛機原本是2日下午5點55分起飛回國,但飛機晚點了。”筱筱回憶,當時一家三口在候機廳等待航班起飛信息,聽到不遠處傳來爭執聲。“好像是四川游客與當地海關工作人員,因為過關小費發生了矛盾,我老公就跑了過去”。
筱筱說,她老公拿著手機拍攝爭執現場,并跟著喊了幾聲“中國人雄起”,結果被當地機場工作人員當作鬧事者。“海關人員追著我老公打,并使用了電警棍和手銬。還好我老公當過兵,傷得不嚴重,只是背部有紅腫”。
后來在眾人勸說和幫助下,筱筱一家人才得以脫身,并于當晚10點50分乘機返回。
提起小費,筱筱苦笑,當天下午筱筱一家三口過海關時,被要求交230元小費。“導游說那里的海關看心情辦事,那天他們心情不好,不交的話過不去。”
導游從小費里提成?
許多跟團去東南亞的朋友們應該有類似經歷——下飛機后,導游或領隊會告訴你,在護照內頁放進10元人民幣或等值的其他幣種,作為付給海關人員的小費。
為什么導游會提出這樣的要求?一些網友質疑導游會從小費里抽成。封面新聞記者向多家旅行社求證,得到的回復均是:“不可能提成”。
據某知名旅游網站工作人員介紹,導游之所以會提醒中國游客準備小費,一方面是入鄉隨俗,另一方面是為了方便。首先,東南亞許多國家都有“小費習慣”;其次為了更快出入境,避免出現類似這次的沖突,影響行程,“所以很多導游會要求游客付小費”。
而針對網絡上稱“只收取中國人小費”的聲音,該工作人員表示并非如此,“只是中國人是東南亞旅游的主力軍,所以產生誤會”。
邊檢人員是不是變相索賄?
5月3日,大量網友留言稱曾在多個國家遭遇邊檢人員索要小費的情況,金額從幾元到幾百元不等。
據了解,邊檢人員作為公職人員,除了收取合理的落地簽等簽證費外(一般都有專門票據),沒有任何權利收取所謂的“小費”,這樣的行為其實是一種變相索賄。
封面有話說:
抵制“邊檢小費”將是個漫長的過程,既需要中國政府部門和當地相關部門的努力,也需要中國游客的支持和配合,不要為了貪圖一時的方便而縱容這種行為。
畢竟,今天被收了十塊二十塊或許不算什么大數字,忍忍就過了,但保不齊哪天就會被要一百兩百。
平和而堅決地拒絕支付,并且尋求當地使領館的幫助,理性維權才是對付邊檢小費陋習的最好手段。
知多點:小費的起源
小費據說源于18世紀的英國,相傳在當時倫敦餐館里,餐桌上常放著一只碗,碗上寫著“保證迅速服務”。客人只要將小額鈔票或硬幣投入碗里,便能享受侍應生提供的優質快速服務。
隨著英國在十八十九世紀全球影響力的不斷擴大,給小費的風俗和習慣迅速刮遍了全世界。但小費的功能和定位也漸漸發生了改變。
從開一開始的花錢買更優質的服務,慢慢變成了半強制性的要求。如今在某些國家,更是變本加厲到不給小費就不正常服務的境地。
盡管在沒有給小費習慣的中國人眼中,這樣的情況有些無法理解,但需要清楚的是,通常只有從事服務行業的人才有資格收小費,比如酒店服務生、出租車司機、餐廳服務員和清潔工等等。
2014年,“北京邊檢”的官方微博曾發起有關邊檢小費國家的網絡調查,并發起倡議拒絕“小費”,大量網友留言講述了自身的切身經歷。
一句話,滿滿的都是淚。
2016年5月2日晚8點左右,在芽莊機場出關口,中國游客遭遇越南邊檢人員索要“小費”,拒付后引發沖突 但中國未來研究會旅游分會副秘書長劉思敏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在東南亞許多國家,邊檢人員或海關人員主要針對的就是中國游客。
許多中國游客到越南旅游時都有過被強行索要小費的經歷。
參考消息網10月6日報道美媒稱,中國的一些年輕饕客愿意為更好的服務付費,他們正在引領一種已在中國餐館絕跡數十年的付小費做法的小規模復興。中國的一些年輕饕客愿意為更好的服務付費,他們正在引領一種已在中國餐館絕跡數十年的付小費做法的小規模復興。
陳先生見是四川同鄉就上前詢問,得知越南邊檢向女孩索要“小費”時,遭到拒絕。
小費本應是客人視球童服務質量而給出的額外獎賞,但在中國它又成為球童收入的最主要來源
美國科羅拉多州的火槍手燒烤餐廳,可說是聲名遠播,餐廳里服務生腰間都別著手槍。
美國一餐館服務員均配有裝子彈的手槍,顧客們可以拿子彈來當小費。
富翁埃爾斯沃斯生前非常喜歡去的這家餐館,他在遺囑中,給曾為自己服務數十年的兩名女服務員留下10萬美元(約合62萬元人民幣)。
圖為富翁埃爾斯沃斯生前非常喜歡去的這家餐館,他在遺囑中,給曾為自己服務數十年的兩名女服務員留下10萬美元(約合62萬元人民幣)。餐館的雇員卡洛斯說,埃爾斯沃斯吃飯后從來不看賬單,都付出午餐60到80美元,晚飯最高可能達220美元餐費中的20%作為小費。
說到空乘行業,沒有什么比在超級富豪的私人飛機上服務更讓人羨慕的了。曾經在私人飛機上當乘務員的Carolyn Paddock揭秘說,私人飛機上的超級富豪喝著香檳,吃私人廚師專門制作的美食,有衛星電話和電視,還有豪華舒適的臥室。
“馬上要過海關了,請大家在護照中夾1美金或者10元人民幣,直接交給工作人員辦理落地簽。事實證明,當天在過海關時,記者并未按照導游要求在護照中夾小費,工作人員審核完材料后照常放行。
據俄羅斯《共青團真理報》網站1月4日報道,美國一家餐廳的客人給侍者11000美元小費。在美國亞利桑那州的鳳凰城,一家意大利餐館“Crudo”的一名客人滿足了任何餐廳服務員都夢寐以求的愿望。
一位紐約的葡萄酒商說,如果一瓶酒值200美元,那其實沒必要一定給20%的消費,他通常會給15%-20%的小費,如果用餐體驗特別好,則可能會多給。筆者本人如果自帶酒水的話,通常會帶一瓶價值50美元的葡萄酒,并把酒錢和飯錢放在一起計算,給20%的小費。
觀眾稱街頭藝人持證表演,感覺很正規也好看。
MY147.com通州訊 2014年7月29日,2014世界臺球團體錦標賽在通州進入到第二個比賽日的爭奪。” 本次比賽艾莉森-費雪臨時替代因手術無法參賽的凱麗-費雪,但艾莉森表示和這些隊友們經常一起練習,不存在需要磨合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