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5月01日12:58 來源:新華社
4月26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安徽合肥主持召開知識分子、勞動模范、青年代表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新華社記者 李學仁 攝
新華社北京4月30日電(新華社記者)習近平總書記近日在安徽合肥召開的知識分子、勞動模范、青年代表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引起強烈反響。廣大知識分子、勞動者和青年紛紛表示,緊跟時代、肩負使命、銳意進取,將自身的前途命運深深融入國家和民族的前途命運之中;眾志成城、萬眾一心,凝聚最廣泛的智慧和力量,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接續奮斗。
勇立潮頭引領創新 服務社會報效人民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知識分子是工人階級的一部分,勞動人民是國家的主人,青年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接班人、是國家的未來和民族的希望。
“學習了總書記的重要講話,我內心的使命感更加強烈,對未來的信心更加堅定。”清華大學計算機系高性能所博士生沈弼龍說,我們要心懷祖國、心懷民族,以國家振興為目標,通過每個人的努力,聚沙成塔、滴水成海。“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只要凝心聚力,我們國家必定會屹立于世界強國之林。”
“總書記強調,勇立潮頭、引領創新,是廣大知識分子應有的品格。對此我感觸特別深。”河南省農業科學院芝麻研究中心主任張海洋說,“十三五”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開展科技扶貧和精準扶貧是一項重要任務。作為農業科技工作者,一定要知難而上,開拓進取,為農業可持續發展、農民脫貧致富作出更大貢獻。
中國工程院院士、哈爾濱工業大學教授謝禮立說,現在正是中國知識分子大有作為的最好時期,我們一定要響應總書記號召,秉承求真務實精神,增強創新意識,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和專長,堅持面向經濟社會發展主戰場、面向人民群眾新需求,讓創新成果更多更快造福社會、造福人民。
“總書記要求各級黨委和政府要關心和愛護廣大勞動群眾,支持廣大勞動群眾積極就業、大膽創業。我覺得信心更足、動力更大了。”陜西省西安市的陳亮今年30歲,不久前辭去“鐵飯碗”,創辦了一家健康管理科技公司。“處于這樣一個有機會干事業、能干成事業的時代,我要倍加珍惜、倍加努力,以創新創業把夢想變為現實。”
4月26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安徽合肥主持召開知識分子、勞動模范、青年代表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新華社記者 李濤 攝
大力弘揚勞動精神 共同創造美好生活
習近平指出,美好生活靠勞動創造。廣大勞動者無論從事什么職業,都要勤于學習、善于實踐,踏實勞動、勤勉勞動,在工作上兢兢業業、精益求精,努力在平凡崗位上干出不平凡的業績。
“總書記的話讓我特別受鼓舞。”浙江藍城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嵊州基地生產技術員陳彬表示,生活要靠勞動創造,勞動沒有高低貴賤之分,任何一份職業都很光榮。“我們一定要立足本職崗位、誠實勞動,干一行、愛一行、鉆一行;要在全社會大力弘揚勞動精神,提倡通過誠實勞動、創造性勞動來實現理想、改變命運,不斷譜寫新時代勞動者之歌。”
江西省宜春市奉新縣的“90后”帥冬冬是當地的種糧大戶,一人承包500畝農田,一年總收入超過20萬元。“幸福不會從天降,美好生活靠勞動創造。”他對習近平總書記談到的“人生在勤,勤則不匱”深表認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偉大征程,為廣大勞動者提供了寶貴機遇,我們必須勤于學習、善于實踐,用勞動為社會創造更大價值、為個人創造更幸福生活。”
“我們都是勞動者,都應當為社會作出自己的貢獻。”團中央直屬機關團委書記劉閔說,學習了總書記的重要講話,自己對勞動價值的理解更加深刻、更加具體。“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要靠我們每一名勞動者的辛勤勞動。同時也要看到,黨和國家事業空間很大,不管身處什么工作崗位、什么工作性質,只要有志氣有闖勁,踏踏實實、勤勞肯干,都可以成就自己、成就家庭、成就社會,實現共同的理想和目標。”
胸懷理想錘煉品格 勇于擔當不辱使命
“總書記的重要講話對年輕一代科技工作者是激勵,更是感召。”全國政協委員、清華大學教授李景虹說,廣大知識分子應當有家國情懷和使命擔當,認識到自己是社會主義建設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主力軍的重要組成部分,始終堅守正道、追求真理、恪守良知。在當前科技進步和創新型國家建設的進程中,要更好地繼承老一代科學家的精神財富,發揮出主人翁精神和主力軍作用,將國家實際需要和個人工作相結合,將個人發展融入國家發展進步的偉大事業之中。
共青團江蘇省徐州市委書記陳婕說,從總書記的講話中,能夠深刻感受到黨中央對廣大青年的關心和希望。“廣大青年成長成才、創新創造、建功立業迎來前所未有的歷史機遇。我們要把實現個人價值與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緊密聯系在一起,堅持錘煉品格,自覺弘揚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精神,自覺遵守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代言人和踐行者;堅持苦練內功、腳踏實地、艱苦奮斗,敢于做先鋒,而不做過客、當看客,讓青春年華在為國家、為人民的奉獻中煥發出絢麗光彩。”
“總書記勉勵廣大青年‘不貪圖安逸,不懼怕困難,不怨天尤人’‘心中有陽光,腳下有力量’‘志之所趨,無遠弗屆,窮山距海,不能限也’,這些滾燙的話語,讓我感受到強大的精神力量。”山東大學數學與統計學院學生李夢薇說,“作為當代大學生,既要有搏擊長空的鴻鵠之志,也要有腳踏實地的干勁,在校內抓緊時間學習知識,工作后繼續提高完善自己,成長為能夠挑起國家發展重任的一代。”
中國青年政治學院新聞與傳播學院學生方佳媛說:“在大學即將畢業,面對人生選擇的時候,我們要站在更高層次、從更廣闊視野進行思考,將‘小我’融入‘大我’之中,樹立遠大的抱負與理想。還要孜孜不倦地學習科學知識,堅持知行合一,并在實踐中學真知、悟真諦,豐富閱歷、加強磨煉、增長本領,承擔起青年人的使命責任,為祖國騰飛奉獻力量。”(執筆記者:鄒偉、白陽,參與采寫:余曉潔、黃小希、董峻、劉奕湛、賴星)
近日,省政府發布一批人事任免通知,涉及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省公安廳、省財政廳、鄭州大學、河南大學等多個政府職能部門和高校。任命周辰良為河南省動物衛生監督所(河南省畜牧獸醫執法總隊)所長(總隊長)(副廳級,試用期一年),免去其河南省畜牧局副局長職務。
為切實推進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畜禽重大疫病防控與高效安全養殖綜合技術研發”重點專項“豬重要疫病的診斷與檢測新技術研究”項目(項目編號:2016YFD0500700)的組織實施,加強項目的過程管理和一體化實施,確保項目任務目標的順利完成,6月26日-28日,項目牽頭單位河南省農業科學院在洛陽市組織召開了2017年度項目推進會。
6月13日,記者從省科技廳獲悉,科技部日前公示了2017年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農業領域重點專項擬立項項目清單,我省牽頭申報的7個項目獲得立項,創歷史新高;共獲中央財政經費支持2.3億元,比2016年度獲批經費翻了一番多,實現了立項數量和獲批經費的雙突破。通過農業領域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的實施,將解決一批制約我省農業發展的重大、核心、關鍵科技難題,進一步提升產學研優勢力量協同攻關能力,加快形成我省農業研究領域的綜合優勢。
12月26日,記者從省科技廳獲悉,2016年度河南省科學技術進步獎結果揭曉,今年我省共有336項成果獲得省級科技獎勵,其中一等獎17項、二等獎127項、三等獎192項。值得關注的是,在獲獎的336個項目中,在鄭洛新自主創新示范區內的獲獎項目229項,占68.15%;在17項一等獎獲獎項目中,鄭洛新有12項,占70.59%。
駐馬店中院審理認為,被告人郭鵬亮身為國家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便利,為他人謀取利益,非法收受財物,其行為已構成受賄罪。(原題為《河南省農科院原黨委書記郭鵬亮因受賄一審被判11年》)
近日,河南省駐馬店中級人民法院,對河南省農業科學院原黨委書記郭鵬亮受賄案作出一審判決,依法以受賄罪判處其有期徒刑十一年,剝奪政治權利一年,并處罰金一百萬元。
實驗室是科學的搖籃,是科學研究的基地,科技發展的源泉,對科技發展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很多科學家都是從實驗室里走出來的。
從“飼料糧”到“面包糧”,從“低產田”到“高產田”,從不能自給自足到每年400多億斤原糧調運外省,河南農業發展的每一個臺階,都留下了“科技”的身影,“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的理論在我省農業現代化進展中體現得淋漓盡致。
(記者胡心潔 實習生 劉 博)記者3月26日從省農業廳獲悉,農業部日前啟動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評估實驗室建設,向首批65家農業部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評估實驗室授牌,中國農業科學院鄭州果樹研究所、河南省農業科學院入選。
(記者胡心潔 實習生 劉 博)記者3月26日從省農業廳獲悉,農業部日前啟動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評估實驗室建設,向首批65家農業部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評估實驗室授牌,中國農業科學院鄭州果樹研究所、河南省農業科學院入選。
小叮當今年4歲,在幼兒園上小班,孩子父親在北京工作,母親在河南省農業科學院上班,夫妻倆工作忙,小叮當由63歲的姥爺孫全勝照顧。王西干說,女兒、女婿安家在山東濟寧,小兩口平時工作也忙,兩年都沒回過家了;兒子、兒媳定居浙江,過年也回不了家。
小叮當今年4歲,在幼兒園上小班,孩子父親在北京工作,母親在河南省農業科學院上班,夫妻倆工作忙,小叮當由63歲的姥爺孫全勝照顧。王西干說,女兒、女婿安家在山東濟寧,小兩口平時工作也忙,兩年都沒回過家了;兒子、兒媳定居浙江,過年也回不了家。
記者從省科技廳獲悉,今年我省共榮獲國家科技獎勵19項,獲獎數量全國第五。從獎項類別分,有國家技術發明獎2項,國家科技進步獎17項。
說起落后原因,申效誠直言:“省內研究人員太少,大部分昆蟲類群沒人去研究,且河南標本在省外館藏量小,分類學家接觸不到河南標本。申效誠梳理出來的癥結就是必須發明一個能夠直接計算多個地區相似性的數學公式,這是打破學科停滯狀態的關鍵。
說起落后原因,申效誠直言:“省內研究人員太少,大部分昆蟲類群沒人去研究,且河南標本在省外館藏量小,分類學家接觸不到河南標本。申效誠梳理出來的癥結就是必須發明一個能夠直接計算多個地區相似性的數學公式,這是打破學科停滯狀態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