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4月20日15:24 來源:南方網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組長習近平19日上午在京主持召開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強調按照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推動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我國發展的總要求和大趨勢,我國網信事業發展要適應這個大趨勢,在踐行新發展理念上先行一步,推進網絡強國建設,推動我國網信事業發展,讓互聯網更好造福國家和人民。(4月19日新華社)
雖然已過去4個多月,但第二屆世界互聯網大會開幕式上,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猶在耳邊。在那次主旨演講中,公眾多次聆聽到他關于互聯網發展“要更好地惠及群眾,造福于世界各國人民”的重要論述。時隔4個月,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談會,再次提及讓互聯網更好地造福國家和人民的思想,與上次可謂一脈相承,充分體現出黨和國家領導人對互聯網發展的高度重視以及心頭時刻揣滿的濃濃愛民情懷。
互聯網緣何引起習近平總書記如此高度關注?筆者以為,這和互聯網在我國的高速發展有關。數據顯示,我國已擁有近7億網民,這個幾乎占一半中國人的數字放到哪里都值得關注。放眼當下,且不說互聯網已把世界變成了“地球村”,并推動形成了以創新、綠色為主要特色的第四次工業革命。就說近些年,從網上銀行到各類APP應用,從“云醫院”到物聯網的普及,網絡正在深刻重塑著人的生產、生活方式。當互聯網已同中國經濟和普通人的生活息息相關之時,對于黨和政府來說,關心網絡發展就是在關心經濟發展,關心百姓生活。在這種新形勢下,網絡空間治理和技術運用考驗著政府的執政智慧,也成了互聯網時代一道待解的重要命題。
應該說,近些年,針對互聯網的健康發展,國家網信辦及各級網信部門重拳頻出。無論是制訂《文明上網七條底線》還是《即時通信工具公眾信息服務發展管理暫行規定》,無論是加大整治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還是互聯網相關領域的司法解釋相繼出臺。制度化的保障使得網絡傳播秩序和輿論格局發生了新的變化,成績有目共睹,也向外界充分展示了網絡大國的世界擔當。但也要看到,互聯網畢竟是個全新的領域,其科學治理和有效運用并非網信辦一個部門的事情,需要全社會來共同維護,只要運用得當,互聯網在中國未來大有可為、大有作為。
一則,在經濟轉型升級中大有可為。應該看到,隨著“互聯網+”和工業4.0技術的扎實推進,經濟發展已和網絡深度融合,在當前世界經濟整體低迷之時,中國經濟亟需通過互聯網的發展注入新動力。正像這次會議所講,各地要著力推動互聯網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發展,以信息流帶動技術流、資金流、人才流、物資流,促進資源配置優化,促進全要素生產率提升,為推動創新發展、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調整經濟結構發揮積極作用。
二則,在讓百姓有更多獲得感上大有可為。互聯網的發展,最終之目的,是讓億萬人民共享發展成果。各網絡運營商要吃透中央一貫要求,積極適應人民期待和需求,著力加快信息化服務的普及,著力壓縮降低應用成本,為老百姓提供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信息服務。只有這樣,才能讓老百姓有更深切的改革“獲得感”。
三則,在密切黨群干群關系上大有作為。值得點贊的是,近年來,各級順應互聯網發展特點,紛紛開展網絡問政,暢通民意表達,這是一種新趨勢。如今,習近平總書記著重要求各級黨政機關和領導干部要學會通過網絡走群眾路線,應該說這是對大家的新要求。如何讓互聯網成為了解群眾、貼近群眾、為群眾排憂解難的新途徑,成為發揚人民民主、接受人民監督的新渠道,應成為各級黨委、政府需正視的新課題。
造福國家和人民,互聯網大有可為。希望各級認真學習、深刻理解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互聯網發展的重要指示精神,在互聯網推動經濟轉型中有新作為,在讓百姓有更多獲得感上有新成效,在密切黨群干群關系上有新行動,用互聯網發展的最新成果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描繪更加美好的明天。(南方網張培國)
18日上午,杭州互聯網法院正式揭牌,成為中國首家互聯網法院。杭州互聯網法院將探索用互聯網方式審理互聯網案件,當事人通過互聯網,足不出戶就能完成訴訟,實現“網上糾紛網上了”。
——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描繪了互聯網發展的未來構想:實施網絡強國戰略,實施“互聯網+”行動計劃,實施國家大數據戰略。——“發揮互聯網在助推脫貧攻堅中的作用,推進精準扶貧、精準脫貧,讓更多困難群眾用上互聯網。
做一個符合文明社會規范的“中國好網民”并不是很難,只要我們善于養成良好的用網習慣,時刻堅持依法上網、文明上網、理性上網,守住一份責任。
在今年“全國兩會”政府工作報告中,李克強總理再次對“互聯網+行動”進行了大篇幅的闡述。從數據上看,互聯網不僅僅是營銷工具和手段,更對酒這樣的傳統行業發展產生了巨大影響。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5日在作2015年政府工作報告時首次提出要制定“互聯網+”行動計劃。” 不僅如此,黃震還認為,從2015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可以看出,政府希望互聯網金融不僅要倒逼傳統金融改革,也要與傳統金融“融為一體”,開展同業合作,共同實現“普惠金融”。
新華網杭州11月21日電題:中國互聯網發展站上歷史新起點 站在歷史的新起點上,展望未來的互聯網星空,不少專家認為:下一個全球30億網民將有90%來自發展中國家。
今天,世界互聯網史上規模最大的盛會,在古老的江南水鄉浙江烏鎮閉幕。大會成功搭建起中外互聯互通的國際平臺和國際互聯網共享共治的中國平臺,必將為互聯網的發展構筑更堅實的基石,提供最強勁的動力。
首屆互聯網大會在浙江烏鎮召開,國家主席習近平向大會所致賀詞中強調,中國正在積極推進網絡建設,讓互聯網發展成果惠及13億中國人民。“積極推進網絡建設,讓互聯網發展成果惠及13億中國人民”,習主席這番話明確指出了中國互聯網發展戰略的關鍵思路,確定了中國互聯網發展的基本內容,重要方向和根本目的。
前不久,由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主辦、新華網承辦的中國互聯網20周年高峰論壇在京召開。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提出,中國互聯網20年的發展帶來五大創新啟示,引起業界共鳴。由互聯網發展帶來的五點創新啟示是用戶至上,體驗為王;簡約取勝,快速迭代;上下聯動,敢為人先;管道定規,彎道超車;應用主導,服務增值。
2016年4月1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談會上指出,網信事業要發展,必須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積極參與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中國不僅要貢獻產品、技術與市場,更要貢獻制度、文化與思想,讓互聯網更好造福世界人民。
2016年4月1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談會上指出,要讓億萬人民在共享互聯網發展成果上有更多獲得感。宣講家網梳理總結出以下互聯網+實惠,你都get了嗎?
2016年4月1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談會上指出,要讓億萬人民在共享互聯網發展成果上有更多獲得感。宣講家網梳理總結出以下互聯網+實惠,你都get了嗎?
4.19講話一周年,我們的網信工作交出了靚麗的答卷,在共享互聯網發展成果上有了更多的獲得感,我們來看看網友怎么說,百姓怎么看。互聯網的發展必須堅持人民立場,人民立場是我們一切工作的出發點,我們必須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讓互聯網更好造福人民。
屆中原互聯網金融高峰論壇今天在鄭州舉行。我在很多年前就說過,死的是紙,活的是報,今天我要說,活的是互聯網金融,死的是傳統金融,因為歷史的車輪總是向前的。今年4月份,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宣部部長劉奇葆同志視察大象融媒,他從頭看到尾,我從頭講解到尾。
保障互聯網,規范互聯網,要保障網絡空間安全,建設網絡良好生態,走好網絡群眾路線。各級黨政機關和領導干部要正確面對網絡輿論,學會通過網絡走群眾路線,多一些包容和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