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4月14日09:00 來源:海峽都市報
4家銀行的6張儲蓄卡,都在手里,且密碼各不相同,卻在一周內全被盜刷,共盜刷129筆、8.7萬余元。這樣的怪事,讓福州石女士十分苦惱,更離奇的是,U盾和卡均未離身,有的銀行卡的密碼還被改了。
石女士被盜刷的卡中,有的沒開網銀,怎能被人網絡消費?各卡密碼不同,為何全被盜刷?發現被盜刷,銀行讓她報警,而警方又勸她先找銀行,讓她無所適從。到底該怎么維權?近來,福州頻頻發生盜刷事件,市民呼吁推行廈門做法,成立“反詐騙中心”。
接到銀行電話 才知6張卡被盜刷
“您的儲蓄卡是否在凌晨多次消費?”3月25日,石女士接到銀行工作人員來電,才得知20日—25日,她在該行的3張儲蓄卡被人通過快錢支付、財付通、易寶支付、貝付在線支付、順豐恒通支付等12家網絡第三方支付公司,分別消費58筆、13筆和18筆,金額近5.8萬元。
“我從來沒開通過這些第三方支付賬號,怎么存款能被刷走?”石女士說,其中兩張卡沒開手機銀行,只在家里專用的電腦上登過網銀,另一張是工資卡,連網銀都沒開。
隨后,石女士開始盤查名下其他3張銀行卡,卻驚訝地發現,無一幸免。一張卡被盜刷30筆,損失2.7萬余元,更離奇的是,這張卡的密碼還被改了;另一張被刷6筆,3000元;還有一張卡雖然只被刷了4毛錢,但這張卡主要被用于“中轉”,即不法分子把其它卡的錢轉到這張卡上,再轉到一個陌生人的卡上。
6天內,石女士名下4家銀行的6張卡,被盜刷129筆,共計8.7萬多元。
疑問一:沒開網銀,怎能在網上消費
讓石女士不解的是,她沒開第三方支付,卡里的錢卻經過這些平臺被盜刷。
事實上,在第三方支付平臺上消費,并不需要開通網銀或手機銀行。據了解,第三方支付軟件為滿足客戶小額支付的便捷性需求,在購物時不需要開通網銀,只需輸入銀行卡號、戶名、手機號等信息,銀行驗證客戶信息正確性后,第三方支付平臺向用戶手機發送短信驗證碼,客戶輸入驗證碼后,就可成功開通快捷支付并完成支付。也就是說,不法分子若攔截驗證碼短信,便可冒充客戶本人進行開通,并盜刷。
但對于不法分子是如何更改密碼的,銀行方稱,他們也很奇怪。
律師:憑碼就劃錢太草率,程序需改進
“不法分子‘開鎖’技術提高,銀行的‘防盜門’急需升級。”福建建達律師事務所律師闞小冬說,石女士毫不知情,就被人冒開第三方支付賬戶,銀行卡內資金從之流走,在這一點上,銀行未盡到保護儲戶資金安全義務。
“驗證碼有可能被攔截,只憑驗證碼就通過認證,就同意開戶或支付的程序,太過草率。”闞律師說,這給不法分子留有“空子”,程序需改進。
疑問二:連刷58筆,銀行為何不阻止
凌晨時分,密集地刷了58筆小額支付,在石女士看來,這是非常不正常的。“銀行也懷疑,可在次日上午才打電話。”石女士認為,發現異常,銀行應及時阻止交易,或簡單地臨時凍結賬戶,保住剩余存款。
銀行方說,銀行并非沒有監測和阻止異常交易的機制。“事實上,后臺已阻止了部分交易。”銀行有關負責人說,當不法分子在一個第三方平臺頻繁交易被系統監測并終止交易時,他們又立即更換到其它平臺繼續交易。
該負責人坦承:目前,監測系統不能跟上這“節奏”。
律師:應對盜刷伎倆,銀行需更智能向海都報反映盜刷的市民中,不少人告訴記者:騙子都半夜作案,等儲戶一覺醒來,錢就沒了。對此,闞律師說,盜刷團伙是一個龐大而又專業的群體,針對他們不斷翻新的伎倆,銀行系統若不及時更新升級,難以保護儲戶的資金安全。
疑問三:密碼不同,為何全被盜刷
石女士納悶:各銀行的登錄密碼和支付密碼皆不相同,她也從沒告訴任何人,為何全被盜刷?
據了解,石女士曾收到銀行客服短信稱,手機銀行將失效需重新認證,她點擊了其中的鏈接,并填寫辦卡預留的手機號、姓名等信息。一業內人士說,或許,這就是被盜刷的導火索。
“這條短信應該是不法分子通過偽基站,冒充銀行發的,短信鏈接還有木馬病毒。”該業內人士說,雖然石女士填寫信息時只涉及一家銀行的內容,但不法分子有可能通過“大數據”搜索,牽扯出她的其它銀行卡信息。
昨日,監管部門、銀行人士也表示,近來榕城盜刷事件頻發,很多案件都是因市民無意間泄露信息所致。
律師:詐騙短信滿天飛,應加強打擊
“我也常收到真假難辨的銀行短信。”闞律師說,詐騙短信防不勝防,被盜刷不能把主要責任歸結為儲戶泄露信息,她認為,銀行應多盡提醒義務,加強對消費者的風險教育,并與警方聯動打擊偽基站。
疑問四:被盜刷,先報警還是找銀行
和很多人一樣,石女士發現被盜刷后,首先想到的是:讓銀行追討。“畢竟錢是存在銀行的,銀行有義務保管好。”她說。
而銀行方通常會讓儲戶第一時間報警處理。“不是我們叫第三方還錢,他們就會還錢,有的錢被轉走,凍結不了,得報警才有用。”一銀行人士說。
“但民警說,立案后,就得等破了案,才能追回存款。”石女士說,民警建議她,還是先找銀行處理為好。另一位受害儲戶王女士也曾碰到類似情況,她說,如此一來,她真不知道到底該不該報警。
一知情人士說,網絡盜刷,跨地區、證據不固定,往往要很長時間才能破案,加上金融詐騙案件頻頻發生,警力有限的情況下,民警也需根據輕重緩急來破案,也就是說,很多小額盜刷維權遙遙無期。
今年8月,岐山縣蔡家坡鎮的王先生卡內28萬元在51分鐘內被轉賬280筆遭盜刷(華商報8月24日A07版曾報道)。經過農行以及警方近一個月的追查與協調,最終幫助王先生成功追回了全部被盜刷資金。
1月6日,記者接到市民反映稱,元旦假期期間,市黃河南路附近的和園小區有七戶居民家中被盜,隨后記者前往該小區了解情況。
市民趙先生展示牧馬人越野車被盜后,車載GPS的行車軌跡。趙先生說,如果工作人員能認真巡查,及時發現車子被盜并報警,警方跟著GPS,說不定就能把車子找回來。
河南商報再次提醒廣大車主,用物品遮蓋反倒會引起不法分子的“興趣”,所以,車主晚間最好將車停放在專門的停車場或有監控的位置,車里也不要放置貴重物品。
墨西哥民事保護機構負責人彭特(Luis Felipe Puente)在推特上說,卡車及其具有危險性的貨物已被找到并得到安全保護。
1月28日上午,家住鄭州永慶路康橋小區的市民丁先生,從小區出來開自己頭晚停放在小區門口永慶路上的轎車時,打開車門一看,愣住了:車內被翻得亂七八糟。
1月28日上午,家住鄭州永慶路康橋小區的市民丁先生,從小區出來開自己頭晚停放在小區門口永慶路上的轎車時,打開車門一看,愣住了:車內被翻得亂七八糟。
一晚上,三個車牌被撬走,作案者在每一輛車上夾了個字條,留下了同一個電話號碼,一個車牌要價500元,東方今報暗訪組為你打探事件來龍去脈。
今年11月1日,朋友陸某找到鄒先生借宿,并且借摩托車說要去找女友,答應兩個小時就回來,結果一去不返。
八年前,華陰農民張世雄的祖墓被盜掘。盜挖祖墓,歷來被中國人視為是奇恥大辱,在過去也是重罪,但華陰農民張世雄的祖墓被盜掘8年,卻一直無人追究。2007年9月5日,張世雄到華陰市人民檢察院,要求監督華陰市公安局對周某等人掘盜祖墓不予立案一事。
時長:4分25秒
保險柜未發現被破壞痕跡 ,內有價值千萬元黃金手飾被盜。
快訊:經警方確認,凌晨3時許 ,位于哈爾濱市南崗區西大直街4號的國際飯店一樓東祥金店內保險柜被盜。據店長孫濤介紹 ,保險柜未發現被破壞痕跡 ,內有價值千萬元黃金手飾被盜。
3月30日上午,在鄭州沁河路歐麗路附近,市民陳先生花20多萬剛買的新車才3天,路邊停一夜后,早上起來開車卻發現愛車的4個車輪不翼而飛。轎車4個車軸兩端處用磚塊支撐著,轎車左側路基臺上還堆放著被竊賊卸下來固定車輪的螺絲。
1月30日,衢州高速交警發現了徒步走在高速楓嶺關卡口的汪女士 風餐露宿了近2個多月,一路靠拾破爛、乞討來填飽肚子,困了路邊、橋下躺一躺,居然南轅北轍的走到了浙江,行程已經近500多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