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4月04日11:34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仰望烈士們的精神高地
——四川省巴中市川陜革命根據地紅軍烈士陵園見聞
杜鵑啼血,翠柏吐綠,哀樂低沉。清明節前夕,社會各界群眾紛紛前往四川省巴中市通江縣川陜革命根據地紅軍烈士陵園,向長眠在這里的革命先烈致以崇高的敬意和無限的哀思。
豐碑:鐵血丹心澤蒼生
1932年12月,紅四方面軍主力1.6萬余人戰略轉移至四川省通江縣,開辟了以四川省巴中市為中心的中華蘇維埃共和國第二大區域——川陜革命根據地。紅軍在大巴山轉戰期間,許多將士不幸犧牲。1934年3月,為紀念犧牲的將士,紅軍官兵親自動手,在通江縣沙溪鎮王坪村修建了王坪紅軍烈士陵園(后更名為川陜革命根據地紅軍烈士陵園),7823名紅軍烈士集墓而葬。“這是全國唯一一座紅軍為自己戰友修建的陵園,也是全國安葬紅軍烈士最多、規模最大的紅軍烈士陵園”,川陜革命根據地紅軍烈士陵園管理局副局長劉惠介紹。
2011年10月,巴中市開始對紅軍烈士陵園和紅四方面軍總醫院舊址群進行修繕,并將散葬在通江縣50處11428座17225名紅軍烈士遷葬于此。修繕后,陵園面積由350畝增加到1800畝,共安葬紅軍烈士25048名。目前,川陜革命根據地紅軍烈士陵園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自2012年5月修繕開園后,累計接待1000余萬人次。
緬懷:祭先烈、感黨恩
綠樹掩映、青苔斑駁的紅軍烈士紀念碑高高佇立,紀念碑前掛上了挽聯,紅軍集墓靜臥在紀念碑后,17225座無名烈士紀念碑依山就勢呈扇形整齊排列在陵園的最高處,像一列列衛兵。
4月1日上午9時,“2016年清明節祭拜紅軍烈士活動”在川陜革命根據地紅軍烈士陵園舉行。10名禮兵抬起書寫有“革命先烈永垂不朽”等字樣的5個花籃,緩緩走向烈士紀念碑,將花籃擺放在烈士紀念碑基座前,少先隊員齊唱《我們是共產主義接班人》,向烈士紀念碑敬獻花籃。在《思念曲》低沉的旋律中,參與祭拜的2000余名干部群眾手持鮮花,神情莊重,沿千秋大道拾級而上,前往陵園核心墓區,緩緩走向無名烈士紀念碑前,依次向先烈鞠躬、敬獻鮮花、系紅領巾、擦拭墓碑……長長的祭拜隊伍猶如一條長龍,將相距數百米的鐵血丹心廣場與核心墓區連在一起。
每天清早就到烈士陵園清掃,已成為義務掃墓22年的王建剛老人的生活習慣。當天參加完祭拜活動后,他手捧鮮花,輕輕放在烈士墓碑前,三鞠躬,然后拿起工具,在墓區內撿拾起垃圾。“咱們現在過得多好,多幸福啊,這都是革命先烈們用命換來的,做人不能忘本呀!”
在川陜革命根據地紅軍烈士陵園網上祭英烈專欄,網友們紛紛獻花、祭奠、留言。“正是革命先烈的無私奉獻,才換來了今天的和平盛世,我們要時刻緬懷他們,愛黨、愛國、愛家鄉。”巴中市紀委干部羅鳴鐘說,今年因工作關系,他不能前往烈士陵園祭拜,但他在網上祭拜,向革命先烈表達哀思和敬意。
傳承:同心共筑中國夢
通江縣沙溪中學教師王琳和孩子們靜靜地站立在無名烈士墓群前,肅立、默哀、獻花。墓群后,“川陜忠魂”主題雕塑直插云霄。
“我每年都要帶班上的孩子們來祭拜先烈,對孩子們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教導他們要銘記歷史,珍惜革命先烈用生命換來的美好生活,將來建設好我們美麗的國家。”王琳讓孩子們在“懷革命先烈,傳承紅軍精神”的橫幅上簽名,既傳承紅軍精神,又許下莊嚴的承諾:“以我熱血青春,創造祖國美好未來”“好好學習,做有為少年”“傳承紅軍精神,加快實現中國夢”……
上午10時,在瞻仰完烈士陵園后,參加祭拜活動的1000余名黨員干部來到川陜蘇區群眾工作陳列館參觀。
通江縣火炬鎮茍家壩村“第一書記”丁強認真觀看各類文獻資料,詳細了解當年紅軍開展群眾工作的方法和經驗。“作為一名基層干部,離老百姓很近,處在服務群眾的最前線,因此必須好好學習、借鑒這些方法和經驗,更好地服務群眾,同步實現全面小康。”丁強說。
(光明日報記者 李曉東 光明日報通訊員 王興元)
就在烈士陵園的門口,有兩間簡易房,這里住著的是徐廣甫,他是這個陵園的守陵人,而到他,已經是徐家的第二代守陵人了。
艾買爾 依提把當年使用過的槍的樣子刻在了自己的手腕上,這里面有一名戰士的榮譽與責任。
在國家第三個烈士紀念日上午,武警商丘支隊官兵在烈士陵園隆重舉行向革命烈士紀念碑敬獻花籃儀式,整個儀式莊嚴肅穆。緬懷革命先烈的豐功偉績,寄托對革命先烈的無限哀思,頌揚革命先烈的崇高精神。
在父母及部隊代表護送下,馬里維和犧牲戰士申亮亮的骨灰終于回到了老家焦作溫縣,6月13日上午,申亮亮的骨灰在溫縣烈士陵園正式安葬,成為葬入溫縣烈士陵園的第135位烈士。
為進一步加強愛國主義教育,近日,正陽一小組織六年級任課老師及全體少先隊員代表全校師生到縣烈士陵園舉行了“緬懷革命先烈,繼承革命遺志”的祭掃活動。
商丘淮海戰役陳官莊烈士陵園位于永城市東北25公里陳官莊村南,311國道北側,為紀念淮海戰役第三階段陳官莊地區殲滅戰中犧牲的烈士而建。
清明小長假昨日畫上句號,緬懷先人的祭祀潮也進入了尾聲。記者從鄭州烈士陵園了解到,今年清明祭掃時間早,周期長,高峰日相對集中。今年除了乘坐公交車,騎自行車祭掃的人數也有所增加。
28日,437具中國人民志愿軍烈士遺骸運抵沈陽抗美援朝烈士陵園。當日12時50分許,40余輛軍用卡車駛進沈陽抗美援朝烈士陵園,車輛上懸掛著印有"烈士業績永載史冊"、"祖國和人民永遠銘記你們"等字樣的條幅。
4月18日,耿諄之子耿碩宇向許昌市烈士陵園捐贈了父親的遺物,完成老人的遺愿。遵照父親的遺愿遺囑,耿碩宇將父親骨灰中的兩枚彈片,以及父親用過的文房用具、圖書、衣物、書法等9類共計19件遺物,捐贈給了許昌市烈士陵園。
”近日,有讀者給記者打來電話反映,在隆化縣境內的一塊指示牌上,將“董存瑞烈士陵園”寫成了“董存瑞烈土陵園”,而且這個指示牌已存在好多年了。
5月12日,網友“童言無忌”發在天涯社區《三亞高樓與西沙海戰陵園搶山頭》的帖子,引起眾多網友圍觀。開發商三亞天泓地產公司董事長、總裁張振豪向商報記者表示,項目開發手續齊全,這是別有用心的人想訛詐。
近日,網上爆出一段視頻,顯示鄭州市烈士陵園門前,數十位市民在跳廣場舞。
“我愿獻身于崇高的人民公安事業……”全體民警緊握右拳,莊嚴宣誓,鏗鏘有力的誓詞響徹了清豐縣烈士陵園上空。
河南福壽園工作人員廖女士透露,園內不允許放鞭炮,建議少燒紙或不燒紙,并免費提供心愿卡和黃絲帶,讓祭掃人群表達緬懷之情。
4月3日上午,共青團寶豐縣委組織鄉鎮、縣直機關、企業職工、學校團員、青少年及縣人武部、縣武警中隊、縣消防大隊和縣老干部學校老干部等2200多人,來到寶豐縣烈士陵園,舉行“清明祭英烈 共鑄中華魂”主題宣傳教育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