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3月29日07:24 來源:新京報
在如東的鄉鎮,墓碑店、壽衣店隨處可見。 新京報記者羅婷 攝
賓山養老院里的老人。縣里這樣的養老院至少有20所。新京報記者羅婷 攝
小城如東有兩幅面孔。
縣城里高樓林立,商圈密集,呈現著長三角地區的發達景象。出租車司機最津津樂道的,是富人們的勞斯萊斯和法拉利。
鄉鎮則是生活的細節,撂了荒的田地里,是佝著腰勞作的老人。
學校和幼兒園里,孩子越來越少。敬老院越來越多。
在縣城通往城市的國道上,“全國計生紅旗單位”的宣傳牌立了多年;前幾年,這個牌子被縣領導拍板,主動拿下。
如東縣人口和計劃生育事業發展“十二五”規劃指出,出生率的持續下降,導致勞動力資源不足,嚴重影響全縣人口與社會協調發展和可持續發展。
接連放開的單獨二孩和全面二孩政策,順理成章地被當地視為拯救頹勢的一根稻草。
“要他們生他們都不愿意了。”
3月20日下午2點,如東縣人民醫院下午的接診開始了,與其他樓層的嘈雜相比,二樓的婦產科顯得格外安靜。
30多張床位,大半都空著。護士站里,助產士曹茹靜和同事有一搭沒一搭地聊著天。
參加工作27年,無數孩子在曹茹靜手里出生,最近她卻有了疑惑:“領導說二孩政策來了,讓我們做好加班準備,但不知道為什么,我沒感受到太大差別。”
她把分娩登記簿翻出來算數,上世紀八十年代,婦產科一個月接生100個孩子,現在也是100個。
在計劃生育時代,有的家庭會編造理由生二胎,比如一孩給人領養、一孩智力有問題。現在呢“要他們生他們都不愿意了。”
2014年,如東計生委對全縣符合二孩生育政策的2.8萬多對夫婦進行調查,有生育意愿的有11.6%,但現實則比調查更嚴峻——從2014年3月單獨二孩實施到2015年10月,全縣共審批單獨二孩193件,就是說,只有不到6.9%的夫婦選擇生二胎。
在如東,現代的生活方式已經取代了以往的觀念。剝洋蔥(微信ID:boyangcongpeople)在東安鎮新南村的隨機入戶調查中,大部分家庭表示已經習慣了一家一個孩子。一些年齡在25-32歲之間,自己就是獨生女的年輕媽媽們,早已不愿多生。
原如東縣縣委常委、人大副主任潘金環在退休后,一直在研究如東的人口變化。他認為這兩年生育率低迷的根本原因還是這三十年來的計劃生育傳統。
“人口生育有自然的規律,獨生子女習慣維持了一兩代人,就很難再迅速逆轉了。即使政策突然放開,也很難克服一家三口家庭的慣性。”
“真不知道年輕人都到哪里去了”
在如東,人們總愿意與臨縣如皋作比較---兩縣面積相當,都是河汊密布的農業縣,“我們不覺得比如皋差”,有如東的官員告訴剝洋蔥(微信ID:boyangcongpeople)。但數據表明,這幾年,如東在競爭中明顯落了下風——在2015年全國百強縣名單中,南通六縣市入選,但如皋排名第二,如東則墊了底。
潘金環把很大一部分原因歸結為計劃生育導致的人口減少——在上世紀70年代,兩縣人口均為百萬左右,而如今,如東人口已跌破百萬,還在降低;如皋人口數卻達到143萬,仍在增加。短短40年,兩縣相差了近50萬人。
算下來,這50萬孩子要是生下來,如今都是年富力強的年紀了。
數據顯示,從1997年起,如東已經連續18年人口“負增長”。2014年年末,如東戶籍人口104.37萬人,比上年末減少143人,人口自然增長率-3.17‰。
根據全國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如東縣出生人口性別比為100.6,性別均衡程度超過了全國95%的縣。
出生率負增長,體現在學校和幼兒園,就是生源減少,相關數據統計,從2000年到2010年的十年間,全縣中小學總數減少了一半。
五年前,如東還有9所高中,如今只剩7所,其中3所已經停止招生,將在今年夏天最后一屆學生畢業后關閉。
拼茶鎮45歲的李鳳英在猶豫是否要關掉自己的幼兒園,這兩年,孩子越來越難招了,前幾年還能有接近兩百人,今年,剛剛招夠一百人。
39歲的豐利中學英語教師徐玲玲兒時最深的記憶,是每年正月十五鬧元宵,街上人頭涌動。
1999年她參加工作,當時鎮上有5個中學,7個小學,至少5個幼兒園,如今,還剩下1個中學,1個小學,3個幼兒園。
孩子少了,鎮上的電影院也沒有了。前幾天她在課堂上問班上的孩子,有沒有去看過最近頗受好評的《瘋狂動物城》?沒有一個孩子舉手。
前陣子她去了趟鄰縣如皋,站在大街上,她覺得很驚愕--如皋街上都是年輕人。而在豐利鎮,39歲的她常常發現自己是最年輕的那個,“真不知道年輕人都到哪里去了”。
豐利中學校園里,已經有一棟教學樓空置了,另外幾棟,也都有空著的房間。2010年,由于生源太少,鎮上有些中學一個班級的學生從70個變成了30個,于是5所中學撤點并校,生源都合并到了豐利中學,孩子依然都無法裝滿以前的教學樓。
學校里,高三年級孤零零地占據了一棟樓,“他們是孤獨的一代”,徐玲玲對剝洋蔥(微信ID:boyangcongpeople)說。2014年,學校停止招收高中生,這一屆學生孤獨地讀完了高中三年,沒有了學弟學妹。今年夏天他們畢業之后,豐利鎮將再不提供高中教育,資源全部集中到縣城。
這些被撤銷的學校,最后大多變成了養老院。如東現在最大的養老院賓山老年公寓,就是由2012年撤并的港南小學改建而成。
備戰二胎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準媽媽做好衣食住行以及心理等各方面的準備,對未來充滿信心。
據小區保安胡先生稱,當天晚上9:20分左右,寶應蓮花嘉苑小區16棟樓,一14歲女孩從26樓頂層上跳下,砸中一電動車后身亡。也有人認為,女孩選擇輕生可能是生活、學業等多重壓力所致,不一定僅僅是因為二胎。
元宵節一過,南昌中小學校陸續開學了。南昌教育行政部門將做好學校的“后盾”,積極申請編制,擴大教師隊伍,緩解學校壓力。
渝北網友“多多”在朋友圈爆料稱,這次回老家過年,發現不少親戚都生了二胎。她告訴記者,家里親戚多,她的堂姐、堂哥、表弟、表妹算下來有11個孩子,老公這邊的表姐、堂哥、表妹有8個孩子,一共就是19個孩子。
二胎政策放開了,積極生孩子本是響應國策的好事情,可在駐馬店第二高級中學內,一位女老師生個二胎,卻把學生家長折騰得夠嗆......
昨天,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婦產科醫院生殖內分泌科,很多醫護人員都在議論同一件事,“早上主任被一大群50后大姐'包圍'了。昨天下午4點,浙大婦院生殖內分泌科門診,有的醫生半天門診已看到70多號。
昨天下午4點,浙大婦院生殖內分泌科門診,有的醫生半天門診已看到70多號。
記者看到,這份合同規定由甲乙丙丁四方簽署,分別代表父、母、小雪和未來的弟弟或妹妹。交談中,小雪向記者表示,自己現在很期待有個小弟弟或小妹妹,可以嘗嘗當大姐姐的滋味。
這份合同規定由甲乙丙丁四方簽署,分別代表父、母、小雪和未來的弟弟或妹妹。
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新聞中心今日15時在梅地亞中心多功能廳舉行記者會,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主任李斌……
而對生二孩心切的媽媽們來說,在備孕前做一個專門的檢測是非常有必要的。
隨著“二胎政策”開放,以及猴年即將來臨,長春市的生育高峰已經開始顯現。”昨日,新文化記者從省婦幼保健院和長春市婦產醫院等幾家醫院了解到,近幾個月,新一輪的生育高峰已經開始顯現。
不要總是讓老大把他的東西分給弟弟或妹妹――比如他的小床或玩具。不要給孩子過多的壓力,強迫他懂得自己應該是一個“大孩子”了。孩子的成長是一個過程,讓他慢慢懂得。
“雖然不生育、不喂奶的女性患乳腺癌的幾率更高,生二胎或許對預防乳腺癌有一定作用,但其實導致乳腺癌的高危因素有很多,雌性激素是其中的關鍵。年齡越大,被激素刺激時間越長,患病幾率越高。”
一般來說夫妻雙方都在35歲以上,自然懷孕的幾率就比較低了,此時可以考慮人工輔助生殖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