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3月21日15:13 來源:新浪體育
“阿爾法圍棋”與李世石的比賽在韓國產生巨大影響。圖片來源:Ahn Young-joon
新浪體育訊 本報訊作為對谷歌下屬深度思維公司開發的舉世矚目的圍棋程序“阿爾法圍棋”的積極響應,韓國于3月17日宣布,在接下來的5年中將投資8.63億美元(1兆韓元)用于人工智能(AI)研究。
現在并不清楚這些錢是否代表了新的資金,抑或是之前分配給人工智能的款項。但它包括創辦一個引人注目的公共—私人研究中心,并將有該國幾家綜合性大企業參與其中,例如三星集團、LG電子、現代汽車以及位于首爾附近的技術公司Naver。
發表這一聲明的時機表明“阿爾法圍棋”對韓國產生的影響——在此兩天前,該程序在首爾舉行的一項賽事中以4比1戰勝了韓國九段圍棋選手李世石。這一壯舉被認為是人工智能研究領域的一個里程碑。但它同時也震驚了整個韓國社會,引發了公眾對于人工智能能力的廣泛擔憂以及有大量的報紙新聞擔心韓國在這一個至關重要的增長性行業中落后。
韓國總統樸槿惠同時宣布將成立一個委員會,旨在提供建議,整頓國家的研究和開發過程,從而提高生產力。
在3月17日的講話中,樸槿惠強調“人工智能可以為人類社會造福”,并稱之為“第四次工業革命”。她表示:“最重要的是,韓國社會擁有了具有諷刺意味的幸運,由于‘阿爾法圍棋的沖擊’,我們在為時過晚之前已經認識到人工智能的重要性。”
韓國科學家表示,人工智能研究機構已經處于規劃階段,最初打算于2017年啟用。然而,“阿爾法圍棋”的成功促使該國政府加速了這一計劃的實施。韓國科技部官員Kim Yong-soo表示,他們希望該研究機構能夠盡早啟用,但具體日期仍取決于參與的企業。該研究機構很可能坐落于板橋市,這是位于首爾南部的一座技術城市。
然而韓國人工智能研究人員卻對新的舉措表示擔憂,認為這是一個目光短淺的、不由自主的“膝跳反應”。國立釜山大學人工智能研究人員Kwon Hyuk-chul說:“它是有幫助的,但還需要更多的長期支持。”
為了公開談論這項政策而要求匿名的在韓國一所大學從事機器認知研究的一名教授表示:“聽到政府有興趣在行業而不是大學投入很多資金,我感到非常遺憾。”他說:“行業可能會為了制造一些產品而獲得一些有用的應用程序,但它們基本上對研究本身并不感興趣。”
迄今為止,韓國已經投資了兩項引人矚目的人工智能計劃——Exobrain(旨在與IBM的沃森計算機競爭)和“深度觀點”(一項計算機視覺項目)。
然而就在“阿爾法圍棋”與李世石的比賽開始之前兩天,深度學習創業公司NovuMind也向中國職業圍棋選手柯潔發起了挑戰。來自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硅谷的NovuMind公司于2015年由離開中國百度公司的吳韌創立。
吳韌表示,比賽尚未最終敲定,但他對此有信心。18歲的柯潔在1月于中國舉行的一項國際賽事中擊敗了李世石,目前是全球排名最高的圍棋選手,而“阿爾法圍棋”位居第二。
另外兩個圍棋程序——Zen和CrazyStone——的開發人員目前也正在致力于提高深度學習的版本。
3月15日,人工智能“阿爾法圍棋”與李世石第5局比賽在弈至280手時李世石中盤認輸。至此,從本月9日至15日在首爾四季酒店舉行的這場五局人機大戰宣告結束。“阿爾法圍棋”以4比1獲勝。本次人機大戰采用中國規則,執黑一方貼7目半,各方用時為兩小時,3次60秒的讀秒機會。(趙熙熙 《中國科學報》)
由于迎來事件催化,10月中旬以來整體陷入調整的人工智能板塊再拾升勢,不少相關概念股表現強勁,老牌龍頭股科大訊飛盤中一度漲近9%,收盤報6.93%,泰禾光電、中科信息、漢王科技等也漲逾3%。
行政工作千差萬別,既有高智力、高情感涉及的類型,又有低智力、低情感涉及的類型,前者更難被替代,而后者則更容易被替代。
國務院近日印發《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人工智能”這個被李克強總理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帶火的“熱詞”,有了國家規劃。
好的生活,總要仰仗情感,缺了溫度,生命總無法平衡。調教孩子,比調教小冰,微妙復雜多了。
人工智能給人類帶來的“沖擊力”不言而喻,同時它也給人類提出了一個新問題:在人工智能時代,我們需要什么樣的教育?它會對教育帶來哪些影響?
面對人類棋手注定完敗于人工智能的結局,人類要做好的準備是全面迎接而非拒絕人工智能,努力去掌控而非臣服于人工智能。
廣西有一件命案15年沒破,人工智能卻幫警察抓住了嫌疑人。盡管不方便詳細透露案情,但王海波仍然向《科技日報》介紹了機器福爾摩斯近期破獲廣西一起15年懸疑命案的大致套路。
受到多重利好催化的人工智能板塊,近期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
據日媒報道,美國IT巨頭微軟公司本月24日宣布,已中止通過在網上與一般人對話進行學習的人工智能機器人(AI)的實驗。據悉,該機器人被教會了一些不合適的對答,說出過“希特勒沒有錯”等不妥言論。
在日本一個文學獎評比中,由人工智能(AI)創作的小說雖然沒有摘得最終獎項,但有作品入圍初審。名古屋大學教授佐藤理史介紹,在此次評選人工智能創作的小說時,“把不出現奇怪的日語放在第一位,暫時不考慮是否生動有趣”。
人工智能程序“阿爾法狗”(“阿爾法圍棋”)在五番棋對決的前兩場比賽中擊敗頂尖圍棋手李世石后名聲大噪,它的開發者德米什·哈薩比斯也開始走進大眾視線。
如今這個時代,這個連引力波都被證明了的時代,無限接近于人類智慧甚至超越人類智慧的人工智能憑什么不可能誕生?當那一天來臨的時候,人類面對的將是永生還是毀滅?
根據推測,被取代可能性較高的職業包括普通文員、的士司機、收銀員、保安、大廈清潔工、酒店客房服務員等。
大概很少有一項技術,能像人工智能一樣,在影視作品里被人類暢想、演繹、贊美或者憎恨過那么多次。
好萊塢科幻電影《終結者》中,人類研制的高級計算機控制系統“天網”失控,機器人擁有自我意志后,開始屠殺人類。當地時間1日,在德國大眾汽車公司的一家工廠,機器人“出手”殺死了一名工作人員,有關人工智能的安全問題再次引發熱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