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3月16日18:32 來源:澎湃新聞網
日前,中國央行副行長陳雨露在全國兩會期間對于大額人民幣的傳言給出了確切回應:央行尚沒有發行大面額人民幣的打算。對此,專家指出,貨幣面值的大小要充分考慮到一國的經濟情況與居民使用的便利性。貨幣面值并非越大越好,就我國而言,不存在發行大額鈔票的必要性。此外,考慮到安全性以及技術的發展,電子化交易完全可以滿足未來大額交易的需求,而這也應該是未來發展的大方向。
幣值并非越大越好
縱觀人民幣的發行歷史,大額面值的人民幣一直十分罕見,在已經發行的五套人民幣中,只有第一套人民幣有過最大50000元的面額,而這也是出于當時特殊經濟情況的考慮。在此之后發行的四套人民幣中,沒有出現過最大面值超過100元的。
近年來,關于發行更大額面值人民幣的聲音時有出現,甚至有人在網上貼出了“第六套人民幣”的大額鈔票樣票。
大面額人民幣真的如此有吸引力?“貨幣面值并非越大越好。一國貨幣面值的大小是由多種因素共同決定的,一般要考慮到該國商品經濟發展的情況、幣值的穩定性以及使用的便利性等,其中居民的使用習慣是一項重要的考慮因素。”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說,人民幣若發行像千元這樣的面額,不僅會遇到使用量小的問題,還可能造成交易的不便。
而看看歐美這些發達國家貨幣面值的發展史,可以發現,這些國家也很注重貨幣面值的穩定性與居民的使用習慣。美國已經維持了幾十年100美元的最大面額,歐元從問世到現在,一直保持最高500歐元的面額。我們很少聽到這些經濟體討論要發行大額面值的問題,相反,這些經濟體內甚至有些官員、專家正提議要廢除100美元與500歐元的大額面值。
“大鈔”尚無市場需求
大額鈔票在一些世界其他經濟體也有出現,不少國家至今仍在使用,但這主要還是基于一國的實際發展情況。郭田勇指出,一般而言,一國選擇推出大額面值的貨幣主要有兩種可能,一種是該國出現了嚴重的通貨膨脹,該國央行被迫選擇發行大額貨幣;另一種是該國財富出現了急劇增長,甚至出現了貨幣緊缺的情況。
那么我國是否存在這樣的需求呢?郭田勇指出,我國目前CPI(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走勢溫和,并不存在通脹的風險。我國經濟目前基本維持在7%左右的中高速增長,居民財富增長相對穩定,貨幣供給正常。所以,我國目前并沒有發行大額面值人民幣的必要。
此外,突然發行大額鈔票很可能加劇通脹預期,擾亂整體經濟的發展秩序。專家指出,大額鈔票更容易給群眾一種心理暗示,那就是手上的錢“越來越不值錢”了,而一旦預期形成,就可能導致物價的上漲。
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此前表示,發行大額的人民幣應該還是不合適的。一個主要原因是,目前對于經濟當中大額的交易需求,實際上網上支付及移動支付已經能滿足需求,沒有必要發行大額人民幣來支持所謂的大額交易,而且大額人民幣在面對假鈔的情況下也使鑒定成本上升,人們對于收到大額人民幣的假鈔擔憂尤甚,同樣會提高交易成本,所以發行大鈔要謹慎。
試點推行1元硬幣
日前,中國人民銀行濟南分行發布消息稱,今年山東省將在部分地市啟動實施“1元券硬幣化工程”,在山東5個城市停止向商業銀行投放1元券紙幣。陳雨露表示,先在一些地方試點,然后逐步推廣。
對此,郭田勇指出,推動1元人民幣硬幣化主要還是為了使日常交易更加便利。1元硬幣在耐用性及保存方面有不少優勢。現實生活中,地鐵、自助售貨機等在使用硬幣方面也很方便。
不少專家認為,1元紙幣退出流通只是“前奏”,隨著技術的進步,電子化交易將成為主流。郭田勇表示,依托于網上消費、網絡支付以及移動支付,電子化交易的條件正在逐漸成熟,未來無論是貨幣還是支付方式都會逐漸走向電子化方向。
據了解,我國央行正在研究發行“數字貨幣”。“紙幣技術含量低,從安全、成本等角度看,被新技術、新產品取代是大勢所趨。”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說,央行發行的數字貨幣目前主要是替代實物現金,降低傳統紙幣發行、流通的成本,提高便利性。
市場人士認為,羊年生肖能否把第三輪生肖票行情推向頂峰尚未明朗,建議收藏投資者理性對待。“現在市場的熱點主要是在近幾年發行的小版票上,生肖板塊特別是生肖小版、大版尤其受關注。
有鄭州戶籍、滿60周歲(1954年4月30日前出生)的老人,均可申辦不接受個人辦理,通過社區集中辦理,明天起即可預約 1 辦理時間:3月20日起,綠城通老年卡正式發行。據鄭州市一卡通公司有關負責人介紹,綠城通老年卡采取社區收集資料、提前預約、集中辦理的形式辦理,不接受個人辦理。
美國發行新版百元美鈔 多項防偽功能突出
9月29日,集郵愛好者們在市郵政局門外早早地排成一條長龍,搶購《中國夢—國家富強》特種郵票。
2013年9月23日,中國人民銀行和”字行書普通紀念幣開始發行。
公告顯示,財政部決定于下周第一次續發行2013年記賬式附息(五期)國債。
財政部原計劃于7月10日至7月23日發行2012年第七期和第八期儲蓄國債(電子式),由于7月5日央行突然宣布降息,根據財政部規定,本期國債公告公布日至發行開始前一日,如遇中國人民銀行調整同期限金融機構存款利率,這兩期國債從調息之日起取消發行。這也是央行連續第二個月降息,6月份第五、第六期儲蓄國債也因此取消發行。
財政部網站4月16日發布公告稱,將于4月20日招標發行280億元20年期固定利率附息債。
菲律賓財政部近日發表聲明稱,菲計劃于11月前后在華發行以人民幣計價、約合2億美元的債券。對此,在今天(9日)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發言人華春瑩表示,相信此舉將有助于深化兩國合作,推動中菲關系深入發展。
8月份債券發行規模高達4.39萬億元,創下單月債券發行規模歷史紀錄,同比增長17.4%,環比增長11.1%。
“中國版市政債”發行大幕開啟。近期,廣東省發行了我國首批收費公路專項債,此外,北京、福建、河北、廣東等多地已相繼發行了土地儲備專項債券。
4月5日晚間,中國聯通A股和H股雙雙發布公告稱,接控股股東中國聯合網絡通信集團有限公司通知,聯通集團正在籌劃并推進開展與混改相關的重大事項。
英國發行新版五英鎊塑料鈔票 不怕沾菜湯
近日,興業銀行面向個人投資者發行投資綠色環保項目和綠色債券的綠色理財產品--“萬利寶-綠色金融”理財產品,使得綠色金融更加貼近普通投資者,讓廣大投資者得以加入“寓義于利”的行列,在獲得投資收益的同時,參與我國綠色產業的發展,支持美麗中國建設。
澳大利亞儲備銀行(中央銀行)12日公布的新版5澳元紙幣設計圖案,招致國民集體吐槽“太丑”。新版5澳元紙幣以粉色為主色調,輔以紫色色塊和金合歡花等圖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