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3月16日15:07 來源:人民網
太和縣文物管理所立即組織人員進行搶救性發掘。
資料圖
據潁州晚報消息,3月11日,太和縣倪邱鎮中心校綜合樓建設工地,發現一處古墓。太和縣文物管理所立即組織人員進行搶救性發掘。目前,現場的發掘工作已基本結束,共發現古墓3座,其中夫妻合葬墓2座、單棺墓1座。
考古人員初步判斷,這是一處家族性墓葬,時間大約在清代中晚期。其中1座古墓的主人應該是清朝的大內侍衛,五品頂戴。
3座古墓發掘文物200多件
3月11日上午,伴隨著隆隆的機器聲,太和縣倪邱鎮中心校綜合樓建設項目破土動工。時隔不久,挖掘機操作人員發現了異常,“好像挖到了古墓,里面有人骨和一些陪葬器物”。
學校及現場的施工人員立即將這一情況,上報至倪邱鎮政府和太和縣文物管理部門。太和縣文物管理所隨即組織人員,趕赴現場進行搶救性挖掘。
在現場,考古人員一共發現了3座古墓,其中2座是夫妻合葬墓,1座單棺墓。
考古人員告訴潁州晚報記者,單棺墓是施工人員最早發現的古墓。由于墓室進水嚴重,棺木毀壞嚴重,已經很難看出墓葬的原樣。與之相距10多米的兩座夫妻墓保存相對完好。
此次搶救性考古共發掘出頂戴、銅鏡、銅板、銀錠、玉帶鉤、扳指、指環、銅扣等器物200多件。
其中一位墓主或為清代大內侍衛
經過3天的考古發掘,考古人員初步判斷,這是一處家族性墓葬,時間大約在清代中晚期,三座古墓葬之間均有10多米的距離,且均為南北走向。
在其中一座古墓中,考古人員發現了象征清代官員等級的頂戴,其官階為五品,但是考古人員沒有在墓葬中發現安插花翎的翎管。
考古人員為此感到疑惑時,當地村民提供了一個傳說,似乎印證了墓主的身份。
據介紹,清代當地出了一位武舉人,是皇宮中的侍衛,官居五品。考古人員眼前一亮。
太和縣文物管理所考古員鮑建鵬告訴潁州晚報記者,在清代,漢人要想成為宮廷侍衛必須通過武舉選拔。其中,一等侍衛官居三品,二等侍衛官居四品,三等侍衛官居五品。
更為重要的是,清朝的大內侍衛與文官不同。文官擁有頂戴花翎,表明自己的品階,而大內侍衛只有頂戴,沒有花翎。
同時,考古人員還在這個墓葬中發現了扳指等其他陪葬器物,這也說明墓室主人是位武官,能彎弓射箭。
“這位大內侍衛在倪邱鎮仍有后裔。”目前,太和縣文物管理所和倪邱鎮政府,已向這位大內侍衛的后代們征集家譜,對上述推測進行印證。
唐宋萬間宮闕如今已化塵土
除3座古墓外,此次考古還有一個重大發現——倪邱中學應該是唐宋時期的一處遺址。
潁州晚報記者在現場看到,此次發現的3座古墓位于地面以下4米左右。在地面以下2米左右的位置,出現了許多青磚青瓦。
考古員鮑建鵬說,他們在這里發現了一些漢代的瓦當,但更多的是唐宋時期的磚瓦、瓷片等,說明唐宋時期這里應該是一片居民聚居區。
后來,由于戰亂、朝代更迭、黃河大水等多種原因,原來的“萬間宮闕”均已化作塵土,然后被泥沙掩埋,并形成了一個文化層。
當地老人的記憶印證了考古人員的推測,據介紹,七八十年前倪邱中學所在的位置是一處古廟,名為“東大寺”。后來寺廟倒塌,建國后政府在此修建了學校。
此次發掘的3座古墓似乎也在傳遞著一些信息。據介紹,按照清代墓葬習俗,現場的3座墓葬屬于“攜子抱孫墓”。初步判斷,附近還有其他墓葬未被發現。
目前,太和縣文物管理所已組織專業人員駐守現場,密切關注施工情況,一旦再出現古墓葬將立即進行保護,不能保護的立即進行搶救性發掘。
4月18日,在埃及南部城市盧克索附近,考古人員展示從一座3500年前的古墓中發掘的文物。
考古人員在現場進行勘察工作
個別佛像上的貼金尚存。
日前,河北省文物部門在位于任丘市青塔鄉后趙各莊村村北的西漢高郭侯國國都遺址進行第二次考古發掘時,出土大量戰國至西漢時期的陶紡輪、銅鏃、甑等可辨文物,坍夯土中發現了戰國時期的甕棺葬以及尚待確認年代的一條南北向古道路。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近日,福州地鐵屏山站在建設過程中,意外發現了距今2200多年前的閩越古城遺址。地鐵建設與文物考古如何取舍,記者隨機在福州街頭采訪市民,大多數人的意見,文物發掘關乎人類歷史,不能輕易放棄。
考古人員介紹,此墓群內有許多謎團困擾著考古人員:一是在已經挖掘的古墓中有空墓穴,墓內沒有尸骨;二是部分尸骨沒有頭顱;部分尸骨沒有上身只有下身,或者有下身沒有上身,有的缺胳膊少腿,還有尸骨雙腿上有明顯金屬捆綁痕跡……
曹操墓考古隊隊長潘偉斌透露,將借助高科技設備對尸骨進行鑒定,未來,有可能對曹操相貌進行復原,人們將有望一睹魏武王曹操的尊容。
中午12點30分,封面新聞-華西都市報獲準記進入考古發掘現場,這也是啟動江口沉銀遺址考古工作以來,媒體記者首次大規模進入核心考古區域。
2016年12月初,河南省考古研究院新浪官方微博@河南考古對信陽城陽城址18號戰國楚墓的發掘進行了詳細又生動的圖文直播。
2016年12月初,河南省考古研究院新浪官方微博@河南考古對信陽城陽城址18號戰國楚墓的發掘進行了詳細又生動的圖文直播。
近日,網絡小說改編的電視劇《盜墓筆記》播出,首播單集播放量一天內即破億。
考古專家稱,在東趙遺址新發現的“中城”,在迄今發現的二里頭文化早期城址中面積最大。更為罕見的是,考古人員發現“中城”存在“嬰兒奠基”現象。
1月15日,陜西省文物局透露,考古人員對位于西安市北郊漢長安城遺址北側的渭橋遺址發掘后確定,以廚城門外的一座橋為中心在東西600米的范圍內,已發現存在5座大型渭河橋梁。
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報道,南昌西漢海昏侯墓考古現場傳來了最新消息,海昏侯劉賀墓已經進入“槨室拆解”的最后階段。槨木和槨底板上的這些文字和符號到底是什么意思,有什么歷史價值目前還不能確定。
南昌西漢海昏侯墓考古現場傳來了最新消息,海昏侯劉賀墓已經進入“槨室拆解”的最后階段。考古人員在槨木和槨底板發現了很多字跡和符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