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3月15日15:17 來源:中國新聞網
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新聞中心今日在梅地亞中心多功能廳舉行記者會,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部長陳政高、副部長陸克華、副部長倪虹就“棚戶區改造和房地產工作”的相關問題回答中外記者的提問。
中國網記者:陳部長您好,我的問題和房價有關,因為大家都非常關心。現在社會上有一種擔憂,認為目前我國的房地產市場似乎和80年代的日本非常相似,我們看到,當時日本的房價從1985年開始在6年內增長了3倍,隨后從1991年開始出現了斷崖式下跌。現在這種擔憂認為,中國的樓市可能也會像當時的日本一樣發生崩盤,請問對此您怎么看?
陳政高:你提的這個問題,最近網上有一些文章,社會上也有一些議論。圍繞這個問題,我請教過一些專家。我要說的是:第一,時代不同。日本發生的事情是在20年、30年以前的事情,背景、政治、經濟條件和今天都大不一樣,甚至是完全不一樣了。第二,國情不同。中國和日本的城鎮化水平不同,經濟發展階段不同,宏觀調控的措施也不同。因此,我要說,不能相提并論。謝謝。(根據網絡文字直播整理)
在樓市調控持續加碼的背景下,熱點城市樓市進一步降溫,平抑房價預期基本實現。業內人士認為,短期內樓市調控難以動搖,長效機制亟待跟進。
在9月份一線城市房價普遍下調之后,10月份樓市數據延續了慘淡景象。10月份,北京二手房住宅簽約6162套,在國慶長假影響下,二手房住宅簽約套數在2014年2月后連續43個月創出新低。
防控房地產市場泡沫風險,這一政策導向從年初說到眼下,據不完全統計,2017年以來,全國各地出臺樓市相關政策已經接近180次,力度和廣度都遠遠超過此前任何一年。在頻繁、堅決的調控政策背后,中國樓市的走向正在發生著巨大變化
自去年9月底以來,從限購、限貸、限價、限售、限商的“五限”到“購租并舉”“租售同權”,已有超百城市發布150余次樓市調控政策。在輪番政策影響下,十一假期期間,以一線城市為代表的全國熱點城市房價持續降溫。
只有綜合運用金融、土地、財稅、投資、立法等手段,建立符合國情、適應市場規律的長效機制,才是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治本之策。
新房有樓盤國慶期間“零成交”,二手房有業主再次降價售房。
新房有樓盤國慶期間“零成交”,二手房有業主再次降價售房。
自去年“9·30”樓市政策落地以來,房地產調控收緊已持續一年,迄今為止,全國已有超過100個縣級以上城市跟進。
加碼調控增量、鼓勵住房租賃實屬必然。分析認為,市場將逐漸從單一的住房購置走向租售并舉。
調控及信貸政策密集出臺的背景下,也確實改變了市場對未來的一些預期,多重因素下,導致了周一地產股的集體跳水。
全方位封堵任何炒房的可能性,從而遏制房價過快上漲,房地產去投資化趨勢愈加明顯。
監管層在“金九銀十”這一傳統樓盤銷售旺季發布新政,釋放出樓市調控不放松的強烈信號——“哪里房價上漲明顯,調控就指向哪里”。
與去年“十一”假期前后全國多座城市接連限購或升級限購政策類似,全國多座城市近日接連升級樓市調控,“最嚴限售加上房貸利率上浮”似乎成為新一輪的樓市調控組合拳。
22日開始,樓市迎來新一輪密集調控期。2天內,西安、重慶、南昌、南寧、長沙、貴陽、石家莊、武漢8個省會城市密集出臺樓市調控措施,其中6個城市實施了限售。
眼下正值樓市金九銀十傳統銷售旺季,多地選擇這個時點密集出臺收緊政策,釋放出樓市調控不放松的強烈信號,有利于進一步穩定市場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