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3月14日07:05 來源:京華時報
陸昊接受記者采訪。記者 陶冉/攝
“井上職工欠薪我們一直是掌握的。井下職工確實有欠薪,這個情況,我說錯了,不管什么層級報告錯了,不管任何原因,錯了就要改。改了,還要努力解決問題,同時深刻吸取教訓。”昨天下午,黑龍江省省長陸昊在代表團駐地接受京華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龍煤集團拖欠井下職工工資問題,政府將幫助支持企業努力解決,近期會有進展。“我們不管是政府干部,還是企業干部,對待職工要真誠,講清楚真實的情況,正確的工作要堅持,錯的問題就要改。”
回應
存在井下職工欠薪的情況
昨天下午,黑龍江代表團舉行全團會議,黑龍江省省長陸昊在會議間隙接受京華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之前在開放日上說“龍煤井下職工不欠薪”是因為掌握情況不準確。“昨天召開會議有兩個目的,一是糾正錯誤,二是部署工作。”
陸昊說,“我一直講要真誠與職工交流,既要跟職工講清楚龍煤集團的真實困難情況、企業脫困改革的措施,也要跟職工講清楚各級政府給予的大力支持。”
“當然,既然真誠就要堅持真理,糾正錯誤。”陸昊說,正確的工作要堅持,比如說井上人員是富余的,要在更大的范圍內進行合理配置,這就要堅持;錯誤就要堅決糾正,比如說井下職工是有欠薪的,講錯了就要糾正。
陸昊說,“地面欠薪的情況我們一直是掌握的,但井下欠薪我們掌握不準確。但是不管是什么渠道,哪一級組織報上來的,不管是什么理由,錯了就要馬上糾正,只有糾正了才能讓大家減少誤解,形成共識,形成合力。”
根本上解決拖欠工資問題
陸昊表示,“欠薪沒有理由隱瞞,我們要對發現的事實采取措施,解決現在存在的問題,同時深刻吸取教訓。解決問題,根本上要解決拖欠職工工資問題。當然,企業的困難是客觀的。企業要努力克服困難,政府也會大力支持幫助。龍煤集團要通過各種渠道籌措資金,比如合理調度經營型資金、清理應收賬款、盤活非主業投資和非經營性資產,以及資金鏈補充過程中的一些做法,都可以采取措施。”
陸昊介紹說,目前龍煤集團是三級管理體制——煤礦、四個煤城、龍煤集團,都在做工作,近期會有具體安排。
“龍煤的問題既有歷史積累的原因,也有行業自身的問題,光靠企業自身不夠,企業首先要痛下決心轉型,也需要政府支持幫助。”陸昊說。
再次報告不真實嚴肅處理
今年的黑龍江省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今年推動龍煤破釜沉舟、背水一戰,大力精簡管理機構、盤活非經營資產、清繳應收賬款、強化正風肅紀,擴大省內優質煤市場份額,發展新興產業,用2-3年時間組織化分流5萬職工,盡快改變萬噸采煤用工高達48人是全國平均3倍的落后局面,及時化解資金鏈中斷風險。目前,借助龍煤30萬畝農地、150萬畝林地和煤城公益崗位,與農墾、林業、森工和煤城協議對接分流職工1.9萬人。隨后,龍煤集團的困境和改革,受到媒體關注。
3月12日下午,陸昊在北京主持召開龍煤集團脫困發展工作專題會議。據《黑龍江日報》報道,上述會議強調,龍煤集團、省直有關部門和四煤城政府要盡職盡責,全面真實掌握企業在冊、在崗人員、拖欠工資、應收賬款、對外投資等真實情況并及時報告,供省委、省政府科學決策。
會議還表示,要深刻吸取掌握、報告情況信息不準確的教訓,在改革脫困過程中深入細致地開展思想工作,坦誠與廣大職工交流企業困難情況,交流脫困發展的各項舉措,尊重職工合理訴求,減少誤解,增強共識,形成企業、職工和政府的工作合力,打好改革生存攻堅戰。再次發生重要信息報告不真實的情況要嚴肅處理。
對話
企業和政府共同解決欠薪
京華時報:龍煤集團欠薪的資金來源如何解決?
陸昊:企業和政府共同努力,我前天開會講了,龍煤的攤子其實不小,其實有很多資金的渠道,有清理應收賬款,盤活非主業對外投資,還有跟銀行之間的資金周轉關系等。現在我們要保證職工工資和防止資金鏈斷裂,這兩個是最重要的目標。因為一旦資金鏈斷裂,企業一旦停產,更多的職工會失去主要收入來源,現在企業要把這兩個問題當作最核心的問題解決。
京華時報:未來龍煤集團將如何轉型,做哪些產業來分流人員?
陸昊:還是要靠有優勢的產業領域、新動能,比如有供給優勢的領域,比如雙鴨山高品質食品、乳制品,旅游,雙鴨山有濕地,可以轉型。
黑龍江去產能要靠新產業
京華時報:您如何看待黑龍江的去產能問題,如何安排分流人員就業?
陸昊:黑龍江也面臨著去產能的問題,去產能實際上要解決過剩產能崗位上的人員分流問題,我們提出要靠新動能和新的產業領域,來分流和安排這些職工。這兩天我都講過了,實際上這些年我們已經形成了一些新產業,比如旅游、養老健康產業,能夠吸納分流人員就業。當然,重要的是過渡過程中的問題要解決好,職工的基本生活和收入的銜接問題。
鏈接
龍煤曾獲政府輸血30億人工成本占支出逾六成
龍煤集團,全稱是黑龍江龍煤礦業控股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是2008年4月28日由黑龍江省國資委出資組建的省屬國有大型煤炭企業集團,其前身為黑龍江龍煤礦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2013年龍煤集團全年凈虧損22.8億元之后,2014年一季度,龍煤集團的營業收入僅為77.1億元,也再次創下虧損紀錄,虧損增至16.22億元。對此,龍煤集團認為是“整個煤炭行業經濟嚴重下行與歷史矛盾和問題等多種因素相互疊加的結果”。其中,“全國煤炭產能過剩,進口煤炭增加,需求不旺,市場競爭加劇,致使煤價連續大幅下降,銷量減少,收入銳減”被龍煤集團稱為虧損的直接原因。
截至2014年第一季度,龍煤集團在冊職工24.8萬人,沉重的人工成本也讓企業步履維艱。龍煤集團稱:“人工成本高,占支出的60%以上,全行業最高。”
2014年5月5日,陸昊就龍煤當前遇到的困難、問題以及下一步改革發展措施進行專題研究。一個多月后,決定安排30億元緩解龍煤集團流動資金困難。
龍煤集團自身也列出了扭虧為盈的時間表:到2017年,省內外煤炭產量穩定在6000萬噸,240萬千瓦低熱值煤發電項目全部開工建設,為大慶石化配套的120萬噸甲醇項目投入運行,礦區轉型初具規模;到2019年,外埠委托承包煤礦形成3000萬噸規模,180萬噸甲醇轉60萬噸烯烴項目建成投產,240萬千瓦低熱值煤發電項目全部建成發電。
(記者 文靜)
據CCTD中國煤炭市場網獲悉,有關部門近期正在組織對部分證照齊全有效、已經形成生產能力超過設計(核定)生產能力且正常生產的露天煤礦和低瓦斯礦井,在承擔相應產能減量置換的情況下依法依規重新核定生產能力。
12月5日,湖北省巴東縣辛家煤礦發生礦難,7名豫籍遇難者身份確定。姚學鵬說,在確定各項賠付款項已到位的情況下,12月10日晚,新安縣工作組、部分遇難者家屬和村干部連夜返回洛陽,另一部分家屬等遺體火化后再返回新安縣。
國家煤監局副局長桂來保表示,煤礦在安全生產和管理方面都存在一些違法違規現象,第一,該煤礦為超層違界開采,第二,井下的設施設備不完善,不健全,通風系統不合理,安全管理方面也比較混亂。
9月18日,記者從河南煤礦安全監察局獲悉,我省計劃用三年左右時間,在全省開展煤礦“機械化換人、自動化減人”科技強安專項行動,實現煤礦企業高危作業場所作業人員減少30%以上。
“走過路過千萬別錯過,價值數億美元的煤礦便宜賣咯,只要1美元,1美元你就可以帶回家?真正的"跳樓價",買了不吃虧,買了不上當……”這不是地攤上賣吼貨,這是真實在資本市場上演的一幕。經歷了希臘債務危機和中國股市大跌后,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仿佛患上了“熊市綜合征”,在一輪又一輪的下跌過程中,不斷創造新低紀錄。
希臘債務危機和中國股市大跌后,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不斷創造新低。
“走過路過千萬別錯過,價值數億美元的煤礦便宜賣咯,只要1美元,1美元你就可以帶回家?真正的"跳樓價",買了不吃虧,買了不上當……”這不是地攤上賣吼貨,這是真實在資本市場上演的一幕。經歷了希臘債務危機和中國股市大跌后,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仿佛患上了“熊市綜合征”,在一輪又一輪的下跌過程中,不斷創造新低紀錄。
記者從陜西省有關部門獲悉,7月6日凌晨4時18分,陜西省韓城桑樹坪煤礦掘進三隊南一3314下回聯工作面,發生一起煤與瓦斯突出事故,造成4名工人被困。目前,事故正在搶險救援中。
昨天凌晨3點14分,河南龍宇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永城市陳四樓煤礦北翼12采區發生煤與瓦斯突出事故。
按照常理,林斯佳需要與該礦的所有者——山西省煤炭運銷集團貓兒溝煤業有限公司簽訂協議,方為合法有效。貓兒溝煤礦所在地的河曲縣國土局出具的文件稱,林斯佳購買的1000畝煤礦坐標不在該礦的首采區范圍,按照規定,首采區未開采完畢時不得開采其他采區。
1月19日凌晨,平頂山一煤礦發生冒頂事故,6名礦工被困井下。截至記者發稿時,6名被困工人中4人獲救,1人遇難,剩下1名被困人員仍在搜救中。
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道,建立“新印度”,這是近期印度街頭巷尾政治海報上最常出現的流行語之一。曾經在印度工作多年,并且多次走訪過印度煤礦企業的任彥這樣觀察印度煤炭業工人的生存現狀。
1月4日,記者從省政府獲悉,為促進全省煤炭行業平穩運行和持續健康發展,我省將科學調控產煤總量,遏制煤炭產量無序增長,在關閉小煤礦的同時,嚴格新建煤礦準入標準,控制產煤增量。
價值近千萬元的機械設備等資產被遭哄搶一空。
連日來,湖南婁底市婁星區石井鎮山泉村橋溪港煤礦,價值近千萬的機械設備等資產遭哄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