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3月12日08:59 來源:新文化報
德米什·哈薩比斯
人工智能程序“阿爾法狗”(“阿爾法圍棋”)在五番棋對決的前兩場比賽中擊敗頂尖圍棋手李世石后名聲大噪,它的開發者德米什·哈薩比斯也開始走進大眾視線。
國際象棋神童戰績華麗麗
有“互聯網之父”之稱的英國計算機科學家蒂姆·伯納斯·李曾評價,哈薩比斯是這個星球上最聰明的人之一。
英國《連線》雜志報道,這名顏值平平的英國人工智能工程師4歲時對父親和舅舅玩的國際象棋產生興趣,從而開始學棋。請看這名國際象棋神童華麗麗的戰績:5歲,參加英國國內比賽;6歲,倫敦8歲以下錦標賽冠軍;9歲,英國11歲以下國家國際象棋隊隊長。英國當時在國際象棋領域的水平世界第二,僅次于蘇聯。13歲,他就成為該年齡段世界排名第二的國際象棋大師。
然而,哈薩比斯并沒有繼續沿著國際象棋這條路走下去。與國際象棋相比,電腦編程更能讓哈薩比斯熱血沸騰。
11歲時迷上人工智能
大約在8歲時,哈薩比斯用參加國際象棋比賽贏得的獎金給自己買了第一件東西:電腦。他通過看書自學編程。在他11歲時,人工智能闖入他的視線。“我編寫了一個黑白棋游戲的程序,它戰勝了我弟弟。”哈薩比斯說。
此后,電腦編程和人工智能像磁鐵一樣牢牢吸引著哈薩比斯。16歲時,他進入劍橋大學計算機科學專業;17歲時,他設計出游戲《主題公園》,是最早包含人工智能元素的游戲之一。得益于這款游戲數百萬份的銷量,哈薩比斯獲得足夠資金來完成學業。這也讓他堅定了一個觀念:人工智能將會有驚人發展。
創立“深度思維”公司
1998年,哈薩比斯成立電腦游戲公司“仙丹工作室”,加入商業界為自己“充電”。
2005年,哈薩比斯回歸學術領域,在倫敦大學學院攻讀認知神經科學博士學位,開創性地發現大腦中海馬體與情景記憶間的關系。他的研究成果在2007年被頂級學術期刊《科學》評為“年度突破”。
2011年,哈薩比斯和發小穆斯塔法·蘇萊曼以及人工智能專家沙恩·萊格共同創立“深度思維”技術公司。然而,三年的經營讓哈薩比斯感到分身乏術,難以集中精力于科研。“由于一心放在籌集資金上,我只有十分之一的時間用來做研究。”哈薩比斯意識到,人的時間畢竟有限,魚和熊掌不可兼得。
2014年1月,谷歌以4億英鎊(約合6.3億美元)將“深度思維”公司收歸旗下,哈薩比斯繼續擔任“深度思維”的首席執行官。
由于迎來事件催化,10月中旬以來整體陷入調整的人工智能板塊再拾升勢,不少相關概念股表現強勁,老牌龍頭股科大訊飛盤中一度漲近9%,收盤報6.93%,泰禾光電、中科信息、漢王科技等也漲逾3%。
行政工作千差萬別,既有高智力、高情感涉及的類型,又有低智力、低情感涉及的類型,前者更難被替代,而后者則更容易被替代。
國務院近日印發《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人工智能”這個被李克強總理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帶火的“熱詞”,有了國家規劃。
好的生活,總要仰仗情感,缺了溫度,生命總無法平衡。調教孩子,比調教小冰,微妙復雜多了。
人工智能給人類帶來的“沖擊力”不言而喻,同時它也給人類提出了一個新問題:在人工智能時代,我們需要什么樣的教育?它會對教育帶來哪些影響?
面對人類棋手注定完敗于人工智能的結局,人類要做好的準備是全面迎接而非拒絕人工智能,努力去掌控而非臣服于人工智能。
廣西有一件命案15年沒破,人工智能卻幫警察抓住了嫌疑人。盡管不方便詳細透露案情,但王海波仍然向《科技日報》介紹了機器福爾摩斯近期破獲廣西一起15年懸疑命案的大致套路。
受到多重利好催化的人工智能板塊,近期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
據日媒報道,美國IT巨頭微軟公司本月24日宣布,已中止通過在網上與一般人對話進行學習的人工智能機器人(AI)的實驗。據悉,該機器人被教會了一些不合適的對答,說出過“希特勒沒有錯”等不妥言論。
在日本一個文學獎評比中,由人工智能(AI)創作的小說雖然沒有摘得最終獎項,但有作品入圍初審。名古屋大學教授佐藤理史介紹,在此次評選人工智能創作的小說時,“把不出現奇怪的日語放在第一位,暫時不考慮是否生動有趣”。
迄今為止,韓國已經投資了兩項引人矚目的人工智能計劃——Exobrain(旨在與IBM的沃森計算機競爭)和“深度觀點”(一項計算機視覺項目)。
如今這個時代,這個連引力波都被證明了的時代,無限接近于人類智慧甚至超越人類智慧的人工智能憑什么不可能誕生?當那一天來臨的時候,人類面對的將是永生還是毀滅?
根據推測,被取代可能性較高的職業包括普通文員、的士司機、收銀員、保安、大廈清潔工、酒店客房服務員等。
大概很少有一項技術,能像人工智能一樣,在影視作品里被人類暢想、演繹、贊美或者憎恨過那么多次。
好萊塢科幻電影《終結者》中,人類研制的高級計算機控制系統“天網”失控,機器人擁有自我意志后,開始屠殺人類。當地時間1日,在德國大眾汽車公司的一家工廠,機器人“出手”殺死了一名工作人員,有關人工智能的安全問題再次引發熱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