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3月10日09:06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3月9日電(記者李汶羲、劉東凱)“部長!網上流傳的延遲退休時間表究竟是不是真的?”還沒等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部長尹蔚民在話筒前站穩,現場數百名記者提高嗓門,向9日下午“部長通道”迎來的第一位嘉賓拋出一連串問題。
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第二次全體會議9日下午15時在人民大會堂舉行,會議開始前兩個小時,已有大批記者在大會堂北大廳“部長通道”守候經過的部委負責人。工作人員不斷提醒:“請大家注意安全!不要擁擠!守在紅線外!今天來的部長不止一位,一定會回答大家關心的問題!”
果然,“部長通道”沒讓守望在現場的記者失望。人社部、國土資源部、住建部、交通運輸部、商務部、民政部等10個部委的主要負責人主動走到話筒前與記者互動。會議開始前有7位負責人答問,會議結束后,又有3位負責人來到“部長通道”回應當下熱點問題。新京報記者黃穎感嘆:“一天能采訪到10位負責人,也是我采訪生涯的‘史上之最’了。”
很多部長已是“部長通道”的熟客。住建部部長陳政高5日已在“部長通道”回應過關于“房價”的問題,但由于當天時間緊張,沒來得及回答記者所提出的關于棚戶區改造的問題。陳政高9日又主動來到部長通道,回應棚戶區改造等問題,他開場第一句便是:“大家好!我們是第二次見面了!”
而交通運輸部部長楊傳堂更是“部長通道”的老朋友,9日已是他在兩會期間第三次接受采訪。楊傳堂回應完“如何治理城市擁堵”的問題后,已經臨近會議開始的時間,卻又被追問“網絡約車會導致擁堵嗎”?楊傳堂再次與記者們相約問答時間:“大家對網絡約車都很關注,所以我在3月14日會專門有一場記者會,詳細地跟大家介紹,因為簡單地說還說不清楚,我們到時見。”進入會場后,他還派身邊工作人員出來尋找剛才提問的記者,就沒來得及回答的問題進行面對面溝通。
現場工作人員說,各部委負責人都很重視“部長通道”,希望在此回應社會關切,“很多負責人有意愿來回答記者提問,會前就開始排隊,沒有排上的,只能會后來回答提問。”
民政部部長李立國是最后一位回答記者提問的部長,這位頭發花白的部長在會議結束后站在“部長通道”邊排了二十多分鐘才有機會來與記者見面,在話筒前,他又認真地回答了二十多分鐘的提問。
韓國中央日報記者申庚振說:“早就聽說這個通道,今天是第一次來,‘部長通道’形式非常好,部長跟記者的交流和跟老百姓交流一樣,親民色彩很重,這是中國特色的交流方式。很開放!很接地氣!”
“部長通道”的組織者在不斷地改進對記者們的服務。工作人員利用開會間隙,向記者們介紹將于13日和16日繼續開放“部長通道”的情況,“放心,我們會盡力為大家安排,到時候答問部長不會比今天少。”
至今,國務院有關部委負責人已有21人次先后在“部長通道”回答記者提問。百米“部長通道”連接會內會外,成為世界了解中國的又一扇窗口。
總結好“部長通道”經驗,開辟出更多方便快捷通達民心的“通道”,黨和政府就能獲得更多理解和支持。
記者問得巧,部長答得妙。“部長們”經過的時間很短,整個過程一共持續了36分鐘左右。而這小小的36分鐘,充滿著擔當與責任。
兩會召開后,出席會議的國務院各部委掌門人都會通過一個長約兩百米的通道進入會場,記者們給這條路起了一個形象的名字——“部長通道”。
執政方式不斷轉型,執政能力不斷蛻變提升。行政決策不再“拍腦袋”,新常態下著力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突出的問題。
執政方式不斷轉型,執政能力不斷蛻變提升。行政決策不再“拍腦袋”,新常態下著力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突出的問題。
每年兩會,參會的中央各部委部長都是媒體追逐的焦點。
“部長等記者”并非只是身份上的變換,而是一種作風上的變化,一種態度上的變化,從被動問到主動等待問,是執政理念上的轉變,是服務態度上的更新,是主動作為的新標桿,讓兩會在一種透明、公開的方式下打開。
黨的十八大以來,不斷開展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做到懲治腐敗力度決不減弱,零容忍態度決不改變,堅決打贏反腐敗斗爭這場正義之戰。
“部長通道”走出了一條清風撲面之風,走出了一條務實擔當之路,走出了政務公開的大發展,也道出了建設群眾滿意服務型政府的決心。
3月9日,商務部部長高虎城在兩會“部長通道”接受記者采訪。” 而交通運輸部部長楊傳堂更是“部長通道”的老朋友,9日已是他在兩會期間第三次接受采訪。” 至今,國務院有關部委負責人已有21人次先后在“部長通道”回答記者提問。
國僑辦主任裘援平在“部長通道”接受采訪
“表情包”,在社交媒體上為網友所喜聞樂見。不管是微笑、皺眉,還是抱拳、欠身,表情之變,背后正是姿態之變、心態之變。越來越開放、越來越自信的代表委員,讓我們能從他們的表情中,讀懂他們的關切、看到他們的姿態、感受他們的心態。
面對外界對“中國外匯形勢”的擔憂,去年就職國家外匯管理局局長的潘功勝很“淡定”:“中國外匯儲備充足,未來外匯市場形勢基礎十分穩健”。針對近年來頻發的網絡詐騙,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苗圩稱“要加大打擊力度”。